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与“应”
http://www.mhnews.com.cn 2016-02-01 15:34:05 来源:闽侯新闻网 【字号 大 中 小】
编者按>>>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是各级人民政府的庄严承诺。 每年“两会”时,代表、委员都会成为群众关注的明星,他们的意见建议也都被各方所瞩目,因为许多我们身边的变化就源于他们的呼吁。 今天,让我们再次回眸这些代表委员,曾经针对我县的交通出行、生态环保、道路建设、社会保障等民生热点问题,提出的议案和提案。以及经过政府相关部门承接办理后,呈现的可喜变化。这些变化出现在社会经济、城市建设、环境保护等方方面面,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光纤入户架起农村信息路
在网络信息普及的今天,我县一些偏远乡镇依然存在网络通信条件滞后的现象,地处半山区的鸿尾乡沿江片就是其中之一。为了能改变家乡人民这一情况,作为鸿尾乡人大代表的陈宗杰在县十七届人大四次会议中提出《关于鸿尾乡沿江片电信光纤入户的建议》,希望借此改变自己家乡沿江片多年来无网络的时代。
“信号差、无网络、信息落后”等问题多年来一直困扰着源口、埕头、南下、古洋、青马这些位于鸿尾乡沿江片的村民,青马村作为其中一个村子,地处闽侯与闽清交界处,距离乡镇府有12公里,它有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因此这里种植了大量的橄榄是鸿尾乡的橄榄大村,由于居住条件不是相对集中,造成通信线路建设难度大且投资成本高,因此网络的入户迟迟未能实现。信息闭塞制约了该村经济发展和村民脱贫致富,宽带上网成了青马村村民一直以来最大的心愿。陈宗杰在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立即着手到这些村落做现场调研,收集材料。“我本身就是青马人,对自己村子这几年来的变化是看着眼里的,随着社会的发展网络信息成为现在生活的主要的部分,你能想象作为现在生活的必需品电脑,在这个村里一台都找不到嘛!我们村作为乡里的橄榄种植大村,可有时候在大丰收了却会遇到卖不出去这一尴尬情况,如果能实现网络入户,做到家家都有电脑,那么我们就可以在网上推销我们村里的橄榄,让更多的人知道青马的橄榄。”陈宗杰跟记者说道。
经过多次调研,陈宗杰对青马村的问题有了更直观的认识,随后他还跑了源口、埕头、南下、古洋等4个村落深入了解情况,做足调查材料。经过一个月的入户调研,陈宗杰带着他的议案来到县十七届人大四次会议中,在会上提出了关于鸿尾乡沿江片电信光纤入户的建议。“在建议提出后不久,乡政府就找到我,跟我说他们已经与县电信公司就这一情况进行了沟通,电信公司在得知这一情况后也对这一片区进行摸底检查,发现确实存在这一问题,他们正在解决之中。在得到这个肯定的答复后,我心里的大石也就落下了一半,作为一个人民选出来的代表,人民赋予我的权利就是为他们发声,解决他们生活中的困难。”陈宗杰说道。
最后陈宗杰希望早点实现光纤上网全覆盖,铺出一条农村信息路,拉近城乡信息化差距,让家乡的人民也能体会到互联网信息化时代。
完善垃圾转运体系 还你一片青山绿水
清新的空气,蜿蜒流过的溪水,孩子们在水中嬉闹着的笑声。进入新世纪,当这样的情景在我们的记忆中一点点远去,当人们把目光停留在发展城建和经济时,政协委员洪锋却常把视线关注到了农村,时刻留心生活在“广阔天地”里人们的生活。作为一名县政协委员,也作为一名环保工作者,洪锋对农村生态环境恶化的情况特别在意。
由于在县环保局工作的关系,洪锋经常到农村下乡,通过长期和基层群众接触和实地的考察调研,对县内生态治理方面的一些短板问题,洪锋了然于胸,也做出了一定的成绩。“2014年两会期间,我就针对县城内河整治的问题,阐述了自己的意见,得到了有关部门的积极响应,并由此推进了县城内河整治的进程。”洪锋如是说,他觉得作为一名政协委员,就应该做群众下情上达的桥梁,时刻想着为闽侯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心力。
2014年,洪锋在一次去祥谦镇下乡途中,目睹到龙祥岛大量的生活垃圾堆积给环境和居民生活带来的极大不便,进而影响了农村生态环境的现象。“看到这样的情形,我真的很痛心,决定利用自己政协委员的身份,为当地居民解决这个难题。”洪锋如是说。
