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构建先进的校园文化—访县实验小学校长陈炳建
内容更新时间:2007-04-01 19:24:34来源:闽侯乡音报
3月22日,针对校园文化建设,记者(以下简称记)采访了县实验小学校长陈炳建(以下简称陈)
记:作为校长你认为好学校的标准是什么?
陈:衡量一所好学校标准绝不是单纯看得见摸得着的事物,重要的是要关注这所学校是否具备先进的学校文化。
记:那你能谈谈什么是先进的学校文化?
陈:先进的学校文化应当指积极向上的学校精神文化、充满智慧与活力的学生文化与教师文化、个性化的课程文化、有家园感觉的课堂文化。学生文化是智慧、活力与生活习惯的集合,教师文化则是人格魅力、专业智慧和身怀绝技的体现。课程文艺节目化是实现教育目的的资源,而课堂文化则是学生的精神家园,知识乐园。具体可以定位四个层面:物态文化(表层):环境设施、教学成果等;行为文化(浅层):教研活动、名师沙龙等;制度文化(中层):考核评价、规章例会等;精神文化(深层):办学理念、团队风貌等。这些共同形成了校园的文化气象,共同营造一个文化校园的氛围。
记:如何才能打造先进的校园文化?
陈:我们发现,在构建学校文化的几大因素当中,教师是举足轻重的一个角色。而学校文化的构建,对教师的成长显然意义重大。可以这样说,学校文化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优质土壤。而教师专业发展则推动学校文化建设更上新台阶。
记:学校在提高教师专业素质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
陈:我们采取了“铸造凝聚人心富有创造激情的实小精神文化”、“塑造师生和谐共处的人文管理模式”、“营造教科研与新课改和谐共进的教学氛围”、“打造丰富多彩和谐共存的软硬校园环境”等四项举措。我们已经上路,虽然离目标还有相当长的距离,但已迈出了坚实的一步,留下了思考。我们已把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目光锁定在“正气、大气、朝气、灵气、书卷气”上,致力于培养具有人格魅力、专业智慧、 “身怀绝技”教师。
记:你是如何看待课改的?
陈:课程改革的终极目标是重建学校文化。对待新课改既不轰轰烈烈、也不消极懈怠,而是“积极应对,稳妥推进”。对待教师的专业成长,我们既大胆引导,让他们又注意把握分寸,让他们始终在正确的道路上健康发展。
记:作为校长你认为好学校的标准是什么?
陈:衡量一所好学校标准绝不是单纯看得见摸得着的事物,重要的是要关注这所学校是否具备先进的学校文化。
记:那你能谈谈什么是先进的学校文化?
陈:先进的学校文化应当指积极向上的学校精神文化、充满智慧与活力的学生文化与教师文化、个性化的课程文化、有家园感觉的课堂文化。学生文化是智慧、活力与生活习惯的集合,教师文化则是人格魅力、专业智慧和身怀绝技的体现。课程文艺节目化是实现教育目的的资源,而课堂文化则是学生的精神家园,知识乐园。具体可以定位四个层面:物态文化(表层):环境设施、教学成果等;行为文化(浅层):教研活动、名师沙龙等;制度文化(中层):考核评价、规章例会等;精神文化(深层):办学理念、团队风貌等。这些共同形成了校园的文化气象,共同营造一个文化校园的氛围。
记:如何才能打造先进的校园文化?
陈:我们发现,在构建学校文化的几大因素当中,教师是举足轻重的一个角色。而学校文化的构建,对教师的成长显然意义重大。可以这样说,学校文化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优质土壤。而教师专业发展则推动学校文化建设更上新台阶。
记:学校在提高教师专业素质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
陈:我们采取了“铸造凝聚人心富有创造激情的实小精神文化”、“塑造师生和谐共处的人文管理模式”、“营造教科研与新课改和谐共进的教学氛围”、“打造丰富多彩和谐共存的软硬校园环境”等四项举措。我们已经上路,虽然离目标还有相当长的距离,但已迈出了坚实的一步,留下了思考。我们已把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目光锁定在“正气、大气、朝气、灵气、书卷气”上,致力于培养具有人格魅力、专业智慧、 “身怀绝技”教师。
记:你是如何看待课改的?
陈:课程改革的终极目标是重建学校文化。对待新课改既不轰轰烈烈、也不消极懈怠,而是“积极应对,稳妥推进”。对待教师的专业成长,我们既大胆引导,让他们又注意把握分寸,让他们始终在正确的道路上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