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林祥谦烈士诞辰120周年
内容更新时间:2012-07-20 11:28:13来源:闽侯乡音报
林祥谦烈士。王立强摄
今年是二七烈士林祥谦诞生120周年,在这特殊意义的日子里,经过较长时间的筹备和有关部门审批,“闽侯县林祥谦研究会” 正式成立了。这是烈士家乡人民早已有的愿望。研究会将收集烈士生平材料,继承烈士遗愿,发扬先烈革命精神,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胜利果实以更快、更好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 林祥谦生平简介
林祥谦(1892—1923年),小名林元德,1892年10月19日,生于福建省闽侯县尚干镇亭上村圣宫桥畔(今亭上路3号),祖父林发趋住的是木构四合院右厢房,林祥谦就在这里出生。祥谦父亲林其庄在马尾造船厂当锅炉工,母亲翁妹仔务农。林祥谦6岁就能下田劳动,他渴望读书,常在书院和塾馆门外旁听,父母见他好学,便凑谷子交费让他入塾,他刻苦学习,仅一年多就学会不少字,并会简单算术。后来父亲带他到马尾继续上私塾,因生活所迫,仅续学一年辍学,14岁随父亲在马尾造船厂当钳工学徒,一直学了5年,民国元年(1912年)20岁的林祥谦,送胞妹去汉口与江岸铁路工人周连城结婚。由妹夫介绍,经入厂考核,祥谦成为京汉机务厂正式技工。次年冬,祥谦回尚干与大义村农家女陈桂贞结婚,后带父亲、二弟林元成和妻子到江岸做工,父亲当机务厂锅炉工,元成在信阳火车站当升火工。
林祥谦出生的年代是中国封建黑暗没落时代,帝国主义列强入侵,1884年中法马江海战、1894年中日甲午海战,腐朽的清政府均遭惨败,丧权辱国民不聊生,尚干武探花林培基领衔向清政府呈“万民折”请战,尚干人林狮狮伏击法军旗舰,击伤法军司令孤拔,狮狮壮烈殉国,尚干人辛亥革命元勋林森为革命奔走呼号,但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篡夺、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几个派系,分别投靠各帝国主义。他们依仗其主子,争权夺利,互相厮杀,形成我国历史上极为黑暗的军阀割据和混战局面。经过直皖、直奉战争后,直系军阀控制了北京政权。吴佩孚从美帝国主义那里取得了200万美元的军火后,又从英帝国主义那里获得150万英镑的借款,正踌躇满志地妄图用“武力统一”中国。他一面高唱“保护劳工”,一面秉承帝国主义旨意,残酷镇压京汉铁路工人运动。充分暴露出他那帝国主义走狗的狰狞面目。
各帝国主义支持的军阀混战行为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1921年华北五省大旱,50万人饿死,许多灾民以草根树皮充饥,甚至出现煮吃亲生儿女的惨剧。1922年6月,军阀纵火焚劫武昌熊熊烈火燃烧一天多,长街一带毁为焦土瓦砾,无家可归的灾民哭声震天。8月,吴佩孚在湘鄂战争中不顾人民死活,先后两次密令决堤围淹湘军,造成数千无辜百姓死亡。人民遭浩劫,军阀发横财。正如毛泽东同志在《民众大联合》中所说“国家坏到了极处,人类苦到了极处,社会黑暗到了极处。”
林祥谦是我国工人阶级的优秀代表。他父亲是我国第一代产业工人,林祥谦则是第二代产业工人。毛泽东同志指出“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十月革命和马列主义影响下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了,我们党从诞生之日起就十分重视对工人运动的领导。成立了领导工人运动的总机关——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并在工人中开展广泛的宣传工作。党的早期领导人陈潭秋、林育南、项德隆(项英)等,深入工人群众中,发现林祥谦为人忠诚仗义,常能舍己助人,在工人中享有很高的威信,常找他促膝谈心,提高思想觉悟,送给他《共产党宣言》、《湘江评论》等马列书刊。