要解决问题,首先就要了解问题。洪锋深明此理,他了解到,龙祥岛位于乌龙江南段江面开阔处,行政区划隶属于祥谦镇。该岛东西长约7.3公里,南北宽约1公里,总面积6.47平方公里。岛上现有两个行政村,分别为禄家村和江中村,总人口6154人。在螺洲大桥通车前,龙祥岛是一个四面环水全封闭的江心岛,岛上居民的大部分生活垃圾,历来都是倾倒至乌龙江中。这种原始的方式,对环境影响极坏,只是由于受岛上生活封闭和交通不便等因素的限制,龙祥岛的垃圾污染问题长期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如今,随着螺洲大桥的建成通车,进去岛的交通瓶颈已不复存在,不但岛内居民进去岛方便了,岛外人进岛活动也逐渐增多起来。因此,岛内居民原始的垃圾处置方式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就持续发酵,最终变为这样一个敏感地社会问题。
“现在对农村生态关注的人很多,但真正探讨如何提高农民环保意识,树立他们文明新风等深层次问题的人却很少。”在酝酿提案期间,洪锋还多次跑到龙祥岛,深入到群众身边去,倾听他们对“生活垃圾堆积”的看法及处理意见。在经过认真总结和细致思考之后,2015年1月,在县政协九届四次会议上,洪锋提交了名为《关于解决龙祥岛生活垃圾集中收集与清运出岛问题的建议》的提案,针对龙祥岛目前垃圾大量堆积的困境,提出了深入开展宣传,营造清洁家园的社会舆论环境,借以提高农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同时加大临时垃圾收集池和垃圾集中处理设施的建立和完善等具体的建议
龙祥岛目前正处于大开发阶段,该提案提出后,迅速引起了各方的重视。在县政协转交提案后,县农业局、祥谦镇等承办单位多次和洪锋对提案进行沟通,并根据他的意见办理答复。“前期我们采取先易后难的方式,先组织开展文明宣传活动,利用各村居宣传栏开展‘清洁家园、美丽村庄’的宣传,吸引了广大群众积极参与,使得他们在思想上重视环境卫生,从而配合我们工作,然后我镇还在禄家和江中两村划片增设垃圾池,配备了卫生清洁员,要求其每日对垃圾池进行清运集中处理,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祥谦镇相关工作人员说道。
这些举措的推进,有效地缓解龙祥岛的环境问题,但洪锋并没有因此而止步,他仍然关注着解决龙祥岛环境问题的长期规划。“要彻底解决龙祥岛生活垃圾的堆放问题,最关键在于垃圾转运设施的建设。”洪锋这样说。令人欣喜地是,2015年的下半年,设立在祥谦镇洋下村,总投资达780万的祥谦垃圾中转站项目已经完成了主体工程和道路绿化,目前正进入转运设备的安装和调试阶段。垃圾转运站正式投用后,将达到每日转运100吨垃圾的处理规模,覆盖包括龙祥岛两个行政村在内的20多个村居。届时,龙祥岛上大量的生活垃圾将可实现出岛处理,彻底解决当地的环境问题。
候车亭让群众等公交不再日晒雨淋
随着新农村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农村可谓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许多地方都实现了村村通水泥公路,公交线路也随之由城市向农村延伸。农民们能在自家门口坐上公交车,出行十分方便,乘车难的问题也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
目前农村的公交车停靠点,大多数只是一根“T”字形的铁杆为标志。农民朋友等候公交车,可以说是雨天无处藏身,烈日下无荫可遮,苦不堪言。由于工作的关系,县政协委员陈云经常到农村下乡,时常目睹这样的场景后,令他萌生了在农村建设公交候车亭的想法。
“设立公交候车亭台迫在眉睫”。在经过多次走访、调查后,陈云于去年上交了关于建设农村公交候车亭的提案,建议尽快将农村候车亭纳入农村建设规划中,让广大村民早日拥有一个良好的候车环境。
“115县道是我县县城连接福州市区的重要交通要道,原先该路段的公交站台比较简陋,大多数无候车亭,仅有站牌,影响群众出行和城市形象,在公交沿线建起宽敞、整洁的候车亭,不仅是新农村公路建设的配套和完善,而且还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同时,还可以在候车亭张贴知识类、科技类、法规类的资料,使之成为农村科普宣传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阵地。”陈云说道。
陈云的建议很快被县交通运输局采纳并得以实施。为全面提升115县道甘洪路段的整体形象,提供安全,整洁的乘车环境,2015年,县政府经过精心筛选,将农村公交候车亭建设列为了为民办实事项目。
