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教师点评高考试卷

内容更新时间:2008-06-17 09:56:59来源:闽侯乡音报

考考你,我来问,你来答。
 
考生满怀希望步入考场。
 
 
语文:稳中有变, 内含新意
点评教师——闽侯一中语文教研组组长、中学高级教师   程秋珍
      今年福建高考语文试题,受到普遍好评,从试卷整体来看,呈现出稳中有变,又内含新意的特征,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试卷结构变动不大,但略有调整。主要表现为选择题由去年的7小题21分调整为5小题15分,其中科技文阅读由选择题调整为主观题,由原来的第一大题,调整到第五大题的“语言运用”题中。
      第二,文学名著更注重考查分析能力,符合课改的发展方向。由去年单纯的简述题(4选2),调整为一道选择题和一道分析题(2选1),但分值权重与去年相同。
      第三,语言运用题更接近生活,与新教材要求考查语文听说读写能力衔接得较好,向新课标方向靠拢,体现新课程对语文说的能力的重视。
      第四,作文题属于“新材料作文”,沿用了近年来开放性的命题风格。“三种饮料”本身包含着不同的喻义,命题较容易入手,考生可以任选其中一种“喜欢”作为写作的主旨,也可以三种都写,限制不多,给考生留下较大的写作空间。但要写得好、写得精彩也不容易。
      不难看出语文高考正努力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转移,更多地反映新课程理念,全面考察考生语文素质。因此,今后高三语文教学应该注意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应鼓励学生在高三仍然坚持读一些文史书籍、新闻报刊和一些科技读物。注意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增强对自己周边生活的体验。考点复习要突破难点,总结规律,强化训练,带动整体提高。要克服重做题轻读书、重语基轻作文、重识记轻阅读、重理解轻表达、重课内轻课外的思想观念。
数学:难易适中,平稳之中见功夫
点评教师——闽侯一中高三数学集备组长、中学一级教师  陈康
      今年高考数学试卷的特点是平稳之中渗透着能力的考查,即在常规题型中从学科的整体高度考察学生数学思想和方法的掌握,结合本省学情、教情、考情,注意对数学基础知识的考查,又突出重点,对支撑数学知识体系的主干知识——函数与导数、数列与递推、三角、立几、解几与向量、不等式、概率等进行重点考查,是一份师生均易接受的试卷。
      今年试题的结构较好地体现了《考试说明》中按两级坡度设计的思想,即整卷是一个大坡度,而每种题型由易到难又是一个坡度,从(理科)题目来看,选择题第1至10题,考生答题较顺利,只是第11、12题出现一个坎,尤其是第12题,同时采用文字语言、图象、数学符号等多种数学语言考查导数与原函数的图象关系,有一定的灵活性。而填空题也是由易到难,第16题是开放式的题目,既有能力要求又有数学思想内涵。在初等数学与高等数学知识网络的交汇点设计试题,是这份试卷的亮点。6道解答题中,除第17题属于常规较易题外,其余的每道解答题的最后一小题都具有一定的难度,较好地考查了考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今年试卷的另外一个特点就是依然注意文理科考生的思维差异和未来发展的不同。理科试题的解答应具备比较强的数学能力和更完备的数学知识网络系统,而文科试卷思维能力要求较低,符合考生的实际情况,更为人性和科学。
英语:难度稳中有升
点评教师——闽侯一中英语教研组组长、中学高级教师  张忠潮
      今年英语高考试卷的难度总体感觉稳中有升,体现了朝前看的命题风格。在新旧高考方案交替的时候,此试卷对新高考具有指导意义。
      听力语音比较纯正、清晰,语速适中;材料和试题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只要考生会在具体的语境下灵活使用英语,具有良好的语感和使用经验,就会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学生普遍反映平常练习的听力内容比高考难得多。
      单选题覆盖的语法知识点多,且重点突出,注重考查原知识点。许多考生反映:只要做对容易出差错的第23、28和31题,完全有可能得满分。
      完形填空题选用议论文,哲理性强,难度大。所以许多考生很难做到跳过空格理解大意。虽然有的空格可以在上下文中直接找到答案,但由于考生缺乏文章整体感知,而没能选准答案。即使有些考生理解了文意,选对了答案,但费时太多,影响了总分。
      阅读理解试题选择了五篇文章,除了第一篇故事性较强外,其余的均属科普文章,哲理性强、篇幅长、难度大。好在文后的设题合理、适中,没有难题、怪题。仍是细节题、主旨题等传统题型,当然也包括猜测词意、推理判断等。只要考生平时阅读量大,掌握了快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信息的方法,加上考试时的细心,完全有可能得高分。
      今年的改错题比较容易,选择的文章内容与奥运有关。设题中,命题者有意避开了与单选题重复的知识点。
      书面表达的出题方式有创新,采用半开放的作文形式。要求考生根据一则招聘广告写一篇自荐信,不再像往年有一些汉语的提示。虽然考生有过此类写自荐信的练习,但要做到作文观点明确、论述合理、层次清晰、语言简练和行文易懂还是有难度的。估计这也是新高考的方向。
 
