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的好教师———林大华
内容更新时间:2007-06-26 22:24:22来源:闽侯乡音报
■ 记 者 黄 凌 通讯员 冯义永 郑祥华
6月15日上午,南屿南井小学林大华老师不幸猝死,年仅39岁。消息传开,广大师生万分悲痛。
“老师,您回来吧!再来辅导我们吧!”这是他的学生林颖在追悼林大华老师时发自心灵深处的呼唤。当大华老师的遗体缓缓送入火化室的那刻,自发参加追悼会的30多位学生紧随着大华老师的遗体,发出撕心裂肺的哭声,在场人员无不为之动容,个个都流下了伤心的泪水。
“最后的一课”,
他永远告别了讲台
6月15日,大华老师像平常一样早早地来到学校,料理好学校日常事务后,又到班上辅导学生上早会课。当时,学生发现林老师举止有些反常,时而用手摸摸胸部,时而紧皱眉头,不一会儿脸色显得苍白。坚持上完早会课后,林老师硬撑着走到校长办公室,二话没说就趴在桌子上。周校长见他脸色苍白,立即劝他赶紧去医院检查 。想不到,不到半个钟头,从医院传来不幸的消息,林大华老师因疾病突发,抢救无效,永远告别了他心爱的讲坛,谁也没料到这一节早会课竟成为了大华老师“最后的一课”。
爱岗敬业,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林大华老师,现年39岁,中共预备党员,1988年毕业于闽侯师范,在山区任教五年后,1993年调入南屿学区至今。他以“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为座右铭来勉励自己,以“一切为了学生”为己任,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他提倡“趣、实、活、新”的教学风格,应用现代理论指导教学实践,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获知受益。每当学生解答不出问题时,他总是鼓励学生再想想,凭着他强烈的事业心和严谨的教学态度,他找出了一条适应于农村教学的新路子。
大华老师在家长心目中享有很高的声誉,今年春季开学,该校五年一班数学成绩差,许多家长来校点名要大华老师教,家长的建议和学校的初衷不谋而合。接下五年一班数学教学任务后,他认为要提高教学质量,必须做好“学困生”这篇文章。首先,他对学困生制定了行之有效的帮助计划,经常利用休息时间,有针对性地进行补缺补漏。有位叫曹小爱的学生连一位数乘法都不过关,大华老师通过家访得知,三年前该同学父母离异,给她幼小的心里留下创伤。大华老师就手把手教她,今天不会,明天再来,明天不会,后天再来,工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曹小爱同学的期末成绩得到了“良”。大华老师所教的五年一班数学成绩也名列年段前茅,彻底告别了不及格现象。
历年来,大华老师所带的毕业班数学成绩都名列前茅,他也被誉为学校数学教学能手。
“他们更需要关怀”
林大华老师是家庭的顶梁柱,一家七口人的唯一经济来源。前几年,他弟弟出车祸去世了,父亲变成了痴呆,80多岁的母亲患上抑郁症,两个孩子正上一年级,妻子又没有工作。去年底,他家修房子还欠下一笔债。尽管自己生活困难,大华老师生前总是用爱心温暖学生,用童心理解学生,用耐心引导学生,总是把学生看得比自己更重要。“我是有困难,但有的人比我更困难,他们更需要关怀”,他曾经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他的学生林大奇因家庭困难,有一段时间父母找不到工作,没有钱交学费面临辍学,大华老师找到他家,拉着他返校并安慰她说:“学费我帮你交”,林同学的家长紧紧地握住大华老师的手,激动得说不出话来。几年来,大华老师省吃俭用把积攒的钱先后捐助了5位家境困难面临辍学的学生。
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林大华老师的英年早逝让人们感到深深的惋惜,也给南井小学师生留下了无尽的思念。在近四十年平凡的生命中,他兢兢业业,二十年如一日,在三尺讲台教书育人,在平凡的岗位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他用自己年轻的生命诠释了做为一名人民教师的真谛,给党和人民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让我们永远缅怀人民的好教师———林大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