根据规划,甘洪路农村候车亭线路拟在永丰村至甘竹大桥段建设13对26个农村候车亭,项目总投资为260万元。线路一站点包括:115县道、福古公路段、甘竹桥头站、县法院站、长江村委站、县交警大队站、实验中学站、县卫生局站、新永辉超市站、昙石站等8对16个候车亭。
线路二站点包括:甘洪路段、县医院站、关口站、徐家村站、绿洲家园站、厚屿站等5对10个候车亭。
近日,记者在县城38米大道上看到,沿线不少旧候车站点都已经拆除完毕,不少工人正忙着安装崭新的候车亭。
“新建的公交候车亭为黄色钢铁材质,高2.8米,宽2.5米,设有座椅和遮雨棚,可遮阳挡雨”县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我们从1月5日开始施工,工期为60天,目前县城38米大道部分候车亭都已基本设置完毕,候车亭上的遮雨棚也在陆续施工中,26个的候车亭预计春节后即可全部完工并投用,届时,该路段群众出行等公交将告别日晒雨淋了。”
加快校园建设 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教育公平是人们对教育的体感温度,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手段。而实现教育公平,首先必须实现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尤其是义务教育资源。这当中,办学条件是基础,师资是关键。正是看到了这一点,县十七届人大代表杨启东提出了《关于加快校园建设实现我县教育均衡发展的建议》。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其中第42条对‘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进行了战略部署,提出‘大力促进教育公平,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实行公办学校标准化建设和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等政策目标。《决定》不仅突出了教育改革的民生导向,而且抓住了教育改革的‘牛鼻子’,让公众看到了实现教育公平的希望。”杨启东介绍说,希望县委县政府能持续加大学校基础建设和教育改革力度,创新教育管理,努力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优质发展。
收到代表建议后,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并由县教育局具体负责落实。“近年来,我县从建立健全管理体制、优化教育资源、加强教师培训、深化教育改革等方面入手,进一步推进教育均衡发展。1月5日,我县还迎来了义务教育均衡县发展国家督导组检查验收,达到了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评估认定标准。”县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2012—2014年,我县投入9.24亿元完成东南学校新校区教学楼、祥谦五虎山小学教学楼等70个建设项目,建筑面积19万平方米。投入0.44亿元加固实验小学教学楼、祥谦中学教学楼等75栋校舍,加固面积12万平方米。全县140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全部达到标准化要求。同时建立了小学以乡镇为单位,由中心小学为龙头捆绑,周边完小、教学点的办学联合体,设立15个片区;初中由优质校为龙头捆绑,周边校对口一所山区校组建办学联合体,设立5个片区。2012-2014年组织944名教师和70名校长参加轮岗交流。近三年,教师交流人数达到应交流人数的56.8%。今后,县教育局还将立足闽侯实际,大力提升学校办学条件、教师业务素质、学生素质教育,优质教育资源配置等工作水平,全面提高义务教育均衡水平,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每年开会前,我都会与跟其他代表交流,并利用业余时间到辖区走走逛逛,与选民聊聊,听听选民的心声。”杨启东告诉记者,他每年都会提2个建议,既有辖区选民所托,也有个人对城市建设发展的建议。“这几年我提的建议都得到了很好的办理,让我特别有激情,也让我感觉自身责任重大。”杨启东表示,今年的两会他会继续立足实际替选民说话,为城市建设、社会经济发展建言献策。
(闽侯乡音 记者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