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苇花,像妈妈

内容更新时间:2014-10-19 09:54:15来源:闽侯乡音报

我的家乡没有戈壁草原,没有名山大川,却有一片绵延十余里的芦苇塘。在风中飘摇的芦苇花,是童年抹不去的记忆。飘荡的芦苇花,飞舞着童年的欢笑与梦想。
    春天的暖阳,召唤嫩绿的芦苇钻出河面,为河床带来勃勃生机。夏天的风,揽着郁郁葱葱的芦苇一起摇摆,婀娜身姿,宛如一群仙子翩翩起舞。
    从初夏到深秋,在广袤的芦苇塘里,总会出现父亲打渔的身影。伴着清晨布谷鸟的叫声,父亲划着小船穿梭在芦苇丛中。这条河中,最常见的鱼类有鲢、鲫、鲤、鳙、鲶等十余种。经验丰富的父亲,透过水面泛起的气泡,便可选择撒网的位置。一网下去,多则十几斤,少则二三斤。我偶尔陪父亲上船,听他讲述有关这条河的故事,以及他二十多年的打渔经验,但我却对打渔没有多大兴趣。借着中午父亲上岸吃饭的空,我独自划着小船,靠近那片最静谧的芦苇丛。那里面藏着很多野鸭,运气好的话,一中午的时间,可以捡到六七窝野鸭蛋。那时,母亲刚生下弟弟,身体有些虚弱,野鸭蛋成了我孝敬母亲最好的营养品。可孝顺的母亲,又将大部分野鸭蛋煮给爷爷和奶奶吃。
    到了深秋,漫天飞舞的芦苇花,似提前降临的大雪,洋洋洒洒,蔚为壮观。我常带着很大的口袋到苇塘岸边,采集散落在地上的那成片成团的芦苇花。母亲让我捡这些,用来做枕头、坐垫和棉门帘之用。我很喜欢母亲用芦苇花填充的枕头,柔软舒适,还散发着芦苇花特有香味。
    初中,我到了外地住校学习。母亲用芦苇花,为我做了一只枕头和两个坐垫,还特意叮嘱,一个坐垫放在教室,一个坐垫留于寝室。几个要好同学,相中了坐垫,求我让母亲也为他们做一个,哪怕花上一两元钱也行。我写信将这事跟母亲说,她二话没说,连夜赶制了几个坐垫,托进城送货的二叔捎来。当然,母亲是不会收同学一分钱的。拿到坐垫的同学,自是满心欢喜。
    大学毕业,在城里找了份工作。两年后,被总公司调到两千里外的子公司工作。每年,只有春节才能回去一趟。上次回家时,忽然发现,父亲的额头已经头发稀疏,犹如门前光秃的山岗;母亲的鬓角已经泛起白霜,一如那秋日绽放的芦苇花。
    我的电脑上,有一幅用家乡风景设成的待机画面,那是夏日的苇塘,碧绿清新。儿子见了,好奇地问:“爸爸,那是芦苇吗?你说过,奶奶家那边有一大片芦苇塘,芦苇开花时,会是什么样子的呀?”我将儿子抱在膝盖上,轻轻哼唱起母亲教给我的那只歌谣:“芦苇花,像妈妈,风中飘散着白发。芦苇花,开放了,风吹雨打都不怕。芦苇花,像妈妈,摇曳风中等娃娃。芦苇花,在天涯,娃在异乡想家了……”
詹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