文科综合:重在考查主干知识
政治:难易适中,稳中有变
点评教师——闽侯一中政治高级教师   张炜红 
      试题难易适中,搭配合理,没有出现偏、难、怪题,但对能力与答案的要求层次较高,有较强的区分度。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第一,稳中有变。在分值的分布、选择题的呈现方式、主观题的设问布局上与去年的试题保持了一定的连续性。但题数与文字阅读量都有所减少,增加学生思考的时间,注重考查学生思维能力。第二,重视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和主干知识的掌握。第三,具有明显的时代性,不回避热点。第四,试题体现新课程的目标要求。第五,突出能力立意,体现灵活性。
历史:稳中有变,要求更高,难度更大
点评教师——闽侯一中历史一级教师  林小燕 
      今年文综卷历史试题体现了“稳中有变”的特点,侧重于考查历史主干知识,但是对能力的要求更高,几乎没有简单的知识再现题,难度比去年更大,对于考生来说偏难。
      试题形式、内容稳定,分值安排、题量大小与往年保持一致。但取消专题题组,考查范围更广;出现了从列表上提取信息的新题型,这在以往没有出现过。选择题均以单题形式出现,考点多元化,教材知识覆盖面广,情境化试题明显增多。
      总之,今年历史试题延续了2007年的考查特点,回归历史学科的本质,逐步由教材观转向课程观,体现了新课改的理念,对今后的教学有所启示。
地理:难度有所提高,试题较为新颖
点评教师——闽侯一中地理教研组组长、中学一级教师  阮久平
      今年高考文综卷地理部分,都在考试大纲的范围之内。地理试题还是以问题为中心,立意来设问,题型和设问风格跟往年基本相同,呈现比较稳定的趋势。在资料的呈现方式上有了新的突破,试题很新颖。
      与去年相比,今年地理试卷难度有所提高,较好地考查了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由于难度偏大、时间紧,学生答题容易失分。
      地理卷除两道选择题用数据来展示信息外,其它每题均以图文形式展示地理知识,通过图像载体很巧妙地把许多知识点结合起来,能反映出考生观察题目的敏锐性,有较高的难度,考生必须在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层层递进,最后才能答全。
 
理科综合:化学总体难度偏大
物理:难度适中,基本上没有偏题、怪题
点评教师——闽侯一中物理教研组组长、中学高级教师  王振光
      2008年高考理科综合试卷中物理试题部分总体难度适中,基本上没有偏题、怪题。
      选择题中对振动与波(16题)、原子物理学(18题)、光学(21题)、热学(19题)等相关知识的考察符合考前预期,考生接受程度较好。14题、15题、17题、20题亦为考生平常训练中常见的题目,所以,选择题部分考生得分较好。但对于程度较差的考生在处理14题、17题及19题时计算难度较大。
      实验题(22题)属于课本实验的改造题。难度中等,有一定的区分度。
      计算题部分三题均为考生常见题目,符合预期。特别是24题难度最低。23题物理情景清晰,考生完全可以下笔,但方程求解有一定技巧,相当部分考生在此受阻,消耗了很多的时间,情绪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25题情景大多数的考生都明了,但由于考试时间不够了,只能做到第一、二步。
化学:难度偏大
点评教师——闽侯一中高三化学集备组组长、中学一级教师 唐易明
      今年化学试卷中,题型、题量、分值与往年基本一致,与07年相比,26题题型变化很大。试卷立足学科主干知识,也兼顾了覆盖面,明显加大思维容量,从能力立意命题,突出考查学生的推理、计算、实验及综合能力。试卷的难度相当大,整卷对考生的能力要求相当高,学生普遍反映试卷太难,预计今年化学平均分将创历史新低。
      本份试卷虽然符合能力立意命题的大方向,但对学生答题情况估计不足,难度太大。
生物:注重主干知识、基础知识应用的考查
点评教师——闽侯一中生物教研组组长、中学高级教师  程迎新      今年的生物试题体现考试大纲的基本要求,注重主干知识、基础知识应用的考查,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综合考查判断、分析、推理能力,识图能力,综合分析能力,逆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试卷内容看,试题灵活,包括选择题在内,所有试题都必须经思考分析后得出,充分体现出知识和能力的有机结合。在注重基础的同时,又考查了能力,无论是第I卷的选择题,还是第II卷的非选择题,都没有让考生感觉无从下手的题目,无偏题、怪题,与2007年相比,难度稍有下降,与2006年相比,难度则有明显下降。题目表述简洁明了,考生普遍感觉容易入手。
      非选择题呈现难度降低趋势,以填空式的问题取代了大片的文字叙述。
      今年实验试题从往年侧重实验设计转向对于实验思想、实验结果及分析和实验方法的考查。立足于教材,以常规素材设置问题,设问既有广度也有深度,考查考生对实验问题的分析及价值判断和把握能力。试题贴近教材,符合大纲与考纲,没有过难的题。
      图表题仍是今年考查获取信息能力的一种主要形式。试题注重创新、关注现实、图文并茂,有利于考出考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图表分析能力仍将是生物试题一个重要考查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