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美燕:小村里走出的女棋王
内容更新时间:2014-07-21 10:08:21来源:闽侯乡音报

业余时间,李美燕经常与同事下棋修身养性。
■记者 陈燕 文/摄
今年4月,第19届全国农民象棋赛在贵州省贵阳市落下帷幕,我县农民棋手李美燕和队友林莺一道获得团体第八名的成绩。这是出生于我县南通镇古城村一户普通农家的李美燕连续第19次代表福建参加全国比赛,期间她曾数次获得个人和团体赛冠亚军,成为小有名气的福建“农家女棋王”。
两张椅子,一个棋盘,三十二个棋子在楚河汉界一字排开……这便是李美燕的待客之道,二十多年来从来不曾变过,她一边同记者下棋,一边聊起关于她的故事。
天道酬勤,屡次象棋“封后”
“大概在小学一二年级的时候,学校体育老师在我们同学面前摆了几颗棋子,要我们记棋子,当时我记得比较好。老师就选择我进象棋班,我从此就走上象棋的路。”李美燕告诉记者,一开始她对象棋的兴趣并不是很大,甚至经常不去练棋。但是当时邻居 一个比她年长的女孩象棋下得很好,后来还进了国家队,拿了冠军。她羡慕那个女孩,就想像她一样,有朝一日能进国家队。
带着这份憧憬,李美燕从七岁开始跟随着老师练棋。梦想很美好,为了实现梦想就必须付出努力。
“练习下棋很幸苦,我经常和男的棋手下棋,和年纪大的下棋,提升我的棋艺。开始我都是输他们的。输完后,我会思考他们的棋路有哪些优点,而我自己的棋路有哪些破绽,从而提高自己的棋艺。”李美燕告诉记者,小时候别的孩子放学后都在跳绳、玩纸片,而她要在棋盘上练习,一天都不能落下。天道酬勤,李美燕的努力换来了成果。小小年纪的她很快就在各类青少年业余象棋比赛中崭露头角。
“1983年,我9岁的时候,参加全省青少年象棋比赛,拿到了第二名。之后就被推荐去参加全国青少年象棋比赛,也拿了个第二名。当时别提多高兴了,想着离自己的目标又进了一步。现在想起来,当时那种为梦想而奋斗的感觉真是太棒了。”李美燕说道。
1991年,年仅17岁的李美燕首次代表我县参加全国农民运动会,便获得第八名的好成绩,从此她在全省、全国的各类业余象棋大赛上多次“封后”。
人生如棋,生活就是对手
言谈间,我们的棋局已经来到复杂的中局阶段,李美燕坦言,她最喜欢的就是中局,因为不一样的中局变化能带给她不一样的人生感悟。
“象棋分开局、中局和残局,开局和残局基本都是固定的棋谱,靠熟记、掌握,可是中局却是变化最大的,也是最能够影响结局的。就好像现在这样,你我的棋子都集中在楚河汉界,你一个犹豫,从鸿门宴放跑了她的棋,我马上就会还你一个乌江自刎。”李美燕指着桌上的残局告诉记者,其实在工作中,在生活中也是如此。虽然她没能入选国家队,但她在下棋之余领悟到了许多。现在她从事的是保险行业,需要面对形形色色的人,她就必须像下棋一样,合理地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处理同客户、同朋友的关系,这就是她的人生,这就是下棋给她的感悟。
人生如棋 落子无悔,李美燕走第一步棋开始就从来不曾后悔过,她在业余下棋和工作之间找到了平衡。经历了岁月的成长,如今的李美燕对胜负看得更淡了,对象棋这个中国的民间艺术却有了更深层的认识。
“象棋在我县农村普及率很高。下棋可以锻炼人的耐性、思维,可以修身养性。希望政府能够更加重视象棋的宣传与普及,让我们的国粹能够发扬光大。”李美燕说。
我县象棋运动氛围浓厚
记者从县科技文体局了解到,中国象棋作为一项深受欢迎的群众运动,我县自1956年以来,除文革期间外,几乎年年都会举办一些群众性的象棋比赛。目前不少学校、社区都设有专门的象棋兴趣班和象棋室,浓厚的棋艺氛围让一大批像李美燕这样优秀的民间棋手在我县各地涌现。近几年,县老体协等部门还举办了老年人象棋赛、社区象棋赛等分门别类的象棋比赛,让我县的象棋爱好者们能够以棋会友,享受下棋带来的文化乐趣。
