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闽侯新闻网 >> 社会民生 >> 正文

这群人,守护着闽侯的碧水蓝天!

http://www.mhnews.com.cn  2021-11-22 10:03:50      【字号

  近年来,闽侯县坚持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努力谱写生态文明,建设闽侯新篇章。

  助力高标准厂房建设让天更蓝

  鸿尾乡是著名的工艺品之乡,不仅大公司云集,中小企业、手工家庭作坊也是多如牛毛。他们往往环保设备不达标,还存在安全和消防隐患。

  今年以来,闽侯县委县政府结合县域产业发展实际,采用疏堵结合的方式,对“散乱污”企业(场所)进行综合整治。在扶持传统行业绿色健康发展的同时,也在环境治理上下足“绣花功”。

  福州市闽侯生态环境局综合执法大队大队长 林坦:

  “鸿尾乡大部分‘散乱污’企业(场所)都集中在工艺品行业下游配套工厂。高标准化厂房建成后,为‘散乱污’企业(场所)整治工作提供了‘疏’的渠道,起到了标本兼治的作用。在整治过程中,对部分具备升级改造条件的企业,我们将指导企业进行升级改造,促使部’散乱污’企业(场所)向正规化、专业化、规模化发展。”

  如今,一栋栋现代化高标准厂房已在鸿尾乡大模村拔地而起。据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鸿尾乡大模村的7栋11万平方米高标准厂房已全面建成,计划明年2月交付使用。

  据悉,此次建设的高标准厂房统一采用的装配箱设计,同时根据工艺品企业的特殊需求,量身打造了喷漆区域,配套废气废水处理环保设施集中处理,既考虑小微企业灵活设置的需求,又切实减轻小微企业生产成本,更确保污染物排放的稳定达标,为实现行业绿色升级提供了坚实保障。

  据林坦介绍,今年上半年,闽侯县共摸排整治散乱污问题企业(场所)775家,数量位居全市首位,其中关停取缔382家,整合搬迁7家,升级改造386家,共拆除涉散乱污违法建筑91宗,拆除面积约15万平方米。

  “下半年,由我们生态环境局牵头组织县应急局、工信局等县散乱污整治办成员单位以及各乡镇(街道)、管委会运用‘小团队、细网格’社会治理体系不定期对辖区内的散乱污进行深入摸排,开展‘斩乱去污’专项行动,整治工作再上新台阶。”林坦说。

  同时,为进一步提升县域环境空气质量,闽侯县还积极推进锅炉淘汰改燃专项整治工作,印发实施了《关于申报2021年闽侯县燃煤、燃生物质、燃油小锅炉淘汰行动专项资金补助的通知》有效提高了企业锅炉淘汰改燃积极性。

  据悉,2021年闽侯县共有燃煤、燃生物质、燃油锅炉30台,目前已完成淘汰改燃3台,14台正在有序改燃。

  加强农村水源地保护让群众喝上放心水

  “近年来,我们的饮用水源水质越来越好了,这都多亏了政府的关怀,真正让大家喝上放心水、安全水、洁净水。”洋里乡的陈依伯激动地说。

  提起之前的水质,陈老伯说,之前群众生活生产用水的水质有时清澈有时浑浊,而且大肠杆菌超标严重,水质不好。今年洋里乡新增4个千人以上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后,洋里乡群众的生活饮用水水质得到了明显的提升。

  “为力求饮用水水源地监管全覆盖,我们生态环境局加强农村饮用水源地日常巡查监管,借助无人机等先进设备进一步开展农村集中式水源地环境问题排查工作,今年7月以来,共出动无人机巡查23人次,巡查集中式水源地8处,发现环境问题3个并及时通报乡镇(街道),目前3个问题均已得到解决。”福州市闽侯生态环境局污染防治科负责人王桂兰说。

  据了解,闽侯县域内共有农村水源地8个,其中农村“千吨万人”饮用水水源地4个,分别为祥谦镇三溪口水库水源地、南通镇方山水库水源地、上街镇清源水厂溪源宫水源地、上街镇清源水厂侯官水源地水源地。

  “日前,县域内8个农村集中式水源地进行了水源保护区应急预案修编工作。目前,水源保护区标志均按相关要求设置完成,水源保护区划分完成率、标志设置完成率均为100%,水源地水源水、出厂水、末梢水水质达标率均为100%。”王桂兰说。

  福州市闽侯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阶段,福州市闽侯生态环境局将按照有关要求进一步加快全面完成县域内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问题排查、整治,持续推进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工作,对排查发现的生态环境问题,制定具体整改方案,采取有力举措推进整治,并建立长效机制,巩固整治成果,确保民众喝到“放心水”。

  2021年1-10月,闽侯县全县主要流域(闽江、敖江)国、省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100%,在福州市各县区水环境质量城市水质指数(干流)列第二。乡镇级、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质达标率(Ⅲ类)继续保持100%。环境空气质量总体保持良好水平,空气质量优良率100%(去年同期99%),综合指数为2.45,六项污染物指标达到国家二级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