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福州那天,我给解放军带路”
http://www.mhnews.com.cn 2013-04-17 10:52:18 来源:闽侯新闻网 【字号 大 中 小】
奥运节目成为赵章奎的最爱。
荆溪关源里盆地,四周群山环绕,北接福州寿山,西连大湖,南靠福古路,东出十几公里可至福州市区。由于地理位置特殊,易守难攻,解放前,这里成为福州西区地下党的主要活动地点。当地的一些热血青年受到共产党地下组织的感召,毅然参加了革命队伍,在这片热土上谱写了一首首激荡人心的革命乐章。8月13日,记者走进这片热土,在关东村见到了当年的热血青年之一、如今的耄耋老人——老地下党员赵章奎。
武馆里练身手 抵抗国民党抓壮丁
1943年,赵章奎参加了乡里的抗丁队,抵抗国民党抓壮丁的行动。“那时侯,国民党经常到我们乡下抓壮丁,有的是给各村各户分派抓丁任务。我们抗丁队的成员得知他们来后,就集合在一起,一同躲到山上去。我们人多,就算遇到了他们,也可以和他们拼一拼。”谈起年轻时的热血生涯,86岁高龄的赵章奎依然神情飞扬。他说,那时候乡里有习武的风气,为掩护抗丁队的行动,他们成立了一个拳头馆(即武馆)。闲暇时候,他们就随师傅在馆里习武,既强身健体,又便于组织抗丁活动。“其实,那时候我们村里的斗争很艰巨,反共救国军、国民党自卫团、三仙党等反共组织经常四处抓我们。但我们一点也不怕,照样经常聚在馆里练武,就想着练好了好和他们做斗争。”
正是由于赵章奎参加过抗丁活动,表现突出,且身强力壮、身手敏捷,成为了地下党组织发展的对象。1945年,仿佛在黑暗中看到了曙光,赵章奎向党组织递上了入党申请书。经过两年的铁血考验,1947年,赵章奎终于入党了。
及时通风报信 同志免遭敌军围剿
自从接触地下党组织后,赵章奎就一直以木匠的身份为掩护,为党组织通风报信。“更多的时候,是在福州。因为我做木工活都是走家窜户的,不固定,很容易掩护。只要扛一把斧头一把木锯,又挣钱养了家又给组织送了信,危险虽然有,但危险性比在乡里搞革命活动要小些。只有一次,我从一个国民党连长的手里买了一把手枪,结果在洪山桥那一带被发现了,国民党的官兵追了上来,我急忙过了洪塘,甩掉敌人,一路跑到竹岐,再过江回到关源。”但是,最令赵章奎难忘的,还是在乡间充满危险的革命斗争。
有一次,赵章奎正在关西拔仕村干活,从仁洲村(中共闽侯西区工委所在地)传来消息称,国民党省保安队在大队长老易的带领下,正朝关源扑来,要对隐在这里的“共匪”进行大围剿。得知消息,赵章奎放下手里的活,立马撒开双腿就朝关东村跑。“那时候,我正年轻,体力好,身手也好,两米宽的溪涧一跃就过去了。我一路狂奔,终于赶在敌人来袭前通知村里的同志撤退了。但遗憾的是,另一位在外知道消息的同志不知道村里的同志已经撤退了,结果进村通知时被捕了。同时被捕的,还有其他村的一些没得到通知的革命同志。其中有一部分同志被敌人残忍地活埋了。”想到牺牲的同志,赵章奎的眼中隐有泪光。同时,也为自己及时通知同村的同志撤退使他们免遭毒手而感到欣慰。
给南下部队带路 见证福州解放
由于年事已高,有许多事,赵章奎都记不清它的具体时间了。惟有一个日子,他牢牢地记在心里。“我永远都不会忘记1949年8月17日,福州解放那日,我给一支南下解放军部队带路,从北峰下到新店,进入福州。” 忆及此事,赵章奎的脸上泛起自豪的笑容。解放前夕,为迎接南下部队,福州地区党组织做了大量准备工作。作为通讯员,赵章奎更加忙碌了。他奔跑于各个联络点,及时传送有关解放军南下进展等消息。8月14日,人民解放军第十兵团中路二十八军八十二师击败大湖守敌后,直插福州城北的大小北岭。8月16日,身在仁洲村的赵章奎得到通知,前往六墩迎接二十八军八十二师。“组织交代,要找到手臂上系红带的部队,为他们带路。”虽然60年过去,赵章奎仍记得清请楚楚:“我到了六墩后,没有发现要找的部队,就继续北上。后来终于在北峰上寮遇到了我们的解放军部队。得知我的身份后,他们非常热情。”由熟知路况的赵章奎带路,这支部队沿溪摸上北峰岭头顶,攻占了小北岭,并朝新店推进。“到新店的时候,已经是第二天凌晨了。天上下着毛毛雨,百姓家门紧闭,四周显得特别安静。这支部队和其他一支部队会合后,我就离开了。”清晨,已经对福州形成合围态势的几路解放军部队一起向福州市区发起了全面进攻,并顺利解放福州。一个多月后,由于参与了解放福州的战斗,赵章奎受邀参加了省军区召开的大会。
解放后,赵章奎参加了土改工作,随后他赴南平学起了基建。“关源里的所有知青点都是我设计建设的。还有关东礼堂,那时也是关源里最大的礼堂。”赵章奎笑呵呵地告诉记者。目前,赵章奎的身体还算硬朗,思维清晰,平时最喜欢看电视,闽剧、评话是他最喜欢的节目。而自从奥运会开始后,他每天就锁定了奥运赛事。他说,平时他晚上看电视只到9点多,那晚看奥运开幕式,看到了近11点。“我们中国真的了不起!那个开幕式太好看了!”记者临走时,他高高地竖起了大拇指。
(记者 陈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