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井林氏家族
内容更新时间:2012-11-26 16:54:20来源:闽侯乡音报
20世纪初,昔日曾雄踞东方,引领世界文明的泱泱中华,因为境外列强的入侵以及满清统治阶层的腐化堕落,彻底的没落了。两次鸦片战争、中日甲午海战、八国联军侵华等一系列因为人类贪欲引发的灾难,使得华夏大地满目疮痍,一片废墟。就是在这种风雨飘摇、山河倾颓的状况下,无耻的满清统治者们依然过着穷奢极华的生活。1904年,恰逢慈禧太后七十大寿,清廷大肆收刮民脂民膏,为慈禧庆祝“万寿庆典”,各类“鲨鱼群”(特指以文章言辞邀宠于独裁者之人士)为了讨主子的欢心,纷纷上表祝贺,全国上下一片阿谀谄媚之声。这一切,激起了一位清正之士的愤慨,他撰写了一副对联对此情此景大加抨击,其上联曰:“今日幸西苑,明日幸颐和,何日再幸圆明园?四百兆骨髓全枯,只剩一人何有幸!”下联道:“五十失琉球,六十失台海,七十又失东三省,五万里版图弥蹙,每逢万寿必无疆!”这一幅让人不禁为之击节叫好的对联,正是出自青口镇青圃村西井林氏家族后裔、报业先驱林白水的手笔。
停笔遥思,在脑中勾勒白水先生昔日以一支秃笔直面权贵的铮铮铁骨,不禁悠然神往!孕育出林白水如斯人物的西井林氏家族,拥有怎样辉煌的历史,又有着多少烛照青史的历史人物呢?且让我一步步为诸君打开历史的尘封,剖析西井林氏家族的历史。
谈到西井林氏,就不能不提到声名赫赫的九牧林氏,九牧林是唐朝中叶在莆田肇基兴起的一支豪门望族。其初祖林披,是东晋王朝晋安郡王林禄的十六世孙。林披生有九子,个个历宦州郡,官至刺史。其中的次子林藻,更是少有令名,才华出众,在唐贞元七年一举考中进士,官至江陵刺史。林藻没有儿子,于是过继长兄林苇的第三子林惠为嗣子,而西井林氏一族,即是林惠的后裔。林惠的曾孙林逵携家自莆田西井移居莆田埔上池头,再传至十一世孙林震,这是一位着迷于风水堪舆,且酷爱旅游的老先生,他常常怀揣罗盘,到闽中各地游玩,顺便满足自己的爱好——寻找风水宝地。传说有一日,林老先生来到青口鳌峰山下,见此地山川毓秀,平地突起三台,不由大喜,认为这里正是自己一生孜孜追求的风水宝地。于是立马回家打点行李,拉上车马,带着全家老小一股脑地迁徙到了青圃村,定居了下来,这位林震老先生就是如今青圃西井林氏的一世祖了。此后,西井林氏在青圃几代绵延,逐渐成为福州望族。至明洪武年间,林震的第三世孙林真高中进士,不久得授濮州知州。正当林氏族人为此欢欣鼓舞之时,一场飞来横祸,几乎断绝了西井林氏的传承。原来,在明太祖朱元璋死后,他的继承人建文皇帝朱允炆因为执行削藩之策与叔父燕王朱棣势成水火。随后,朱棣以皇帝身边有奸臣祸国为由,宣布举兵南下“靖难”。大军行至濮州,朱棣遣使入城要求林真归降,林真正色对使者说道:“吾少读孔孟,虽然未能尽识大道,然忠臣不侍二主,古之大义也,吾岂可违之,今日有死而已了。”言罢命人将使者轰出城去,而后亲自带领军民守城。朱棣闻言,怒不可遏,率大军日夜攻城,不过几日,濮州城被攻陷,林真被俘,朱棣命人将他绑在旗杆之上乱箭射死。不久,朱棣攻陷了南京,登基做了皇帝,便开始清除建文遗党及其亲族,林真出身的西井林氏也在其中。林氏族人听闻皇帝要尽灭己族,惊恐之下纷纷往四方逃逸,祖居地的一切建筑也因为没人打理,便日渐荒废了。至九世林处约、林芥奄兄弟时,方才回乡开始兴建祖居,据说当时两兄弟营建的祖居为一列三座,每座各三进,整体建筑呈“昌”字形,其中中间一座为祖厅,就是现如今的西井林氏宗祠。
