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教师指点中考复习冲刺
内容更新时间:2007-05-28 17:50:37来源:闽侯乡音报
中考临近,广大初三学生正在紧张复习中,在这短短的时间里怎样做到有的放矢?本报特邀我县相关中学多年从事毕业班教学的教师,就中考复习做指点,希望对广大考生能有所帮助。
本报记者 张存金
语文: 整合知识能力 抓住复习重点
■ 指导教师 中学语文高级教师 陈 春
1、注意“考试说明”和两次市质检试卷
今年中考语文试卷结构、题型,在“考试说明”和两次市质检试卷中已明确体现,学生在总复习和模拟考试中要加以注意,这样在考场上才能“似曾相识”,临场不慌。今年中考命题按“知识→能力→素养”立意,题型是命题者对教材和考查内容的特有理解决定的,学生也应有面对新题型的思想准备。
今年中考语文试卷结构、题型,在“考试说明”和两次市质检试卷中已明确体现,学生在总复习和模拟考试中要加以注意,这样在考场上才能“似曾相识”,临场不慌。今年中考命题按“知识→能力→素养”立意,题型是命题者对教材和考查内容的特有理解决定的,学生也应有面对新题型的思想准备。
2、阅读训练要运用发散思维 注重课内内容的拓展和延伸
要注重知识与能力的整合,结合有关知识短文和总复习纲要,对语文知识和各类文体文章的阅读要领加以梳理、领悟,力求条理化、系统化、明朗化。激活体验与思维,充分利用手头阅读材料提高阅读能力,提升阅读品位。对阅读练习,不要为做练习而做练习,对相应的文质兼美的文章,要充分挖掘其价值,既要把握内容、分析结构,又要品味语言,欣赏美点,还可以把它作为写作的借鉴,哪怕一个故事,一个美词佳句,在写作中可能都会用得上。
阅读训练要“多元解读”,运用发散思维,多角度、多方面思考问题,但也不能因为体现个性化而随意解读。答题要准确、简明,言之有理。课外的内容也是课内内容的改造、拓展和延伸,如现代文阅读,只要针对考试范围、考试题型进行适当训练,考试时一般也不会有很大困难。课外阅读只要按“细读原文→尝试答题→再读原文→准确答题”的步骤,答题效率就高了。第一遍细读原文很重要,不然会造成错误信息“先入为主”,误判问题。另外,几乎每一节语文课教师都在教学生“怎样答题”,如果学生能够克服思维惰性,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思维,做好阅读题是有把握的。学生应当应当有足够的信心。
对于名著阅读现在已没有时间再去啃大部头的原著了,不妨采用“读薄法”,看看名著缩写、故事梗概、赏析类的材料,效果可能也不错。
阅读训练要“多元解读”,运用发散思维,多角度、多方面思考问题,但也不能因为体现个性化而随意解读。答题要准确、简明,言之有理。课外的内容也是课内内容的改造、拓展和延伸,如现代文阅读,只要针对考试范围、考试题型进行适当训练,考试时一般也不会有很大困难。课外阅读只要按“细读原文→尝试答题→再读原文→准确答题”的步骤,答题效率就高了。第一遍细读原文很重要,不然会造成错误信息“先入为主”,误判问题。另外,几乎每一节语文课教师都在教学生“怎样答题”,如果学生能够克服思维惰性,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思维,做好阅读题是有把握的。学生应当应当有足够的信心。
对于名著阅读现在已没有时间再去啃大部头的原著了,不妨采用“读薄法”,看看名著缩写、故事梗概、赏析类的材料,效果可能也不错。
3、认真审题 确立写作训练重点
要注重基本功的训练,有系统、系列化。中考作文其实就几个话题,如写自己、写成长、写感悟、写联想之类。没有必要猜题,很多较有特点、较有代表性的作文题都可以训练。传统的文章形式仍有生命力,“实验报告式”、“问题求解式”、“病历诊断式”……已不再时髦,作文关键是:①审题要准确,中心要明确;②要训练思维力和生活感悟力;③要训练基本功,写出的作文要文从字顺,思路清晰,像模像样。
4、注重课内必读文言文的文意把握和文本解读
从试卷涉及的内容来看,无非课内、课外之分,课内的如默写,均出自必背的诗文60篇,只要熟练背诵,平常训练快速检索、筛选信息的能力,对做好默写的几种形式(接句型、理解型、情境型、开放型)的题目,一般没有什么问题。文言文阅读文章选自课内,根据最近几年试卷来看,选的都是必背的古文。文言文阅读与现代文阅读一样,也是考查文意把握、文本解读等的能力,要做好此类题目,复习时把课文后边“研讨与练习”中的问题想一想,不无好处。
数学: 收集出错内容 分类补缺补漏
■ 指导教师 实验中学数学教研组 邹木仙
把握四项内容 分类补缺补漏
今年中考涉及四项领域的内容: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课题学习。其中“数与代数”多为基础题,但容易出错。“图形与证明”常作为压轴出现在倒1、倒2题中,分数较高。难点及失分总体体现在“图形与证明”中,这部分知识综合性较强,需要把知识点理解透彻。“统计与概率”难度中等,复习中要注意结合问题情境和数据,分析各种统计量的意义,学会用数学的方法去解释现实生活中的热点问题。
