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陈氏源自哪里?一起去南通这座宗祠寻找答案
http://www.mhnews.com.cn 2021-08-16 10:10:47 【字号 大 中 小】
青砖灰瓦的广厦间,映现出曾经的鼎盛辉煌;精致的雕刻和匾额里,记录下过往文化的积淀……在闽侯县南通镇陈厝村的江山陈氏支祠,就给人如斯的感觉。
“从我有记忆以来,宗祠就屹立在村里,它始建于清乾隆十一年,经历了数次重建和修缮,见证了陈氏一族近300年的点滴历史,是我们心中永远的‘乡愁’。”近日,在陈厝江山陈氏支祠内,宗亲陈发尧感慨地说。
江山毓秀 人杰地灵簪缨延百世
江山陈氏源自颍川陈氏,系颍川陈氏始祖汉太丘长陈实之后。而江山陈氏的入闽史,则要上溯到西晋时期。晋永嘉年间,中原胡骑纵横,兵荒马乱,陈实的六世孙陈润为避战乱,从光州固始携眷入闽,并担任了福州的地方官员。永嘉六年,他辞官归隐,迁居晋安郡(今长乐)岱边,被后世称为入闽陈氏始祖。
此后,到隋朝时,隋炀帝统一天下,结束了南北分治。陈润的后裔思念中原祖地,陆续返迁中原,进入朝廷为官。唐末,陈润的第20世孙陈勋,高中乾符二年(875年)进士,他避乱入闽,定居于福州石井巷,生有六子,长子陈擏(又名陈元)即为江山陈氏的始祖。
江山陈为陈擏的后裔陈烈首倡。陈烈,字季慈,号季甫,侯官人。其人性孝,讲究道德修养,重视读书静养工夫。一生无意仕途,唯放心学问。北宋元丰年间(1078—1085年),陈烈在家乡阳厦建翁山书院,作为其读书之处,执教讲学,从者数百人,遂将书院取名为“江山第一楼”,寓意“江山第一,江山毓秀”,于是首倡本族为“江山陈氏”。
北宋景德祥符年间(1004—1006年),陈擏的曾孙陈恕由长乐阳夏迁居今闽侯南通陈厝村,遂在此开基立业,奠定了江山陈氏在陈厝的支派。自陈恕迁居陈厝之后,江山陈氏世居于此,播衍于四方,迄今已有千年,子孙繁盛,记录在册的进士就有五十多人,历代更是涌现出不少贤人。如清朝邮传部尚书陈璧,中科院、工程院院士陈可冀,解放军高级将领陈在炳等。
文脉积淀 交游广阔四方人称羡
作为江山陈氏在闽侯地区的主脉之一,陈厝江山陈氏尤为兴旺,故宗祠也修建得极有特色。这座坐落于陈厝村的江山陈氏支祠,建于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民国17年(1928年)重修扩建,为清式建筑。
走进陈氏支祠,其布局三进,中轴线上依次为门楼、戏台、天井、中殿、后天井、祭祀堂、花园;面阔六扇五间,抬梁穿斗式木构架,门楼重檐悬山顶,外围风火墙。祠堂宽17.1米,进深62.5米,建筑面积1070平方米,展现了豪华、瑰丽的清式建筑风格。
“宗祠正门楼上方挂有‘江山陈氏支祠’横匾,为中国近代革命先驱,国民党元老,被誉为‘当代草圣’‘近代书圣’的于右任所书;大厅正中有三匾额,中间为陈立夫书《江山陈氏宗祠》,两侧的《簪缨百世》和《俎豆千秋》则是国府主席林森所撰。”陈发尧告诉记者。因为破四旧运动的影响,宗祠被作为仓库使用,这些珍贵的匾额也遭到破坏,现在留存的是重修祠堂后,各房宗亲依照记忆重制的牌匾。
此外,陈发尧还告诉记者,支祠内共有26根方形、16根圆形青石建筑立柱,气势恢宏。青石柱上阴刻有30幅辛亥革命前辈、民国要员、书法家撰写的楹联,字法精妙,意蕴深厚,与立柱、柱础、柱帽造型相得益彰。
记者细细观察,其中有林森所撰对联:俎豆重千秋人杰地灵文献难忘阳厦里、簪缨延百世水源木本云仍能大太邱门;有陈宝琛联:闽学鲁邹遗薰德海滨犹一处、江潮宏于接溯源颍水本同宗;有萨镇冰联:鸟斯革翚斯飞聚族守先民矩矱、水有源木有本克家传奕祀衣冠。其他如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洪学智,民国军政要员陈绍宽、陈季良、杜锡珪,诗人、书法家陈衍、欧阳中石等,都一一留下墨宝,字体或遒劲俏丽、或润秀圆转、或潇洒飘逸,可谓集福州地区近现代名人名家楹联书法艺术之大观。也因此,陈厝江山陈氏支祠在1999年被列入“福州市十邑名祠大观”。
文物遗存 珍而重之古祠焕新生
“在整理宗祠之时,我们还发现了一件距今约百年的民国书法屏风。屏风共8面,其上书法字迹古拙、丰满、浑厚,是研究民国时期书法艺术的珍品;其中对江山陈氏家族历史的记载,涉及不少民间风俗的描写,对研究福州当地的民间风俗具有不小的价值。”陈发尧说。
陈发尧告诉记者,在祠堂花园内,还有一处青石无字碑,碑高2.3米,宽1.3米,厚0.23米。碑额刻浮雕,图案左为国民党党旗、中为讨袁护国旗、右为辛亥革命旗。此碑为南通“文山陈”宗亲陈孝威先生所留。
当时,陈孝威返乡,闻知当地中‘后山陈’与‘文山陈’两支陈氏有隙,便想拜托在南港地区颇有声望的江山陈氏派宗亲来撮合两家和解。适逢江山陈氏支祠扩建竣工不久,陈孝威便策划以江山陈氏为首,以江山陈氏支祠为会馆,联合福州地区陈氏成立‘陈氏公会’。此碑即为勒石铭志之用。”陈发尧告诉记者,他说,该碑图、文均为陈孝威构思,然图成文未撰,陈孝威先生便因抗日政事赴职,此事就此拖延搁置。
1991年,江山陈氏支祠再次大修,当年11月即被公布为闽侯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春,江山陈氏支祠理事会对宗祠门前的池塘进行清淤,并整修驳岸,加砌清式石栏。如今,古老的祠堂焕发青春,成为南港地区乡村游的景点。
闽侯县融媒体中心 林若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