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南屿“水西林”
http://www.mhnews.com.cn 2018-07-31 08:43:37 来源:福州晚报 【字号 大 中 小】
水西林古街(来源:闽侯新闻网)
水西林既是地名、自然村村名,也是林姓支系名。在它未问世时,此处名曰北屿、中安境。
明正德年间,乡贤林春泽与城门林浦林炫同科榜(甲戌科唐皋榜)进士,同朝为官(林炫吏部尚书、春泽户部侍郎)。一日早朝大殿上,正德帝呼“林卿家”,两人一同趋前应之。正德帝于是将林浦居福州之东、北屿居福州之西,分别称为“东林卿家”“西林卿家”。北屿人以此为荣,便将村名改为“西林”,又因源于旗山的锦溪由村前流过,有水向西倒流之奇,故里人呼其为“水西林”。
“两林”论战
林浦林氏和水西林氏,子孙皆发达,连登科甲。林浦林氏“七科八进士,三朝五尚书”,水西林氏“父子孙孙世进士”。双方族人引以为豪,并有一争高低之举,因之明时两村村民在福州城相遇时,常来个斗富比贵论战。
林浦林氏以“进士难进士不难难是七科八进士,尚书贵尚书非贵贵在三朝五尚书”,水西林氏以“琼宴特琼宴不特特是三世册邀同赴宴,人瑞奇人瑞非奇奇是夫妇双寿百又四”,双方争得面红耳赤,各不服输,甚或要动起武来。这时,一位德高望重的文儒老叟忙对围观群众说:“恕老叟斗胆断言‘人生七十古来稀’,况且水西林春泽夫妇双寿一百零四岁,实乃世之罕见,当今福州城盛传一句话:‘北屿水西林,天下无处寻。’这是福州地区文人墨客对水西林的盛誉,水西林氏应略胜一筹。”文儒老叟一番话,遂使“两林”门第高低论战结束。
“北屿水西林,天下无处寻”,这是邑人文儒墨客冲着林春泽而谓的。林春泽、林应亮(子)、林如楚(孙)、林慎(玄孙)皆为科榜进士出身,为官清廉,皆有政声,深受同僚赞赏、百姓称颂。因之朝廷曾赐建木牌坊“科第传芳”于其乡,荣耀一时,今圮矣。
“父子孙孙世进士”
林春泽(1480-1583),字德敷,号旗峰,明正德五年(1510)举人,正德九年(1514)进士,正德十年(1515)授户部主事。武宗南巡,进谏的官员皆受杖责,罚跪午门。春泽不为所动,犯言上疏数千言以解同僚之困。春泽持正不阿,平时仗势作恶的侍从太监江彬亦畏其刚直。春泽后坐事谪甘肃宁州同知,旋调江西吉州倅,累迁广东肇庆府同知。时岛寇横行,劫掠高州,朝廷命春泽代理广东高州知府事。春泽深知官兵之害民,不足以收民心平岛寇,于是将官兵旧部悉行遣散,另组土著武装,部署方略,终平靖岛寇。春泽亦以军功擢任南京刑部郎中,出任贵州程番知府。任上,重视教化,选德才兼备文士分任夷寨塾师。边境卧龙、通州屡遭岛寇掠夺而失地,春泽与安顺宣抚司李指挥商议对策,收复失地。此功尚未上报,便招妒忌中伤,春泽被朝廷以候调遣归,时年六十。之后,林春泽在南屿使亭山(今太平山)构筑“锦溪草堂”,常与方豪、何景明等唱和。百岁时,重宴琼林,被誉为“人瑞翁”。身历成化、弘治、正德、嘉靖、隆庆、万历六朝,寿高一百零四岁,敕授承德郎,赠大司空,与妻同享遐龄。传有“有我富有我贵,无我夫妻双寿一百零四岁”和“父子孙孙世进士”的佳话。
林应亮(1511-1593),字熙载,别号少峰,明嘉靖七年(1528)举人,嘉靖十一年(1532)进士,任颍上知县。之后,调浙江秀水县,执法严明,屡断疑案。时有道士住僧舍被杀,前任诿罪于寺主僧。应亮疑有错,复审果缉真凶,遂释被冤之僧,郡民叹为神明,廉声大著。嘉靖十六年(1537),升户部主事,改精膳郎中,出任湖南常德知府。常德为难治之区,地多蛮峒,民生困苦,而荣王府官校多仗势欺民。应亮核实兵饷,清理邮传,惩治不法官吏、兵校,并晓之以理,民称其德,荣王亦表悔谢。嘉靖二十四年(1545),任广西副使,陈兵府江,诸土司争先效力。累迁广东按察使,曾以法制裁势家恶奴,平清远与四会寇乱,瑶壮各族顺服。旋转任广西左布政使、右布政使,复以原官北督仓场。时严嵩为首辅,应亮对其无何殊礼,严嵩父子不悦。又为蓟州督饷、练兵、用人之事争议,严嵩怒而罢议,事后令给事中张益劾应亮,调南京,不久升为户部右侍郎,后以父老力请归回。家居20年,著有《少峰草堂诗集》一卷。
