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闽侯新闻网 >> 社会民生 >> 正文

最美教师陈文美:三尺讲台绽芳华

http://www.mhnews.com.cn  2018-08-17 16:07:24   来源:闽侯新闻网    【字号

  编者按:日前,记者从县委宣传部获悉,2018年度闽侯县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层“最美人物”名单已正式揭晓。

  本次活动评选共分为最美职工、最美农民、最美教师、最美文化工作者等10个类别,旨在大力弘扬先进模范人物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重要作用,引导和激励全县干部群众以先进模范人物为榜样,争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践行者。

  从本期开始,本报开设“闽侯最美人物”系列报道专栏,介绍“最美人物”获得者主要事迹,推动形成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浓厚风气。

为学生解答问题.jpg

  陈文美(左)耐心为学生讲解习题。 受访者供图

  她,二十年如一日,深度扎根教育一线,谱写“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大爱华章;她,率先垂范,身教感染,践行“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铮铮誓言。她就是—陈文美老师,参加工作23年来,她把全部心血倾注于教育事业,在三尺讲台上挥洒青春,无私奉献,用爱与责任诠释了一线中学教师的良好职业操守。

  严爱相济

  扎根一线写青春

  1995年,刚毕业的陈文美,到鸿尾中学任教,1998年至今,在东南学校任教。23年时间里,陈文美一直担任班主任,从未间断地奋斗在教学一线,她以爱育爱,以德培德,培养出了一届又一届的莘莘学子。

  多年的班主任生涯,让陈文美深深体会到只有给学生的爱是发自内心的,才会让学生感受到爱。“我们不能因为喜欢优生,就去排斥学困生,对于暂时的学困生更是要倾注爱心,帮助他们解决困难。”陈文美告诉记者,在工作中,她一直坚持落实“四多原则”—多谈心、多家访、多帮助、多鼓励,并努力寻找和善于捕捉学困生身上的闪光点趁势表扬,促其发光。

  不仅如此,为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陈文美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还积极创新班主任工作方法,严格地对学生训练课堂常规、体会常规、出操常规等,使每个学生既具有“服从集体、服从命令”的思想,呈现“统而不乱、严而不乱”的良好班风班规,又具有“个性张扬,百花齐放”的个性特长。

  “学生对于老师不仅是听其言,更观其行,更多时候老师就像是学生道德修养的一面镜子,是所有学生学习和模仿的榜样。”多年来,无论是课上还是课下,陈文美时刻注意着自己点点滴滴言行的影响,说的每一句话,做的每一件事,她都做到严于律己,率先垂范。“我希望能做好榜样,用自己的人格力量感染学生,传递正能量。”

  悉心授业

  三尺讲台育英才

  作为一名英语老师,在教学领域陈文美有着独特的教学风格。她结合英语教材的难度和学生的实际水平,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了多种深度不一的教学方法,受到学生、家长的一致肯定。“我们不仅要让尖子生吃饱、学困生接受得了,也要争取立足中等生,扶持差生,满足优生。”陈文美告诉记者,在教学中她始终坚持因材施教,与学生进行深入交流,掌握每个学生的知识能力、理解能力及接受能力等各方面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

  “打铁还需自身硬。”从教多年,陈文美深知,在当今呼唤反思型教师、研究型教师的新形势下,作为一名教师,特别是一名骨干教师,必须是不竭之泉,时时奔涌出清新的溪流。在繁忙的教学之余,她不忘自学充电,大量订阅英语教学刊物,坚持业务自学,捕捉新的教学信息,努力做到不拘泥于课本,大胆创新教学。同时积极参加校内外公开研讨课,吸收先进理念,开拓教育视野,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和业务水平。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要想做到‘学高’,就必须不断学习,终身学习,才能与时俱进。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也会继续努力,不断探索,在保持学习的同时创造性地开展学校的教育教学、教改科研工作。”陈文美说道。

  春风化人

  23载春秋结硕果

  执教多年,陈文美安教乐教,收获累累硕果。在她的管理下,所辅导班级多次荣获校“四项评比”优胜奖,她所带过的学生在各项学习以及文体活动比赛中也是屡屡获奖。而她本人也多次荣获市先进班主任,县先进教育工作者,教育教学贡献奖等荣誉。谈起这些荣誉,陈文美总是谦虚地说:“我只是做了我该做的,这些荣誉只是对我工作的一种肯定和鼓励,让学生成人成才,才是我最好的荣誉证书。”

  而在陈文美看来,自己工作上的点滴成绩也离不开家人的支持和理解。“工作忙的时候,都是父母替我照顾孩子,女儿小时候常常会觉得我忙于工作,都没有时间陪伴她。我只能告诉她妈妈爱学生,就像爱你一样,让她慢慢理解。”陈文美笑了笑说,“如今女儿长大了,对于我的工作她感到很骄傲。真的很感谢我的家人,他们为我解决了后顾之忧,让我可以全身心投入教学工作。”

  耕耘二十三载,陈文美教出一批又一批的学生,很多学生在毕业之后依然会和她保持联系,向她汇报现在的学习和工作情况。“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虽然要付出更多的辛苦,但将一届又一届的学生送入更高学府时,我觉得很骄傲。”陈文美如是说。

  (闽侯乡音记者 李煜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