“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度过了一场劫难的西井林氏此后科甲蝉联,人才辈出。有父子世进士的林廷庸、林文通父子,有清道光举人、担任过贵州知府的林本道。其中,关于林本道的后裔林履中的故事,至今还被世人称道不已。林履中,字少谷,系著名报业先驱林白水的叔父。他学习刻苦,于1871年考入福建船政学堂第三期,“在堂屡考优等”。在顺利通过了所有学科的考试后, 1876年,林履中被任命为“伏波”炮舰大副。不久,被调至北洋任用,并奉命周游英德等欧陆强国,学习研究海军知识。林履中出色地完成了使命,回国后受到了李鸿章的赏识,屡次越级提拔,到1891年,林履中担任了“扬威”号快船管带、实授北洋水师右翼后营参将、加副将衔。林履中为人勤慎俭朴,能与士卒同艰苦,因此,士兵视之如父兄,乐意为他效死。1894年7月25日中日开战,9月17日中日海军主力相遇于黄海,展开激战。北洋舰队列成两翼阵势前行,林履中率领的“扬威”舰处于右翼阵脚的最外侧。双方交战不久,日舰一炮击中扬威号的机舱,导致舱内弹炸火起,林履中眼看战舰已然不能支撑,便命令官兵跳海逃生,自己亦愤然跳入水中,决意以身殉国。当时,附近的一支鱼雷艇驶至,投长绳相援,林履中推而不就,与扬威舰同沉海底,时年43岁。
冰冷的海水吞没了林履中的身体,但他这种英勇的精神却深深地影响了自己的侄儿林白水。林白水,名獬,字万里,号少泉,晚号白水,是中国报业的先驱者,不朽的民主斗士。林白水的一生是传奇的,他办过学、办过报、写过讽刺时弊的辛辣文章,也因为一时之误,给窃国大盗奉上过“劝进”表,他多次因为说真话而被捕入狱,又几次被释,最终倒在了封建军阀的枪口下。他的遗嘱,至今读来,依然不由得潸然泪下,其文曰:“我绝命在顷刻。家中事一时无从说起,只好听之!爱女好好读书,以后择婿,须格外慎重。可电知陆儿回家照应。小林、宝玉和气过日,所有难决之事,请莪孙、淮生、律阁、秋岳诸友帮忙。我生平不作亏心事,天应佑我家人也。”短短的六句话充满了一个父亲、一个丈夫对亲人的依依不舍与深深的眷恋。但他最终走向了刑场,坦然地面对了死亡,因为他身上流淌着如先祖般不屈的血液,他知道叔父的英灵在冥冥中注视着他,他一生说真话、行正道,坦坦荡荡!心中无私的人,不是什么魑魅魍魉可以让他弯腰的!
某日,朝圣般地来到西井林氏宗祠,品味林白水留下的点滴。在离去时,回望祠堂第一进大厅房梁正中悬挂着的、孙中山先生为林白水所题的“博爱“二字,甚是感慨,毕竟是一代伟人,短短的两个字就道尽了白水精神,抑或可以说是西井林氏的精神。
停笔遥思,在脑中勾勒白水先生昔日以一支秃笔直面权贵的铮铮铁骨,不禁悠然神往!孕育出林白水如斯人物的西井林氏家族,拥有怎样辉煌的历史,又有着多少烛照青史的历史人物呢?且让我一步步为诸君打开历史的尘封,剖析西井林氏家族的历史。
谈到西井林氏,就不能不提到声名赫赫的九牧林氏,九牧林是唐朝中叶在莆田肇基兴起的一支豪门望族。其初祖林披,是东晋王朝晋安郡王林禄的十六世孙。林披生有九子,个个历宦州郡,官至刺史。其中的次子林藻,更是少有令名,才华出众,在唐贞元七年一举考中进士,官至江陵刺史。林藻没有儿子,于是过继长兄林苇的第三子林惠为嗣子,而西井林氏一族,即是林惠的后裔。林惠的曾孙林逵携家自莆田西井移居莆田埔上池头,再传至十一世孙林震,这是一位着迷于风水堪舆,且酷爱旅游的老先生,他常常怀揣罗盘,到闽中各地游玩,顺便满足自己的爱好——寻找风水宝地。传说有一日,林老先生来到青口鳌峰山下,见此地山川毓秀,平地突起三台,不由大喜,认为这里正是自己一生孜孜追求的风水宝地。于是立马回家打点行李,拉上车马,带着全家老小一股脑地迁徙到了青圃村,定居了下来,这位林震老先生就是如今青圃西井林氏的一世祖了。此后,西井林氏在青圃几代绵延,逐渐成为福州望族。至明洪武年间,林震的第三世孙林真高中进士,不久得授濮州知州。正当林氏族人为此欢欣鼓舞之时,一场飞来横祸,几乎断绝了西井林氏的传承。