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革大”二期校址
http://www.mhnews.com.cn 2014-07-21 16:30:13 来源:福州晚报 【字号 大 中 小】
福建人民革命大学(以下简称“革大”),是中共福建省委于1949年9月创办的以培养地方干部、建设新福建为目的学校。第一期“革大”由福建省委书记张鼎丞任校长,省委副书记、省政府副主席方毅任副校长。“革大”毕业生奋战在支前、剿匪、土改的第一线,奋斗在党政、经济、司法、文教等战线上,为新福建的巩固与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福建“革大”一期的同学出版了回忆录。可“革大”二期、三期的办学情况、校址地点却鲜人为知。
“革大”始于童年的记忆
笔者家乡在闽侯县甘蔗街道洽浦村。1951年,我五岁。一天,我家楼上突然住进了一批年轻人,父亲说,那是“革大”学生。其他乡亲的家里也住了许多年轻人,于是,宁静的村子热闹异常。从此,“革大”在我脑海留下了深深的印象。
时过境迁,笔者对家乡的“革大”仍难以忘怀。解放初期省委创办“革大”,是全省人民的一件大事,“革大”历史资料应该不会少。寻找家乡那一段“革大”历史资料却与想象的相去甚远。虽然经过努力,仍两手空空。“革大”的历史资料,都是“革大”一期的。家乡“洽浦”的名字,始终没有出现。
史料缺失,寻找困难
为了了解家乡“革大”的历史,笔者通过各种渠道寻找有关资料。
档案馆是寻找有关历史资料的一条捷径。经过详细检索,只查到“革大”一期学生的籍贯、成分等材料,没有其他可用的信息。
图书馆是寻找有关历史资料的有效途径。经过认真查阅,没有发现“革大”出版的报刊、杂志。唯有介绍“革大”的两本书:《革命熔炉》和《流光激情》以及福建《党史月刊》刊载的有关文章,都是“革大”一期同学的回忆录。“革大”一期办学情况十分清楚:1949年9月招生入学,1950年4月毕业。办学地点一部在前屿、后屿,二部在格致中学和杨光中学,三部在道山路和光禄坊,直属班在于山。与家乡洽浦村的“革大”没有关联。关于后续的“革大”,书中只有郭秀珍同志在《怀念张立同志》的回忆录中提到:“1951年2月,省委决定复办革命大学,任命张立担任党委副书记兼教育长。革命大学前后共办了三期,培养了大批干部,多数学员后来都成为建设福建的骨干。1952年春天,革大停办”。
笔者再去省文史馆请教文史专家,他们也没有接触到这方面的材料,对“革大”二期、三期办学情况不甚了解。
唯一的办法只有向洽浦村的乡亲请教。六十多年过去了,高龄乡亲对“革大”的印象既清晰又模糊。清晰的是,确实有这回事,“革大”在村里时间不长。八十多岁的洪茂鋆、洪茂煊回忆说,“革大”来到村里的时间约在1951年二三月,9月前后就离开了,在村里学习的只有三部和四部的学生。洪茂涛回忆,根据当年墙报上留存下来的信息,住在我家楼上的是“革大”三部三班的同学。因时间久远,在乡亲们的记忆里,只有一些片断。
如果说三部、四部在洽浦村办学,这一期“革大”是否还有一部、二部,又在哪里办学?洽浦村是唯一的校址还是分校校址?“革大”办了三期,洽浦村“革大”是第几期?
难得的转机
今年四月,笔者得到一条信息:永安市有一位市民收藏了几份《福建革大报》,完整无缺。校报,最能反映当时学校的情况。只要见到这份报纸,“革大”二期、三期的办学情况,一定会如实地展现在人们面前。笔者迫不及待地赶往永安。
终于见到了《福建革大报》。福建“革大”二期、三期的办学情况,跃然纸上。“革大”在洽浦村办学的事实得到证实。寻找“革大”相关史料,终于有了结果。
洽浦村福建“革大”二期的校址
《福建革大报》于1951年3月15日在洽浦村创刊。在创刊号上,四次出现洽浦村的名字。在1951年3月24日的《福建革大报》上,刊登了一篇题为《群众和咱们是一家》的文章。文中提到:“咱们福建人民革命大学,是今年二月间搬到洽浦村。当咱们刚到此地,一切都生疏。由于洽浦村群众积极的帮助,因此,咱们的筹备工作能够如期完成。……洽浦村群众给咱们的帮忙是很多的。”洽浦村,也是最早两期《福建革大报》上出现的唯一的村名。
《福建革大报》显示,“革大”第二期(复办后的一期)于1951年3月16日在洽浦村正式开学。在开学典礼上,方毅祝贺并讲了话。省委宣传部长兼“革大”校长陈辛仁也在会上讲了话。这一期“革大”,只设三部和四部。
洽浦村是“革大”二期的校址毫无疑义。地处福州西郊闽江之滨的洽浦村,距市中心二十公里。背山面水,是一个风景秀丽、宁静祥和的村庄。当时隶属于闽侯县第七区恒心乡。那时候洽浦村虽然不通公路,但村庄与闽江间相距仅数十米。水运方面的优势,或许是当年“革大”选择在这里办学的主要原因。
在解放初那贫穷落后、百废待兴的日子里,一个不大的村庄,容纳了上千名“革大”师生,这就是历史,更是奇迹。洽浦村,你为“革大”办学作出了贡献。历史,将永远记住你的名字!
( □榕城琐忆 ■洪松生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