闽侯:建设廉情监督站,矛盾化解于基层
http://www.mhnews.com.cn 2022-04-04 10:53:02 来源:闽侯县融媒体中心 【字号 大 中 小】
为深入开展“四访”活动,打通监督执纪“最后一公里”,闽侯县纪委监委从“抓基层、打基础”入手,坚持重心下移、关口前移,探索建设村级廉情监督站,努力将信访问题吸附在当地,解决在基层,做到问题早发现、早整改,将问题处置在群众信访举报前,将农村涉纪问题遏制在萌芽阶段,把矛盾化解于基层,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
面对面访民情 点对点解难题
2021年12月,在县纪委监委的部署推动下,上街镇纪委在沙堤村正式挂牌成立村级廉情监督站,面对面访民情、点对点解难题。
“上街镇沙堤村廉情监督站是我们的监督‘探头’,要经常来看一看才能及时发现问题。”上街镇党委委员、纪委书记林伟平介绍,作为闽侯县第一批村级廉情监督站试点,为了让更多的群众愿意走进监督站来“倒苦水”“诉心肠”,他每周三都会放下手头工作,到各片区转一转,在监督站里坐班,约访群众、倾听诉求。
“此前,廉情监督站设立不久,我们就收到有群众反映中洲片集体资金散落在私人账户,存在三资管理不规范问题。我当即与监督员一起向村里相关人员了解详细情况,最终将片集体资金存入村委会设立的子账户,进行规范管理,使问题得以解决。”林伟平告诉记者,村级廉情监督站的设置,就是把纪检监察的监督触角延伸到基层一线,紧盯村级小微权力运行这个重点,对农村小微权力开展近距离、常态化监督。
“接下来,我们将继续回应群众关切,聚焦民生痛点、难点、堵点,紧盯惠农政策、民生资金、征地拆迁、旧村改造、工程建设等领域,严查以权谋私、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等问题,把群众在家门口反映的意见、诉求解决在‘田间地头’,让群众切实感受到纪检监察干部的温度,同时也倒逼基层干部更加规范履职,推动基层政治生态向上向好,当好人民群众的‘贴心人’。”林伟平自信满满地说。
起底历年信访件 妥善解决遗留问题
“多亏了我们南通镇纪委和廷宅村廉情监督站,我一反馈问题,马上就得到回应并解决了,为我们老百姓办了一件大实事。”近日,南通镇廷宅村廉情监督站督促解决了不少村民反映的树身倾斜挨近高压线的大松树、树下近十米村道严重积水造成的安全隐患问题,得到周边村民的连连称赞。
记者了解到,为打通监督执纪“最后一公里”,南通镇纪委于2021年12月在廷宅村建立廉情监督站。建站以来,监督站采取每周工作一汇总、每月一例会的形式,通过设置意见箱、开门接访、入户走访三位一体的工作方式,把纪检监察的监督触角延伸到群众身边,化解廷宅村发展堵点难点。
“2018年以来,南通镇廷宅村因宗族矛盾多、历史违建量多、村集体‘三资’遗留问题多,导致群众之间纠纷不断、干群关系紧张。特别是随着矛盾纠纷激化,仅去年下半年福州市12345投诉平台就收到该村150多件投诉件。”南通镇党委委员、纪委书记黄艳珠告诉记者,南通镇纪委高度重视,对廷宅村历年信访件进行了大起底,并于今年2月中旬就信访核查结果与实名举报人见面,现场反馈了相关问题调查结果及后续处置意见。
近期,在监督站推动和多方共同努力下,该村遗留多年的矛盾纠纷得到化解,信访人签订息访息诉承诺书。
除了上街镇和南通镇,青口镇镜上村、尚干镇乌门村、祥谦镇辅翼村和竹岐乡榕岸片等也都设立了廉情监督站,把监督“探头”放在离群众最近的地方,充分发挥基层廉情监督工作人员“监督员”“调解员”和“情报员”的作用,不仅缓解信访压力、加快信访件的处理速度,同时建立群众“约访”制度,让纪检监察干部“零距离”为群众答疑解惑,督促乡镇、部门“抓方开药”履职尽责,把问题解决在基层,真正打通监督执纪“最后一公里”。
(闽侯县融媒体中心 陈枫 陈世荥 李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