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晖”何止一幅画
http://www.mhnews.com.cn 2013-05-27 09:14:00 来源:闽侯新闻网 【字号 大 中 小】
人物名片
邓春晖 1972年生,闽侯竹岐人。1989年就读于福州十九中中师美术班(现为福州美术学校),1994年考入福建师范大学美术系,2010-2011年进修于中国美术学院岩彩画高研班。现为中国美术学院岩彩画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硬笔书法家协会会员、福建省美术家协会会员、福建省书法家协会会员、福州市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东海岸印社理事、闽侯县政协委员。福州如艺饰家家居饰品有限公司艺术总监。
作品多次参加省内外交流展览,曾获全国职工书画大赛青年组一等奖,“争奥运长城杯”全国书画大赛青年组铜奖,“东方华彩——2011中国岩彩画展”铜奖,第二届海峡两岸青年美展银奖。
岩彩作品《高迁古居》。
探寻无止境的“春晖”
邓春晖出生在竹岐山村,岭上白云、茂林飞瀑等自然美景从小就映在他的眼里、记在他的心间,加上爱看小人书,那些惟妙惟肖的画面令他深深着迷,看着看着,就信手在纸上、墙上、地上涂鸦起来,艺术就这么在他的血液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直到如今。
邓春晖是生活的有心人,随身带着笔记本,每一点触动和想法,他都会即刻记录下来,很多创作灵感便来源于这生活里的点点滴滴。触类旁通,他尝试着用不同的艺术形式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悟,书画、诗文、篆刻、工艺品设计、家居陈设及服饰设计,艺术在他的心手间自由穿梭。在他的工作室,四面墙满是书,他抱下一大垫笔记本,从80年代到今天,保全完好,令人感叹他的用心与勤奋。
然而,已过得很小资的邓春晖也充满了困惑——艺术道路是无止境的,如何不断自我发展?于是,在40岁来临前,邓春晖权衡再三后,毅然投入一个新的挑战——前往中国美术学院进修岩彩画。
岩彩画,是一个既古老又现代、用矿物颜料绘画的画种。岩彩是自然的礼物,更是祖先的智慧。虽然它曾被国人遗失了很久很久,但近二十年,中国的画家对其进行了现代复兴,在传承的同时加以创新,让这种古老的技艺焕发出新的生命张力。
醉心于岩彩的瑰丽与肌理的邓春晖,放下工作,放下生意,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财力,潜心研习。回忆求学时光,他言语间满是快乐,“在杭州的时侯,我和同学们合租在一起,每天吃最便宜的沙县小吃,晚上去美院图书馆看书,周末去梅家坞写生......但是那段时间感觉最充实、自由,也让自己的眼界开阔很多。”期间,他还和老师同学们通过敦煌寻源,山西问道,西藏采风,深入风土人情之中,亲身视觉岩彩的瑰丽,感受岩彩的肌理,理解岩彩的内涵与表现的交错,灵感与材料的融合。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邓春晖的 画作《记忆》在“东方华彩——2011中国岩彩画展”荣获铜奖,光影色调、斑驳肌理,记忆时光跃然其上,让人过目难忘记。
如今,在邓春晖的画室里,岩彩已是当仁不让的主角,书架上两列玻璃瓶装满岩彩材料,色彩极尽丰富,不少还带着矿物晶体,材质本身散发出的美感就是绝妙的艺术品。众多完成与未完成的岩彩画散放在青砖砌的壁龛上与古朴的木雕遥遥对语,“若不经意”里,强烈、丰富、厚重、滋润的画面张力和自然美感令人入境,撞击着你的每一处感官。
