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佛总自凡俗来
http://www.mhnews.com.cn 2013-12-22 17:30:54 来源:闽侯新闻网 【字号 大 中 小】
在福建这块闽越故地,提到非物质文化遗产,浮现在大多数人脑海中的,首先当是如闽剧、评话等传唱经年的戏曲艺术;其次就是如脱胎漆器、软木画技艺等令人惊叹的民间瑰宝,这些明确、相对有形的民俗文化,是世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最为直观的印象。而在现代文化的冲击下,有一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却一概斥为“迷信”和“糟粕”,鲜为人知,这就是民间信仰!
民间信仰,是人们在蒙昧时,对于善良愿望和美好前景的寄托,是其所属地区特殊的文化形态。中国各地,都有很多鲜明的民间信仰,有一些甚至跨越了国家和地区的局限,在世界各地拥有很大的影响,临水夫人陈靖姑文化信仰即是如此。
我国素来有信仰女神的传统,有心的人会发现,在华夏的神仙谱上,有着为数众多的女神,她们在神话史上的地位和影响,不可估量!如炼石补天的女娲、奔月的嫦娥、慈悲济世的观世音、辅佐黄帝的嫘祖、护佑海上生民的妈祖等,临水夫人陈靖姑就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位,她在世人心目中的地位,并不亚于上述这些拥有巨大影响的神灵。
临水夫人陈靖姑是福建的一位民间女神,与海上保护神天后妈祖齐名。她的事迹,最初通过口口相传的民间神话传播,其后,更进一步经由戏剧、评话、地方志等载体,将她的形象逐渐丰满,从而形成了独特的陈靖姑文化,而陈靖姑文化的重要组成,即是与之相关的神话传说。
中国的很多神仙,多是由凡人做起,嫘祖如是,妈祖如是,陈靖姑亦如是。陈靖姑作为与天后妈祖齐名的女神,是典型的由人而成神的代表。陈靖姑,历史上实有其人,她是闽县藤山下渡人(今属福州仓山区),可以说是自闽侯走出去的人神。她约出生于唐大历二年(767年)正月十五日。陈靖姑生来神异,据闽都别记载,“夫人临盆时,景云覆室,紫气盈庭,闾里称其,引为吉兆”。其父陈昌,是在当地设馆教书的一个文人。因此,相较于古代那些朝不保夕的平民来说,陈靖姑的家庭尚算殷实,给了她可以接受教育的机会。陈靖姑自小聪明,三岁能念观世音经咒,七岁就读家馆,是乡邻人家赞颂的神童。陈靖姑的生平由来,记载在古人的笔记和小说之中。在闽都别记的描述中,她的来历与观世音菩萨有关。相传,在五代闽国时期,巡检宋忠奉王命修造泉州洛阳桥,可是却苦于钱粮短缺。无奈之下,宋忠遂焚香祷告,向观世音菩萨祈求指点。观世音于是便化身成一位美丽的女子,乘船出游至江中,声称只要有人可以由岸上,将金银投掷到她的身上,她便嫁与此人为妻。消息传出,引得无数的王孙公子前来,竟相投掷金银,却无一人可以投中,很快,船上就堆满了金银。这时候,一个姓王的小贩恰好路过,抱着试试的想法,拿出钱来随手一丢,却正好打中菩萨化身的女子。就在小贩惊喜万分,以为可以人财两得之时,女子却在刹那间化为青烟消失不见,而金银也被官府收走用做建桥所需。大起大落之下,无法接受的小贩,愤而自杀,投胎转世为古田刘杞。观世音菩萨便将指尖之血化为元婴,投入闽县藤山下渡陈家,转生为陈靖姑,与刘杞定下了娃娃亲,来偿还这道因果。
陈靖姑14岁的时候,父母商议让她与刘杞完婚。自幼好道的陈靖姑不愿意接受,于是就逃婚,跑到“闾山大法院”拜许真人为师,修行道法,并由此明了和刘杞的宿世姻缘。不久,刘杞在外出访友的途中,被临水洞的蛇精掳走逼婚。陈靖姑听说后,日夜兼程赶到古田,击败了蛇精,救回了夫婿。而蛇精在被陈靖姑打败后,逃到闽国的皇宫内,化为闽王后,在宫中迷惑国主,残害宫娥,搅得闽国上下不得安宁。蛇精更假做患病,让闽王下旨,召陈靖姑前来,欲取其心入药。靖姑将计就计,入宫除妖,飞剑将蛇精斩为三段,分别埋在开元寺铁佛古井内、井楼门七星井内与龙潭角龙潭中,并救回王后与36位宫娥。闽王深感靖姑之德,敕封她为慈济临水陈夫人,并修建临水宫,供靖姑与夫婿刘杞居住还让36位宫娥拜靖姑为师。其后,陈靖姑陆续在闽中各地斩妖伏魔,甚至还平定了一次叛乱,临水夫人的威名遂传播八闽。此后,在陈靖姑满24岁时,福州大旱,闽王令道士陈守元等设坛祈雨。不料,道士们祈拜好几日,天却越来越晴。闽王大怒,威胁要用柴塔烧死诸道士。陈守元等只好恳请陈靖姑祈雨。陈靖姑当时正有孕在身,脱胎祈雨十分危险。但是,陈靖姑为了广大灾民,毅然答应施法祈雨,最终力竭而死。相传,陈靖姑死后英灵不散,体谅妇女受难产之苦。便从其师许真人处学到了护胎救产之法,此后屡次显灵搭救产妇儿童,民间老百姓深受其惠,感恩之下,都称她为娘奶,使得陈靖姑的形象在百姓中更具亲和力,她从此成为了民间保佑“扶胎救产”的女神,收到了广大人民的爱戴。
陈靖姑文化,历千年而不衰,沉淀至今。2008年,“陈靖姑信俗”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民间对其信仰从福建扩展到全国,乃至于流传海外。现如今,临水夫人的信众遍布福建、浙江、台港澳地区及东南亚、欧美等地,在全世界有庙宇4000余座,信仰人口达8000余万人。可以说,作为民间信仰的陈靖姑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凝聚民族情感的非凡力量,成为了连接海内外华夏儿女的精神桥梁。
(闽侯乡音社记者 林若野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