原来,在明太祖朱元璋死后,他的继承人建文皇帝朱允炆因为执行削藩之策与叔父燕王朱棣势成水火。随后,朱棣以皇帝身边有奸臣祸国为由,宣布举兵南下“靖难”。大军行至濮州,朱棣遣使入城要求林真归降,林真正色对使者说道:“吾少读孔孟,虽然未能尽识大道,然忠臣不侍二主,古之大义也,吾岂可违之,今日有死而已了。”言罢命人将使者轰出城去,而后亲自带领军民守城。朱棣闻言,怒不可遏,率大军日夜攻城,不过几日,濮州城被攻陷,林真被俘,朱棣命人将他绑在旗杆之上乱箭射死。不久,朱棣攻陷了南京,登基做了皇帝,便开始清除建文遗党及其亲族,林真出身的西井林氏也在其中。林氏族人听闻皇帝要尽灭己族,惊恐之下纷纷往四方逃逸,祖居地的一切建筑也因为没人打理,便日渐荒废了。至九世林处约、林芥奄兄弟时,方才回乡开始兴建祖居,据说当时两兄弟营建的祖居为一列三座,每座各三进,整体建筑呈“昌”字形,其中中间一座为祖厅,就是现如今的西井林氏宗祠。
“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度过了一场劫难的西井林氏此后科甲蝉联,人才辈出。有父子世进士的林廷庸、林文通父子,有清道光举人、担任过贵州知府的林本道。其中,关于林本道的后裔林履中的故事,至今还被世人称道不已。林履中,字少谷,系著名报业先驱林白水的叔父。他学习刻苦,于1871年考入福建船政学堂第三期,“在堂屡考优等”。在顺利通过了所有学科的考试后, 1876年,林履中被任命为“伏波”炮舰大副。不久,被调至北洋任用,并奉命周游英德等欧陆强国,学习研究海军知识。林履中出色地完成了使命,回国后受到了李鸿章的赏识,屡次越级提拔,到1891年,林履中担任了“扬威”号快船管带、实授北洋水师右翼后营参将、加副将衔。林履中为人勤慎俭朴,能与士卒同艰苦,因此,士兵视之如父兄,乐意为他效死。1894年7月25日中日开战,9月17日中日海军主力相遇于黄海,展开激战。北洋舰队列成两翼阵势前行,林履中率领的“扬威”舰处于右翼阵脚的最外侧。双方交战不久,日舰一炮击中扬威号的机舱,导致舱内弹炸火起,林履中眼看战舰已然不能支撑,便命令官兵跳海逃生,自己亦愤然跳入水中,决意以身殉国。当时,附近的一支鱼雷艇驶至,投长绳相援,林履中推而不就,与扬威舰同沉海底,时年43岁。
冰冷的海水吞没了林履中的身体,但他这种英勇的精神却深深地影响了自己的侄儿林白水。林白水,名獬,字万里,号少泉,晚号白水,是中国报业的先驱者,不朽的民主斗士。林白水的一生是传奇的,他办过学、办过报、写过讽刺时弊的辛辣文章,也因为一时之误,给窃国大盗奉上过“劝进”表,他多次因为说真话而被捕入狱,又几次被释,最终倒在了封建军阀的枪口下。他的遗嘱,至今读来,依然不由得潸然泪下,其文曰:“我绝命在顷刻。家中事一时无从说起,只好听之!爱女好好读书,以后择婿,须格外慎重。可电知陆儿回家照应。小林、宝玉和气过日,所有难决之事,请莪孙、淮生、律阁、秋岳诸友帮忙。我生平不作亏心事,天应佑我家人也。”短短的六句话充满了一个父亲、一个丈夫对亲人的依依不舍与深深的眷恋。但他最终走向了刑场,坦然地面对了死亡,因为他身上流淌着如先祖般不屈的血液,他知道叔父的英灵在冥冥中注视着他,他一生说真话、行正道,坦坦荡荡!心中无私的人,不是什么魑魅魍魉可以让他弯腰的!
某日,朝圣般地来到西井林氏宗祠,品味林白水留下的点滴。在离去时,回望祠堂第一进大厅房梁正中悬挂着的、孙中山先生为林白水所题的“博爱“二字,甚是感慨,毕竟是一代伟人,短短的两个字就道尽了白水精神,抑或可以说是西井林氏的精神。
(本报记者 林若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