以艺术滋养艺术的“春晖”
小隐于野,大隐于市。篆刻家石开说:衣食无忧的艺术家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邓春晖一直在传统艺术、实用艺术以及现实生活之间寻找平衡,他说,“艺术不应该高高在上,应该运用到生活当中,美化生活。”艺术在他的生活和创作里无处不在,他也在艺术的世界里找到了源源不断的“幸福”。
从美术专业毕业后,邓春晖担任中学美术教师至今。他教授学生们绘画的技法,更多的则是和学生们分享艺术的眼光和心境。他常说,思想决定高度。90年代中期,闽侯工艺品行业开始兴起,邓春晖亲身参与并影响了这一个文化产业崛起的进程。教书十年后,他在福州工业路上开了一家颇有名气的“如艺饰家”家居饰品店,如今店址已迁往冠亚广场。他在这里营造美的氛围,现在“任天翔”的自由空间,每一个细节里都流淌着曼妙与创意,放松与享受,让众多追求生活情致的女性爱不释手。通过“如艺饰家”这一平台,他结识了不少朋友,其中就有贵安海峡文化村的林老板,两人聊得十分投缘,如今他已受邀成为海峡文化村的艺术顾问,用自己的艺术眼光与感悟,塑造其间的文化与韵致。
通过这些艺术生计,邓春晖购了房,换了车,有了自己工作室。生活小富,游历四方,这些都给了艺术创作更充分的空间,同时,也因为这些生计,他得以在不同的人群里以不同的方式,传递,分享着艺术与美好。入于市的生活,又有超于市的心境,正如莲花绽放。所以你在他的画室里会看到很多莲蓬,邓春晖说,“莲花是美学中点、线、面的集大成者,更重要的是,它的清、纯,‘出淤泥而不染’;同时它花器又大,见证着春夏秋冬的变化。它的美多元而持久。”而这也正是他对艺术的态度和对自己的砥砺。他说自己刻了一方印章‘梦里花开’,画画时常用。那是一种境界,同时也怀念那些铭记的往事。
谈起未来,邓春晖说他手上在编他的第3本名为《回望》的画册。同时希望做这样的画展——不只是画的一般展示,更有自己从艺的心路历程,他认为的艺术应当是一个完整的立体的概念,有始有终。他希望能将影像、手稿日记包括创作,采风过程中拍的照片,印记,都一一呈现,让观者身临其境,全方位了解艺术家,感受艺术的真,善,美。
邓春晖相信人多些艺术品质,可以诗意地生活着,有时候甚至可以产生希冀。艺术就像生活里的远方,“向往远方,路可以很远,梦想却很近。”
以“闲话”调侃人生的“春晖”
在采访过程中,与邓春晖分享着他刚从台湾带回来的阿里山茶。健谈的他不时让我们笑意不止。感觉到他的真性情。与人交谈,坦诚、率真,亦庄亦谐。而《春晖闲话》则是他对人,对事,对时政的一些见闻与想法,在幽默调侃间,亦庄亦谐,简洁明了地表达着自己的感悟或思想。记者从中摘取部分,以飨读者,让你了解作为画家邓春晖的另外一面。
邓春晖在西藏考察寺庙壁画。
《春晖闲话》节选——
秋高气爽。众友相聚山乡写生,乡人奔走相告: 画地图的又来了,村里修路指日可待也……。
吾友美院毕业。留学美国,来电曰:谋得一职业,乃为路政翻新护栏,涂抹油彩也……。吾抚掌哈哈:学有所用,专业对口,可喜可贺。
来客枯坐无聊。遂谈美女穿衣打扮,总结曰:旧时代她们用加法,新时代用减法与除法。美就这么简单,此所谓艺术生活也。
有官方展览,余以篆刻作品“花花世界”应征。领导摇头曰:不健康。吾大惑,问之曰:是花花不健康,还是世界不健康?领导复摇头,不置可否。
一友,录取美术专业,冬曰洗澡,常大呼驱寒,状似美声,三年毕业后,又考上音乐系,同班哗然!——殊途同归,艺术果真相通耶?
画展中,一美眉忍不住触摸画面,画家制止,美眉不悦,追问为何?画家解释说:道理很简单,就如现在我看你,也只能远观,不能动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