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学生,一个都不能少
内容更新时间:2013-07-01 10:24:02来源:闽侯乡音报

陈英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和“留守”学生谈心。 陈燕 摄

课堂上,陈英特别关注“留守”学生学习情况。 陈燕 摄
■记者 陈燕
本报讯 廷坪乡,是我县最北部的一个乡镇,因为太偏远,当地人把“去廷坪乡”叫做“上山”,把“离开廷坪乡”叫做“下山”。乡里罗桥小学53岁的老教师陈英,在“山上”教了32年的书。
近年,不少人“下山”打工,留在“山上”的留守儿童也多了,为让这些孩子都能完成学业,去年一年,陈英就家访了近百次。一次,为了说服一名辍学女生继续读书,他前后家访了6次,一次就要徒步13公里。
翻山越岭家访6次 挽留辍学女生
“父母外出打工,留守儿童大多靠爷爷奶奶照顾,但老人们只管得了孩子温饱,却管不了孩子学习。”在陈英教书的小学,八成学生都是留守儿童,如何让这些孩子安心读书,陈英常年坚持着家访。
去年,陈英班上有个女生经常逃课,抱怨读书没意思,要辍学去打工。陈英了解到,这个女生的父母都不在廷坪乡,家里只有位80多岁的爷爷。为挽留这名女生,陈老师徒步13公里,越过一座大山找到了女生的家,给女生的爷爷做工作,劝女生继续读书。家访完第二天,这名女生出现了,可第三天又逃课了。就这样,陈英前前后后家访了6次,这才留住这名女生。如今,这名女生小学毕业,已升入初中。
据了解,去年一年,陈英家访了近百次,几乎所有留守儿童的家,他都走遍了。在陈英的心里——这些留守儿童,一个都不能少。
制定读书计划调动留守儿童学习兴趣
除了家访,陈英还为留守儿童制定了一套读书计划,要用书籍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
陈英说,大部分留守儿童放学回到家,基本不读书,为了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他制定了一套读书计划,鼓励孩子们多读书。一学期过去了,陈英的班上,每个孩子至少读了4本以上的书,比较主动的孩子读了30多本书。
不过,在推广读书计划的时候,陈英也在为难。“图书室里有3000多册书,但旧的居多,能帮助学生的新书不过500册左右。”陈英告诉记者,小学经费有限,每年只能挤出几百元买书。陈英一直有个愿望,就是为孩子多买点图书、期刊,让“山上”的孩子也能了解山外的世界。
本报讯 廷坪乡,是我县最北部的一个乡镇,因为太偏远,当地人把“去廷坪乡”叫做“上山”,把“离开廷坪乡”叫做“下山”。乡里罗桥小学53岁的老教师陈英,在“山上”教了32年的书。
近年,不少人“下山”打工,留在“山上”的留守儿童也多了,为让这些孩子都能完成学业,去年一年,陈英就家访了近百次。一次,为了说服一名辍学女生继续读书,他前后家访了6次,一次就要徒步13公里。
翻山越岭家访6次 挽留辍学女生
“父母外出打工,留守儿童大多靠爷爷奶奶照顾,但老人们只管得了孩子温饱,却管不了孩子学习。”在陈英教书的小学,八成学生都是留守儿童,如何让这些孩子安心读书,陈英常年坚持着家访。
去年,陈英班上有个女生经常逃课,抱怨读书没意思,要辍学去打工。陈英了解到,这个女生的父母都不在廷坪乡,家里只有位80多岁的爷爷。为挽留这名女生,陈老师徒步13公里,越过一座大山找到了女生的家,给女生的爷爷做工作,劝女生继续读书。家访完第二天,这名女生出现了,可第三天又逃课了。就这样,陈英前前后后家访了6次,这才留住这名女生。如今,这名女生小学毕业,已升入初中。
据了解,去年一年,陈英家访了近百次,几乎所有留守儿童的家,他都走遍了。在陈英的心里——这些留守儿童,一个都不能少。
制定读书计划调动留守儿童学习兴趣
除了家访,陈英还为留守儿童制定了一套读书计划,要用书籍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
陈英说,大部分留守儿童放学回到家,基本不读书,为了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他制定了一套读书计划,鼓励孩子们多读书。一学期过去了,陈英的班上,每个孩子至少读了4本以上的书,比较主动的孩子读了30多本书。
不过,在推广读书计划的时候,陈英也在为难。“图书室里有3000多册书,但旧的居多,能帮助学生的新书不过500册左右。”陈英告诉记者,小学经费有限,每年只能挤出几百元买书。陈英一直有个愿望,就是为孩子多买点图书、期刊,让“山上”的孩子也能了解山外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