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未必知道的闽侯丨远近驰名的尚干“青草医”,不简单!
http://www.mhnews.com.cn 2023-08-17 10:27:12 来源:闽侯县融媒体中心 【字号 大 中 小】
在闽侯县有这样一个中医世家,自清末以来家族六代行医,在民间颇有声望,他们就是扎根于尚干镇的林氏中医家族。
日前,记者来到位于尚干镇的福州福其祥中医院,拜访中草药外治疗法(尚干林氏中医)传承人林祥崧,揭开尚干“青草医”的“前世今生”。
传自清末年代远
中医世家声名扬
林祥崧的家族世代行医,迄今已传到第六代。中草药外治疗法(尚干林氏中医)的技艺由林祥崧高祖父林道万始创。林道万生于1878年(清光绪四年),自幼聪敏,跟随亲戚学医,熟悉草药。
据说,有一年闽侯地区流行“大头瘟”,感染者甚众。林道万以仙人掌捣烂加青黛搅拌均匀外敷,患者用之,每多见效。由此,其自制的疗法遂闻名七里,被誉为中草药外治疗法(尚干林氏中医)第一代传承人。
其子林长琮自小随父采药跟诊,广集民间中草药,在治疗脑疽、发背、疔疮等见解独到,尤擅刀针放脓技术。
到第三代传承人,即林祥崧的祖父林增福时,他少年学医,青年时期目睹日寇侵略和国民党的腐败统治后,毅然弃医加入中国共产党,长期以医生的身份为掩护在连江、闽侯等地开展革命地下工作,参与、协助闽东游击战争及罗源解放战役,并救治许多受伤的革命同志。
“祖父是我学医的启蒙者之一,而我学医之路的另一个重要领路人就是我的父亲林其迟。他在尚干悬壶坐堂,就诊患者无数,声名远扬东南亚、美国。” 提及祖父和父亲,林祥崧眼中满是骄傲和自豪。
林祥崧告诉记者,他自幼在祖父、父亲身边耳濡目染,7岁就开始接触中药炮制采集,17岁跟随父亲学医。大学期间,他陆续在江西中医药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就读,受多位名医教导。毕业后,他跟随父亲接诊,遇到一位患者身上长痈,疼痛难忍。
“我按照家传的技术切开脓疮,为患者敷上草药后,他的疼痛很快得到了缓解。为此,他激动地握着我的手一再感谢,这让我很有成就感。”林祥崧笑着说,虽然行医很辛苦,可是只要回想这份初心,就让他感到很值得,激励着他一直走下去。
传承古法有巧思
革命年代“救伤员”
中草药外治疗法(尚干林氏中医)传承自优秀中医药文化,擅长利用中草药来治疗中医外科疾病。该技艺在治疗上多利用传统中医药单方、验方中的新鲜草药,治疗急性外科感染及部分疑难杂症。历年来,治愈数十万计的中医外科疾患,特别是在革命年代,这项技艺可谓是红军战士的救命“良方”。
1934年7月,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前的三个月,在连江的梧桐山附近,与国民党八十七师展开激烈的交锋。一场大战过后,负伤的红军战士达数百人,亟需救治。
这时候,年近6旬的林道万应连江林氏宗亲邀请,来到位于连江下宫的红军总医院,利用中草药对受伤战士进行治疗。
“高祖父和祖父对症下药、治疗有方,针对棍棒伤或骨折的伤员,他们用‘铁箍散’进行正骨洗伤后绑定;对枪弹伤甚至子弹进入皮肤浅层,未能及时取出的则使用‘如意黑金膏’消炎拔毒(子弹异物)。由于良好的疗效,许多战士得以及时康复再次投入革命战场。”林祥崧说。
“那次以后,祖父受到革命熏染,后来在闽浙赣区党委城市工作部(简称城工部)副部长林白的引导下,走上革命道路,利用医生身份做掩护往返连江、林森县(闽侯),进行地下党工作。”林祥崧说。
开办医院惠民生
让非遗后继有人
1997年
国家卫生部放开对民办医疗机构的许可,中草药外治疗法(尚干林氏中医)传承人第四代传承人林其迟老先生申办松龄中医门诊部,地址位于尚干镇尚南路口,自开设以来,每日门庭若市,日门诊人数超百人。
2013年
在闽侯县和尚干镇党委、政府帮助下,林祥崧在尚干镇获批占地5394平方米、建设面积12887平方米的医疗用地,用于中医院建设。
2018年
中医院建成投用,林祥崧在祖父、父亲及自己的名字中各取一字,将之命名为福州福其祥中医院。
“中医院设有中医外科、中医内科、放射科、检验科等多个科室,馆内编制床位200多张,现有职工100余人,日均接诊可达200至300人。未来,我们将继续依托中医院,加大对青年医师的培养,传承尚干林氏中医的诊疗法。”林祥崧表示。
工作之余,林祥崧还很注重创新,1999年起,他在针刀医学创始人朱汉章教授的指导下,形成以针刀疗法为主,手法和物理治疗为辅的衷中参西治疗模式。
“针刀由合金材料制成,比针灸用的针粗一些,针尖类似刀片,可以切割病变的软组织,一次针刀的刺激量相当于30次针灸,不但能治疗颈椎病、肩周炎、腱鞘炎等运动系统疾病,还可以治疗高血压、糖尿病、中风偏瘫等神经系统疾病。”林祥崧说,迄今为止,他已接诊超过10多万人次。
如今,中草药外治疗法(尚干林氏中医)已经被列入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并传承到第六代。
然而,因为环境对中草药的影响,许多中草药资源相对匮乏,加之中草药采集炮制过程的辛苦,让许多年轻人对从事中医行业“望而生畏”,草药疗法和草药医正在淡出人们的视线,面临后继无人的窘迫。
“要保护推广草药疗法,对草药原材料地的保护亦刻不容缓。近来,随着闽侯加大对生态的保护,为中草药的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有鉴于此,今后我们也将深入五虎山、十八重溪等地采集珍贵的中草药,将之移植到医院开辟的植物园中,精心养护,为中草药进一步复兴留下‘火种’。”林祥崧说。
闽侯县融媒体中心
林若野 陈堡/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