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山兴胜迹 浩气扬八闽

内容更新时间:2014-02-07 10:05:37来源:闽侯乡音报

■翁其华  林法中
    2012年10月25日,中共闽侯县委在荆溪镇桃田村举办闽浙赣省委城工部龙山会议纪念馆落成典礼,暨城工部部长庄征、李铁烈士纪念文集首发式;全国政协原副主席张克辉同志为这两部文集分别题写了 “浩气长存”、“雪化方知松高洁” 书名,各界人士给予热诚关注。
    这天风和日丽,闽浙赣边区200多位老战友、烈士亲属和福建师大等大专院校师生代表,从四面八方赶来桃田村,村里的青年志愿者热心帮扶年迈体弱者,从山腰逐级攀登200多个石阶,直达龙山顶横头陀。望见刚修建的纪念馆周边苍翠葱茏,秀拔奇伟,眼前花团锦簇,彩旗飘拂,喜气洋洋。福建省政协原主席、城工部老党员游德馨,中共福建省委原副书记、闽都文化研究会会长黄瑞霖,福建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城工部老党员王一士和陈世明、唐文光、石益、杨涛、章燕行、陈本禄、何友芬、孙子清、汤洪潮、林焕金、陈孟庄等城工部老党员与老战友们抚今追昔,倾心交谈。省政协原副主席、省老区建设促进会原会长许集美同志托人送来贺信。参加庆典的还有省委党史室副主任黄玲、市委党史室主任刘德洪、市老促会正副会长吴友成、张胜年、郭友灿等。老同志们登山观展实不容易。陈世明年近90,他夫人陈钦如也已85岁,因肩骨折碎未痊愈,包扎着绑带也来了,是由儿子、媳妇撑扶他俩来到了山上,见他一家五口与战友团聚,大家格外高兴。当年龙山会议参加者简印泉同志竭力弘扬龙山精神,生前曾攀扶上山寻找旧址,他的88岁夫人陈昭熹也由女儿简四新陪扶上了山。92岁高龄的名医、城工部老党员陈本禄刚从美国回来,今天也赶到龙山来了。刘忠瑶烈士的女儿刘亚琴和老伴主动为庆典制作录像。福建师大老同志陈毓洸和所属学院党团领导雷宪强、郑元凯等来参加典礼。福州大学、英华职业学校、福州一中等大、中专学校送来了贺幛。当年参加龙山会议仍健在的王毅林,激情满怀地和陈式山同志一起从厦门发来了贺信。在北京、南京和宁德、永泰等地的城工部老党员张烱、林士锋、孙式康、蔡伯祥等发来了贺电。城工部老战友、香港散文诗季刊副社长吴东南和老伴刘子萍给陈世明、刘亚琴挂电话委托代致贺词。
    峥嵘岁月思无尽,几回回梦里回龙山。游德馨同志2007年接读福一中老战友严子云建议寻找龙山会议故址的来信,感动不已,近几年他四处奔波,筹划款项,多次带领陈世明、孙子清、萨本珪等老同志前往桃田村为探寻、修复“龙山会议旧址”出谋献策;福州市委党史室、闽候县委和县政府有关部门群策群力,拨出专款,确定专人,抓紧修复了龙山会议旧址,改善了交通设施。2008年8月,“龙山会议旧址”纪念碑建成,游德馨同志题写了碑名。福州市原副市长、闽侯县委原书记杜源生同志和继任县委书记柯有民同志多方关照,在县委组织部施玉安部长亲自指导下,安排县委党史室原主任曾忠平、桃田村支部书记刘长记现场指挥督促施工,在原有旧址上按当年老屋古貌修建了纪念馆。他们一起尽心尽力追寻英雄足迹,传承龙山精神,得到社会广泛好评。
    这次纪念城工部成立65周年、龙山会议纪念馆正式开馆,闽侯县领导赵学峰、严金官、胡光礼、王彦强、施玉安、江智文等参加开馆仪式;县委书记赵学峰致辞说,不忘历史,才能更好地珍惜今天;学习革命先辈,是为了更好的创造未来。当前闽侯正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一定要继承光荣传统,弘扬龙山会议精神,把革命先辈为之奋斗的事业发扬光大。当年参加龙山会议的陈世明老同志和烈士李铁(郭庆云)的女儿郭洪以及青年代表张方作了精彩感人的发言。游德馨同志深刻阐明了“龙山会议”的重要历史意义,强调弘扬革命先辈的高贵品德,为实现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而努力奋斗。与会同志怀揣虔诚敬仰之心有序入馆参观。馆内展示了300多件反映65年前龙山会议的珍贵史料和实物,显示了城工部的建立与发展,龙山会议概况及深远影响。革命战友在“城工部事件”后断联而腹背受敌的情况下英勇奋战,以及蒙冤受屈和拨开迷雾重见天日的憾人心弦往事,令人感叹不已,深受启迪。