考生要对照《考试说明》,参考其中例题,反思当前的复习内容,对自己熟悉的内容可以少花时间甚至不花时间,对薄弱环节,不熟悉的地方要重点复习,要收集一下自己出错的内容,分析出错原因,进行分类、订正、加以掌握。
考生要对照《考试说明》,参考其中例题,反思当前的复习内容,对自己熟悉的内容可以少花时间甚至不花时间,对薄弱环节,不熟悉的地方要重点复习,要收集一下自己出错的内容,分析出错原因,进行分类、订正、加以掌握。
加强双基训练,狠抓“基本分”
“双基”是指“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基础知识是指:课本中的概念、性质、法则、公式、公理、定理以及其中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基本技能是指:能够按照一定的程序与步骤,运用一定的方法和策略进行推理。考生一定要狠抓双基,强化训练,提高基本运算,一定要确保拿到基本分,因为按8:1:1的难度要求,数学基本分要占了120分,而基本分的题型,大都较为容易,考生应认真做好双基训练,力争不丢“基本分”。
“双基”是指“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基础知识是指:课本中的概念、性质、法则、公式、公理、定理以及其中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基本技能是指:能够按照一定的程序与步骤,运用一定的方法和策略进行推理。考生一定要狠抓双基,强化训练,提高基本运算,一定要确保拿到基本分,因为按8:1:1的难度要求,数学基本分要占了120分,而基本分的题型,大都较为容易,考生应认真做好双基训练,力争不丢“基本分”。
注重对数学思想方法的考察,提高综合解题能力。
中考数学命题除了看重考查基础知识外,还十分重视对数学思想方法的考察。应该对每一种思想方法的实质,所适用的题型,包括解题的步骤都要熟练掌握。如分类思想和探究意识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法之一,对于探究性的问题,一般要应用分类讨论的思想针对题意进行分析,综合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进行解答,一定要:认真审题,细心观察,分类思考,实验猜想,归类升华,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解题能力。
中考数学命题除了看重考查基础知识外,还十分重视对数学思想方法的考察。应该对每一种思想方法的实质,所适用的题型,包括解题的步骤都要熟练掌握。如分类思想和探究意识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法之一,对于探究性的问题,一般要应用分类讨论的思想针对题意进行分析,综合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进行解答,一定要:认真审题,细心观察,分类思考,实验猜想,归类升华,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解题能力。
强化严谨表述 注重书写规范
数学是一门强调逻辑思维训练的自然科学,严谨性很强,求解论证都要求非常严谨。所以要求考生在解题论证中一定要做到:言之有理,条理清晰,步步为营,能运用数学的语言和数学方法,合乎逻辑地清晰、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解答过程要严谨规范,步骤完整,准确无误,并在规定的范围内答题,这就要求考生在复习阶段要加强在答题的表述与书写规范方面的训练。
调整心态 认真答题 >>>
1.要注意审题,答题切莫“想当然”。因为考试时,考生怕时间紧,经常没看完题就凭平常做练习题的记忆“想当然”进行答题,结果答非所问。
2.考生要安排好答题卡的答题空间。从去年起,数学考试改用答题卡,所以考生在答题时要先掌握答题内容长短安排空间,在把握答题严密性下尽量简洁明了。因为是电脑评卷,答题空间之外的答题内容可能无法得到认可,同时要注意答题时不能用涂改液。
3.考生要保持良好的心态,遇到难以入手的题目时,不要着急,要对自己有信心,答题要按先易后难的顺序进行。
2.考生要安排好答题卡的答题空间。从去年起,数学考试改用答题卡,所以考生在答题时要先掌握答题内容长短安排空间,在把握答题严密性下尽量简洁明了。因为是电脑评卷,答题空间之外的答题内容可能无法得到认可,同时要注意答题时不能用涂改液。
3.考生要保持良好的心态,遇到难以入手的题目时,不要着急,要对自己有信心,答题要按先易后难的顺序进行。
英语: 面对新题型 加强听读写
■ 指导教师 实验中学英语高级教师 张章华
听力注意新题型