今年4月,第19届全国农民象棋赛在贵州省贵阳市落下帷幕,我县农民棋手李美燕和队友林莺一道获得团体第八名的成绩。这是出生于我县南通镇古城村一户普通农家的李美燕连续第19次代表福建参加全国比赛,期间她曾数次获得个人和团体赛冠亚军,成为小有名气的福建“农家女棋王”。
两张椅子,一个棋盘,三十二个棋子在楚河汉界一字排开……这便是李美燕的待客之道,二十多年来从来不曾变过,她一边同记者下棋,一边聊起关于她的故事。
天道酬勤,屡次象棋“封后”
“大概在小学一二年级的时候,学校体育老师在我们同学面前摆了几颗棋子,要我们记棋子,当时我记得比较好。老师就选择我进象棋班,我从此就走上象棋的路。”李美燕告诉记者,一开始她对象棋的兴趣并不是很大,甚至经常不去练棋。但是当时邻居 一个比她年长的女孩象棋下得很好,后来还进了国家队,拿了冠军。她羡慕那个女孩,就想像她一样,有朝一日能进国家队。
带着这份憧憬,李美燕从七岁开始跟随着老师练棋。梦想很美好,为了实现梦想就必须付出努力。
“练习下棋很幸苦,我经常和男的棋手下棋,和年纪大的下棋,提升我的棋艺。开始我都是输他们的。输完后,我会思考他们的棋路有哪些优点,而我自己的棋路有哪些破绽,从而提高自己的棋艺。”李美燕告诉记者,小时候别的孩子放学后都在跳绳、玩纸片,而她要在棋盘上练习,一天都不能落下。天道酬勤,李美燕的努力换来了成果。小小年纪的她很快就在各类青少年业余象棋比赛中崭露头角。
“1983年,我9岁的时候,参加全省青少年象棋比赛,拿到了第二名。之后就被推荐去参加全国青少年象棋比赛,也拿了个第二名。当时别提多高兴了,想着离自己的目标又进了一步。现在想起来,当时那种为梦想而奋斗的感觉真是太棒了。”李美燕说道。
1991年,年仅17岁的李美燕首次代表我县参加全国农民运动会,便获得第八名的好成绩,从此她在全省、全国的各类业余象棋大赛上多次“封后”。
人生如棋,生活就是对手
言谈间,我们的棋局已经来到复杂的中局阶段,李美燕坦言,她最喜欢的就是中局,因为不一样的中局变化能带给她不一样的人生感悟。
“象棋分开局、中局和残局,开局和残局基本都是固定的棋谱,靠熟记、掌握,可是中局却是变化最大的,也是最能够影响结局的。就好像现在这样,你我的棋子都集中在楚河汉界,你一个犹豫,从鸿门宴放跑了她的棋,我马上就会还你一个乌江自刎。”李美燕指着桌上的残局告诉记者,其实在工作中,在生活中也是如此。虽然她没能入选国家队,但她在下棋之余领悟到了许多。现在她从事的是保险行业,需要面对形形色色的人,她就必须像下棋一样,合理地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处理同客户、同朋友的关系,这就是她的人生,这就是下棋给她的感悟。
人生如棋 落子无悔,李美燕走第一步棋开始就从来不曾后悔过,她在业余下棋和工作之间找到了平衡。经历了岁月的成长,如今的李美燕对胜负看得更淡了,对象棋这个中国的民间艺术却有了更深层的认识。
“象棋在我县农村普及率很高。下棋可以锻炼人的耐性、思维,可以修身养性。希望政府能够更加重视象棋的宣传与普及,让我们的国粹能够发扬光大。”李美燕说。
我县象棋运动氛围浓厚
记者从县科技文体局了解到,中国象棋作为一项深受欢迎的群众运动,我县自1956年以来,除文革期间外,几乎年年都会举办一些群众性的象棋比赛。目前不少学校、社区都设有专门的象棋兴趣班和象棋室,浓厚的棋艺氛围让一大批像李美燕这样优秀的民间棋手在我县各地涌现。近几年,县老体协等部门还举办了老年人象棋赛、社区象棋赛等分门别类的象棋比赛,让我县的象棋爱好者们能够以棋会友,享受下棋带来的文化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