林如楚(1543-1625),字道茂,号道翘、碧麓。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举人,嘉靖四十四年(1565)进士,资质聪明,才思过人。隆庆元年(1567),授承德郎,继为南京刑部主事,断案精明,善于平反,曾减重刑12人。后拜广东提学副使,访才荐人,得士甚多,擢广东布政司右参政,兼按察司按察使,后至工部右侍郎。时值陵寝、宫殿并兴,如楚全力以赴,著有成绩,因未能趋炎附势,晚年归隐岘北山居。生平博雅好学,不骛虚名,善奏牍,著有《奏议》六卷,《碧麓堂诗文集》十二卷。卒赠尚书,谥恭简。与祖父春泽、父应亮誉为“三世琼林第”。
林慎(生卒年不详),字师邈,明崇祯三年(1630)举人,崇祯十三年(1640)进士。初任南直隶松江府推事官,官至太仆寺少卿兼广东布政司参政,分守岭东道事,有政声。后人称林慎与高祖春泽、曾祖应亮、祖如楚为“父子孙孙世进士”。
水西林明朝古街
嘉靖五年(1526),林春泽因继母诰命夫人杨氏丧归,见楼宇风雨不蔽,欲倾将塌,借居“云中居”,将楼宇拆而建新。经过10年时间,建成了8座具有官家气派的民居,长200余米,占地面积4200平方米,一列排开,统一布局,一式结构,三进透后,大门为衙门式的八字马头墙,中轴线由外及里,依次为门楼、大厅、内院、闺阁、后花园等并配以厢房,穿斗式木构架,周围风火墙,双坡顶。门楼单檐歇山顶、灰瓦、黑漆大门。分头衙(春泽故居)、中衙(应亮故居)、尾衙(如楚故居),门前置抱鼓石,门楣有显示官级品位的簪缨。八字墙外的两边墙上分别绘有历史故事“郭子仪拜寿”“三世琼林宴”“敕封人瑞坊”“男耕女织”等壁画。厅堂梁柱用料考究,构筑奇妙,两扇木构架采用减柱杠梁,梁桁下采用雕镂空枋,精雕细刻,十分精美,窗扇均饰花格图案,工艺精巧。整个建筑融雕刻、绘画于一体,美轮美奂,令人赞叹不已。
由8座民居、官家码头、荡湾园、“科第传芳坊”和“人瑞坊”等组成的水西林明朝古街,起于大埕顶,终于焦府行宫。昔时此两处均设栅门,昼开夜闭。街内有狮岩公祠、水西林氏宗祠、旗峰林公祠、次峰林公支祠、人瑞堂、玉音楼、碧山堂、且闲堂、碧麓堂、岘北山居等。
1989年和2013年,水西林明朝古街先后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人文底蕴深厚
其实,水西林早在宋代就已声名鹊起,名闻榕郡。大儒林之奇、七省经略使林士衡、林畊父子八进士,赫赫有名,令邑人刮目相看。
林之奇(1112-1176),字少颖,号拙斋,世称“三山先生”,南宋绍兴二十一年(1151)进士。之奇少时游学于吕本中门下,恭谨刻苦,颇受器重。首次赴京会试,因思念双亲,中途折返以尽孝道。绍兴二十一年(1151)父母已殁,之奇年四十赴试登进士第,授莆田主簿,改任长汀县尉。绍兴二十六年(1156)召试馆职,任秘书省正字,转为校书郎。次年,兼任国史日历所检讨官。时朝廷令学者参用王安石《三经义》,之奇谏之,遂罢此议。南宋偏安东南,之奇认为“能战才能言和”“战之所需不一,而以人才为先”,竭力主张搜罗人才充实国力。绍兴二十九年(1159),以痼疾请求外放,乃以大宗丞提举闽舶,再任帅府参议。后以祠禄家居,理学家吕祖谦拜其为师。卒谥“文昭”,入祀乡贤祠。著有《春秋》《周礼说》《论语注》《孟子讲义》《拙斋集》等。
林士衡(1152-1220),字商卿,号仰齐。南宋淳熙十一年(1184)进士,登朝为太常秘书丞,转少监,权尚书刑部侍郎。官至七省经略使,力主抗金。
林畊(?-1275),字耕叟,号尚斋,南宋淳祐元年(1241)进士。宝祐六年(1258),任太常寺主簿。景定元年(1260),转任承奉郎,授秘书丞。景定二年(1261),以太常丞出知惠阳。曾审盗贼,训勉说:“人本性并无不善,应尽快力求自新。”并送给钱三缗,将其释放,从此境内无盗。七子皆进士。
《水西林氏族谱》载:“历朝中进士二十三人者都在宋、明,为官者亦多在宋、明,至于元、清,‘不食周粟’,出仕为数甚少。二十三世祖林慎明亡被清廷留用,官居高职,也曾回乡祭祖,终无族人捧场,只好迁往广东。水西林氏民族气节,窥见一斑。”
二十三世祖林系,字西维,林慎之堂弟。清兵入关后,林西维忠臣不事二主,居住玉音楼20年,身不下楼,头不剃发,以示不顶清朝天、不踏清朝地的士大夫气节。潜心著书,有《耕稼集》十一卷,为教育子孙,不入仕途,耕织为本,绘有《耕织图》两幅,请人临摹于“尾衙”(且闲堂)两边墙上,至今犹存,保留尚好。
(柳振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