根据《考试说明》供选择的题型看,今年题型有了新变化,如听短文,填单词,所填的词语不一定都是所听短文中的原词。还有听一整段的对话,判断所给句子的正误,有一定难度,需要学生听懂短文后,快速理解,想出一个合适的词填空。或听懂一段对话后,如购物对话中,所涉及有关数量,尺寸、品种、颜色、价钱等,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
阅读写作难度有所提高
阅读写作难度有所提高
新颖题型主要是,阅读短文回答。问题和匹配题,保留了较难的两种阅读完型填空题,阅读量大,信息量多。添加了开放性回答题,理解中心思想的问答题。阅读短文后回答问题,需要学生动手写答句,掌握如何写好省略句。
写的方面,首先是词汇,需要写单词或词组且必要时还要作适当变形,如看图填词和根据中文提示,用词组的适当形式填空。这些都要求学生要掌握好单词和词组。在书面表达方面,作文A,主要是写好应用文。作文B,写命题作文,一般附有提示,有的是纲要提示,有的是提供英语词语提示等,话题多样化,如果学生笔头表达能力偏差,失分会很多。
为了适应这些变化,在最后的十几天复习时间里,要做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弄清考点。讲究学习方法与技巧,显得尤为重要。加强听、读、写,让他们记牢该记的,读懂该读的,写好该写的,听清该听的。
写的方面,首先是词汇,需要写单词或词组且必要时还要作适当变形,如看图填词和根据中文提示,用词组的适当形式填空。这些都要求学生要掌握好单词和词组。在书面表达方面,作文A,主要是写好应用文。作文B,写命题作文,一般附有提示,有的是纲要提示,有的是提供英语词语提示等,话题多样化,如果学生笔头表达能力偏差,失分会很多。
为了适应这些变化,在最后的十几天复习时间里,要做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弄清考点。讲究学习方法与技巧,显得尤为重要。加强听、读、写,让他们记牢该记的,读懂该读的,写好该写的,听清该听的。
过好单词、词组关
学生每天要抽时间背、记学过但还未记牢的单词、词组;并加强听写,确保过好单词、词组关;对《课程标准》中要求的,但仁爱版教材中没出现的内容,要整理出来,重新记忆,如dig———dug ———dug。
学生每天要抽时间背、记学过但还未记牢的单词、词组;并加强听写,确保过好单词、词组关;对《课程标准》中要求的,但仁爱版教材中没出现的内容,要整理出来,重新记忆,如dig———dug ———dug。
加强听力训练
一定要加强听对话、判断句子正误训练,要紧紧围绕对话内容。如购物,预订,谈话、天气等。提高对信息的判断能力,如人物、地点、时间、年龄、计量、颜色、尺寸、数量、职业、价钱、号码、交通工具、事件等等,加强听短文后填词或填表格等的题型训练。对这类题型除做好听的训练外,还要学会审题,或看表格。只有审题清楚了,了解文章的大意了,或弄清表格的信息,才能使以上题目难度变小,得分率高。同时,还要掌握填词技巧,注意变形词,如名词的复数,动词的各种形式,形容词、副词的比较等级等等,总之,每次听力训练中都要弄清错的原因,是理解的、词语记忆方面的问题,还是听力基础与能力的问题等等,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地听,就会有所进步。
一定要加强听对话、判断句子正误训练,要紧紧围绕对话内容。如购物,预订,谈话、天气等。提高对信息的判断能力,如人物、地点、时间、年龄、计量、颜色、尺寸、数量、职业、价钱、号码、交通工具、事件等等,加强听短文后填词或填表格等的题型训练。对这类题型除做好听的训练外,还要学会审题,或看表格。只有审题清楚了,了解文章的大意了,或弄清表格的信息,才能使以上题目难度变小,得分率高。同时,还要掌握填词技巧,注意变形词,如名词的复数,动词的各种形式,形容词、副词的比较等级等等,总之,每次听力训练中都要弄清错的原因,是理解的、词语记忆方面的问题,还是听力基础与能力的问题等等,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地听,就会有所进步。
要讲究阅读技巧与方法
建议学生使用带着问题进行阅读;阅读时既要懂得绝大多数答案都可以从原文找到(除非开放性题和找中心思想题),又要掌握找答案的技巧;匹配题和排序题要多做,如按时间顺序,按事件发展顺序等。
加强作文训练建议学生使用带着问题进行阅读;阅读时既要懂得绝大多数答案都可以从原文找到(除非开放性题和找中心思想题),又要掌握找答案的技巧;匹配题和排序题要多做,如按时间顺序,按事件发展顺序等。
不管作文A还是作文B,学生应积极动手写,在老师的指导下,每天写一篇不同类型的作文,如应用文的电子信件,请假条,通知,失物招(认)领,电话留言条,招租、发言稿等,以提高写的能力。同时注意格式,命题作文中的有写人、写物、写事件、写地方等,要做到触类旁通。还要学会写完整句,避免逐词翻译,要尽量用简单句写,写时要“意思连贯”、“符合逻辑”,“适当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