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里来的帅小伙,走进闽侯山区当老师,这一待就是十多年……
http://www.mhnews.com.cn 2021-09-12 14:17:02 来源:闽侯新闻网 【字号 大 中 小】
求学时,看到2004年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徐本禹支教的先进事迹,他深受感触,下定决心毕业后去最需要教师的山区支教;2008年,他响应号召,参加“三支一扶”计划,选择到位于闽侯山区的洋里中学支教;十三年里,他多次放弃调回福州工作的机会,坚守在山区教育一线,让一批又一批山里的孩子成长成才。
他就是洋里中学德育处主任、物理教师陈忠焜。“从繁华的城市,他走进大山深处……扛住了倾颓的教室,扛住了贫穷和孤独,扛起了本来不属于他的责任。”近日,在采访中,陈忠焜念起了一段偶像徐本禹荣获2004年感动中国年度人物时的颁奖词,眼神中充满了憧憬和坚定!
翻转课堂让学生成为讲台“主角”
“一个物体,相对于另外一个物体发生了位置变化,这就是相对运动。”日前,在洋里中学初三(2)班的教室里,学生张毓城正为同学们讲解何为相对运动。而陈忠焜此时正站在一旁,仔细听着张毓城的讲解,不时给予点评和指导。
让学生成为三尺讲台上的主角,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这是陈忠焜的教学特色,也是他多年来实践课堂教学新模式的一个缩影。
“陈老师是我见过的最好的物理老师,他让我感受到了学习物理的乐趣。”张毓城说。
此外,陈忠焜还很擅长用身边的物品为学生们举例,从书本、粉笔擦再到水笔……每一个物品都能被陈忠焜用来阐释不同的物理现象。这种融入生活的教学方式让原本枯燥的物理课堂充满了趣味性。
“陈老师懂得如何因材施教,讲课又生动形象,大家都很喜欢上他的课。”学生余丽娟笑着说。
有教无类众人眼中的“良师益友”
作为一所山区中学,洋里中学有不少留守儿童就读。因为家庭原因,他们缺少父母的关爱,更需要老师们在情感方面的帮助和成长指导。而善于跟不同类型的学生打交道,找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正是陈忠焜最大的教学特色。
“每个孩子天性都是善良的,不能因为他们一时犯错就忽略他们,而是要给予他们更多地关爱。”陈忠焜告诉记者。他还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进行针对性教学,深挖学生的特长。在他的支持下,不少主科成绩不理想的学生,通过发挥自己在体育方面的优势,考入了心仪的高中。
“我最佩服忠焜的,就是他对学生的耐心和教导,他不会盲目地去指责学生,而是认真观察,耐性分析,直至发现学生身上可挖掘的‘闪光点’。”提及陈忠焜的教学方法,同事林修平满是感慨。
任教至今的13年中,陈忠焜用心关爱学生,成了孩子们心中的“知心大叔”,为了细致入微地了解每个学生,每学期,陈忠焜都会记录下工作中的心得、反思,见证学生们的成长轨迹。在他的帮助下,学生们都能够开心地成长,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无悔青春撑起山区教育“一片天”
从去年开始,十多年来,一直以校为家的陈忠焜因为儿子的教育问题,不得不市区、洋里两头跑。“去年,我儿子开始读一年级了,为了给他的学业打好基础,我只好两头跑;每天早上五点就要起床,出发到学校,晚上等学生回家了再及时赶回去。”陈忠焜说。
尽管工作、生活的压力越来越大,可陈忠焜扎根山区、奉献教育的心却从来不曾改变。他希望能像自己实习时的指导老师一样,扎根山区一辈子,把山里的娃当做自己的孩子。
“2008年,我参加‘三支一扶’计划到洋里中学任教,认识了我的指导老师,他是一位老物理教师,一生扎根山区从事教育。我希望‘复制’他的人生轨迹,将全部教学生涯奉献给山里的孩子。”陈忠焜动情地说。
正是为了这份理念,2010年,陈忠焜在“三支一扶”服务期结束后,放弃了调回市区工作的机会,选择继续留守在洋里中学。期间,他还有多次机会可以调离,可他都选择了留守……
“陈老师十几年来扎根我校,为山区孩子的教育作出贡献,也实现了他自身的价值。”洋里中学副校长林齐识说,希望未来能够有更多像陈忠焜这样安心做教育的优秀教师来到大山里,共同撑起山区教育的“一片蓝天”。
“这么多年,是什么支撑着你扎根山区,不离不弃呢?”采访的最后,记者问道。“是一种满足感吧!每当有从这里毕业的学生回来,看到他们学业有成、听到他们一句真挚的感谢,我就充满了成就感!”陈忠焜说。
(闽侯县融媒体中心林若野 陈堡/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