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母亲的“劫富济贫”
内容更新时间:2012-11-12 17:05:56来源:闽侯乡音报
我和老公工资收入稳定,另外我还有稿费收入,我家的经济状况相对较好。妹妹虽是职专毕业,却没找到合适的工作,只能自己做点小生意。这两年生意不好做,并且他们属于80后,升学、就业、买房都没赶上好时机,虽然买了房子,可是到如今生活也不宽裕。
我每次回老家,除了买东西,都会塞给母亲二三百块钱。可是,我给母亲的钱,母亲从来不舍得花,平时连菜都舍不得买。不过对我的小外甥,母亲从来都是大方的。我每每看到外甥守着一大堆零食,抱着一大堆玩具,心里就琢磨,该不会是母亲给他买的吧。开始的时候,我想,买就买吧,又不是外人,妹妹家条件不宽裕,就当我帮她了。这种形式,不伤妹妹自尊,母亲也高兴。
后来我发现,母亲对自己太吝啬,舍不得吃,舍不得穿,给外甥花钱却大手大脚。我不免唠叨几句:“我给你那么多钱,怎么还舍不得花?”有一次,我看到外甥买了一个功能特别多的高档玩具车,估计很贵,我终于忍不住了,偷偷问他:“浩浩,玩具是谁给买的?”6岁的外甥开心地说:“姥姥姥爷买的,我的玩具都是姥姥姥爷买的!”我找到母亲,不高兴地说:“我给你钱,是让你多给自己买点营养品。你可倒好,就这么惯孩子!”母亲有些委屈地争辩说:“没惯孩子,人家的孩子都有,你妹没给买,我就给买了个。”我不再说什么,心里隐隐有些不快。
去年冬天母亲过生日,我给母亲买了礼物,正好赶上我取了很多稿费,又给了母亲2000元钱,表达孝心。谁知春节前,妹妹的小店要进货,母亲给了妹妹5000块钱。不用说,除了我给的2000块,母亲又把自己的积蓄拿了出来。我从一个亲戚那里知道了这件事后,很生气,对母亲这种“劫富济贫”的做法很不满,当天就给母亲打了电话。我在电话里像训孩子一样训她:“你整天就知道瞎操心,儿孙自有儿孙福。你这样帮下去,帮到什么时候……”母亲在电话里嗫嚅着:“他们这阵钱有些紧张,得帮一把啊。”我气呼呼地说:“要帮也轮不到你帮,让她借我的!你们苦着自己,什么都舍不得买,说给她就给了!”母亲不说话了。
不久前,我回老家。我正在外屋忙着切菜的时候,听到母亲在里屋和妹妹说话。母亲说:“你们要都像你姐一样,拼命把日子过好,我也就省心了。”妹妹小声说:“从小你就拿她给我当榜样,我知道你最看重她。”母亲说:“我不是看重谁,只希望你们的日子都过好了。”
那一刻,我明白了,对于父母来说,手心手背都是肉。他们想通过自己,用爱平衡一下。母亲的愿望,不也是我们这个大家庭共同的愿望吗?我理解了母亲的“劫富济贫”,她这样做,能够心安,我又何必违背她的意愿呢?
我每次回老家,除了买东西,都会塞给母亲二三百块钱。可是,我给母亲的钱,母亲从来不舍得花,平时连菜都舍不得买。不过对我的小外甥,母亲从来都是大方的。我每每看到外甥守着一大堆零食,抱着一大堆玩具,心里就琢磨,该不会是母亲给他买的吧。开始的时候,我想,买就买吧,又不是外人,妹妹家条件不宽裕,就当我帮她了。这种形式,不伤妹妹自尊,母亲也高兴。
后来我发现,母亲对自己太吝啬,舍不得吃,舍不得穿,给外甥花钱却大手大脚。我不免唠叨几句:“我给你那么多钱,怎么还舍不得花?”有一次,我看到外甥买了一个功能特别多的高档玩具车,估计很贵,我终于忍不住了,偷偷问他:“浩浩,玩具是谁给买的?”6岁的外甥开心地说:“姥姥姥爷买的,我的玩具都是姥姥姥爷买的!”我找到母亲,不高兴地说:“我给你钱,是让你多给自己买点营养品。你可倒好,就这么惯孩子!”母亲有些委屈地争辩说:“没惯孩子,人家的孩子都有,你妹没给买,我就给买了个。”我不再说什么,心里隐隐有些不快。
去年冬天母亲过生日,我给母亲买了礼物,正好赶上我取了很多稿费,又给了母亲2000元钱,表达孝心。谁知春节前,妹妹的小店要进货,母亲给了妹妹5000块钱。不用说,除了我给的2000块,母亲又把自己的积蓄拿了出来。我从一个亲戚那里知道了这件事后,很生气,对母亲这种“劫富济贫”的做法很不满,当天就给母亲打了电话。我在电话里像训孩子一样训她:“你整天就知道瞎操心,儿孙自有儿孙福。你这样帮下去,帮到什么时候……”母亲在电话里嗫嚅着:“他们这阵钱有些紧张,得帮一把啊。”我气呼呼地说:“要帮也轮不到你帮,让她借我的!你们苦着自己,什么都舍不得买,说给她就给了!”母亲不说话了。
不久前,我回老家。我正在外屋忙着切菜的时候,听到母亲在里屋和妹妹说话。母亲说:“你们要都像你姐一样,拼命把日子过好,我也就省心了。”妹妹小声说:“从小你就拿她给我当榜样,我知道你最看重她。”母亲说:“我不是看重谁,只希望你们的日子都过好了。”
那一刻,我明白了,对于父母来说,手心手背都是肉。他们想通过自己,用爱平衡一下。母亲的愿望,不也是我们这个大家庭共同的愿望吗?我理解了母亲的“劫富济贫”,她这样做,能够心安,我又何必违背她的意愿呢?
(马亚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