    龙山会议纪念馆是闽都文化一颗璀灿的明珠。回顾1947年2月22日至25日秘密召开的龙山会议,就是贯彻福建省委党代表会精神,根据党中央在蒋管区开辟第二战场的战略部署,成立城市工作部,这在福建党史上是一件大事,在闽都文化史上也是一件大事。闽都文化的精华和亮点是,历代知识先驱都以民族盛衰、国家兴亡为己任。近代民族英雄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名句,辛亥革命烈士林觉民“要为天下人谋永福”等就是突出的代表。参加龙山秘密会议的除了庄征、李铁等领导人外,有孟起、杨申生、孙道华、曾焕乾、林立、林克俊、关平山、何友于、何友礼、真树华、王毅林、简印泉、陈世明等30余人,都是闽都优秀知识青年和在学学子的代表。会上成立了中共闽浙赣区(省)委城工部,庄征任部长、李铁任副部长(后任部长),林白为委员兼地下军司令(后任副部长)。会上确定城工部肩负的重大任务,就是发动城市群众支援农村,支援游击队开展游击战,在敌后开辟第二战场,配合解放大军解放全中国。
    龙山会议后,在党的领导下,派到各地担任城工部领导工作的,都是从闽都出去的优秀知识青年,如闽北城工部长曾焕乾,闽中城工部长陆集圣,闽西北城工部长何友于,闽东城工部书记林立,福州市委书记孙道华,厦门市委书记王毅林以及派到浙江的高展,派到江西的李健等同志。他们经过一段工作,培养干部达200人,党员发展到3000人,很快打开了局面。各地爱国民主运动蓬勃发展,尤其是“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运动达到高潮。福一中党组织发起的“三·二五”抗暴斗争获得胜利,这些都值得庆贺。可是,由于省委领导的严重错误,造成了“城工部”冤案的发生,100多位优秀知识青年、党的领导骨干不幸死在自己人手里。
    骇浪惊涛岩不动,狂风暴雨树更青。城工部冤案发生后,在极端艰难的情况下,革命红旗没倒下,同志们坚强勇敢地经受了严峻的考验。在断联后艰难岁月中,特别是以林白同志为代表的广大城工部战友,分别在闽侯、古田、罗源、连江、宁德、霞浦、福安、闽清、平潭、宁化等许多县乡,勇敢机智灵活地开展武装斗争,建立了20多支游击武装队伍,计4000余人、枪,并依靠自己武装力量单独解放了平潭县城;将武装斗争和统战工作相结合,和平解放了周宁、宁化等三个县。在支援和配合人民解放军第十兵团的进军福建中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得到了第十兵团司令员叶飞同志的肯定与表扬。
    因为城工部事件而断联后,坚持城市工作的老党员也做出重要贡献。福一中党员游德馨、薛谋略、张任生等办的《大众报》;唐文光、徐心坦等办的《解放之声》及《小火星》;省立高工由梁超浩、林士锋等办“骆驼社”刊物;均在宣传推动革命斗争阐明党的方针政策发挥了很大作用。临解放时,福一中党支部为主组织的联合小组,配合解放军接管城市工作也做出了重要贡献。断联后,在许集美同志舍身保护下,厦门城工部组织121位党员分赴闽西南等地游击区继续进行革命活动……总之,广大城工部党员始终以浩然正气、昂扬锐气、蓬勃朝气书写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国家的时代画卷。
    参加龙山会议纪念馆开馆与烈士纪念文集首发式,让大家上了一堂生动的革命历史课;缅怀为新中国成立而英勇献身的先烈们,我们应该什么都想得开,放得下,但共产党员的信念不能丢,护国爱民的责任不能忘!闽东城工部老同志孙子清也为探寻修复龙山会议纪念馆尽心尽力,他精心撰写了一副楹联:
    闽都先驱,浩气长存,爱国传千古;
    龙山志士,壮心不已,圆梦拼一生。
    杨瑞玉烈士胞弟、省老年大学诗词学会副会长杨梓茂同志,撰写了《参加龙山会议纪念馆落成典礼有感》一首七律:
    龙山会议耀金光,引导城区战蒋帮。
    六项指针纲与目,三千斗士铁和钢。
    闽都学运燎燃烈,军械药财输送忙。
    耿耿忠心多俊杰,辉煌岁月永难忘。
    中共闽侯县委和县政府已采取积极措施,将龙山会议纪念馆开辟成为新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青少年德育基地。同时,列入了福建省党史教育基地,使革命传统得到传承和发扬,让闽都文化更加辉煌。最近,福建师大、福建农林大学、福建工程学院等已陆续组织师生前往桃田村,登山瞻仰纪念碑,参观纪念馆,接受革命传统教育;中共福建农林大委员会,还安排了新党员在龙山纪念馆举行入党宣誓仪式……
    衷心祝愿龙山革命精神永放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