1922年1月林祥谦等创办工人俱乐部,并被选为会计委员,接着他又参与创办工人夜校,领导工人合法斗争,迫使厂方答应工人病假14天内照发工薪,废除工人出厂搜身制。同年6月,总查票程炎和三等巡长姜道生无理殴打和扣押工人黄宝成夫妇。祥谦立即召开工人大会,提出惩凶、赔款、道歉等七项条件,迫使铁路局答应工人的全部条件。8月,铁路局又借故开除3名工人,祥谦领导工人集会,迫使铁路局给3个工人复职。10月,江岸俱乐部改称“江岸京汉铁路工会”,林祥谦先后被 推选为江岸分工会第一届委员会会计干事、第二届委员会的会计委员,继而当选为江岸分工会委员长,并于同年夏加入中国共产党他提出“天下工人是一家”,化解了过去福建帮、湖北帮的矛盾加强工友间的团结,他常帮有病工人请医拿药,助炉灶损坏工人挑土拌泥,替屋顶漏雨工人加盖茅草,给缺吃少穿工人借钱送米,并发动工人互助。有一年端午节刚过,他得知一位湖北籍工人孩子重病,无钱医治,便匆忙回家抱起一床棉被当了钱送给这位工人孩子治病。又一次,他发现一位工人家中已经几餐揭不开锅了,小孩子饿得直哭,他心里特别难过,便把自家的仅有十斤米送去,弄得自家第二天也没米下锅。他乐于助人,自己生活十分简朴,不吸烟,不喝酒,一年到头只穿一双布鞋,结婚时做的一条棉裤一直穿到牺牲。
1923年1月5日党组织召开第三次京汉铁路总工会筹备会,决定1923年2月1日,京汉铁路总工会在郑州召开成立大会。林祥谦率领江岸分工会代表,于1月27日先期到郑州筹备工作。总工会成立当天,直系军阀吴佩孚军警进行干扰破坏。林祥谦等代表奋勇冲进会场,京汉铁路总工会宣告成立。
下午,吴佩孚下令用武力镇压工人,军警占领总工会会所,驱逐工会人员,查抄总工会文件,捣毁各单位赠送的匾额,连代表和来宾的住处也受包围。全市处于一片白色恐怖之中。当晚,总工会在郑州花地岗举行秘密会议,林祥谦参加会议,会议提出向军阀当局提出撤革京汉局局长赵继贤、郑州警署署长黄殿辰,赔偿损失等五项要求,如果两天内不答应,自2月4日午刻起举行京汉铁路总同盟罢工。会议还决定成立总罢工委员会,林祥谦、曾玉良为江岸罢工负责人,总工会迁往江岸办公。林祥谦当晚赶回江岸,传达总工会指示。
2日,江岸分会召开会员大会,林祥谦在会上怒斥军阀迫害代表、破坏总工会成立罪行,传达总工会关于发动全路同盟大罢工的决定,号召工友们用“最大力量,反抗军阀暴行。”
4日上午9时,祥谦接到总工会转来一张纸条:“耳聋眼瞎,无食可求,急!急!”这是总工会指示罢工的暗号。林祥谦立即下达罢工命令,上午9时20分由江岸铁路工人黄正兴拉响罢工汽笛,罢工从江岸开始,在不到3小时内,震惊中外的京汉铁路沿线长达2400里3万工人全线大罢工开始了,与此同时,武汉各工团代表和江岸工人2万多人举行示威游行,“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打倒军阀”等口号此起彼落,声势浩大。
5日,军阀吴佩孚命令湖北督军肖耀南从速镇压,指派督军署参谋长张厚生带军警来江岸,佯称同工会谈判,妄图诱捕林祥谦等领导人。阴谋被工人识破,未能得逞。张厚生调来大批军队占领工厂,抓走两名司机和三名纠察人员,强迫升火开车。林祥谦当机立断,派出三千多名工人和纠察队员前往营救,迫使敌人释放被捕工人。
6日上午,湖北省工团联合会和武汉各界派出2000多名代表来到江岸亲切慰问罢工工人。江岸一万多群众集会声援。林祥谦在会上慷慨激昂,号召工人要团结战斗、坚持罢工、不怕军阀、不怕帝国主义。会后,举行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2月7日,罢工已经4昼夜,为了防止敌人下毒手,上午,林祥谦参加总工会会议,制定防备措施。接着又挤出时间深入到最困难的工人家里,把工会的资金发给他们,鼓励坚持斗争。下午2时,张厚生派警官到达江岸分工会,约工会代表5时在会所谈判。林祥谦估计到敌人要对工人下毒手。为了保护总工会领导人,他请总工会负责人暂时离开江岸,由他和曾玉良出面谈判。并命令纠察队和敢死队作好应战。5时30分张厚生带领全副武装2个营军队,分三路包围工会。林祥谦果断而镇定下令曾玉良率众迎敌,他自己销毁工会秘密文件和名单。这时,敌人大屠杀开始了,曾玉良扛着大旗牺牲在工会门前。二弟林元成飞身报告林祥谦,因工头告密被活活砍死。工人们冒着枪林弹雨,高唱“颈可断,肢可裂,奋斗精神不可灭!”
这时30多名工人壮烈牺牲,200多名工人受伤。一千多名工人被开除。林祥谦与60多名工人被捕。晚上7点多,敌人把林祥谦等70名工人捆绑在江岸车站的站台灯柱上,半夜12点张厚生提着马灯对着林祥谦奸笑说:“林会长,受委曲了,你唯一的出路是下令工人赶快上工,否则你性命难保。”林祥谦横眉怒眼说:“可怜一个好端端的中国,断送在你们这帮帝国主义走狗手里!”张厚生气急败坏地令刽子手往祥谦左肩上砍了一刀,问:“到底上不上工?”林祥谦坚决不屈地回答:“上工要总工会命令,我头可断,血可流,工不可复!”敌人连砍七刀,砍一刀问一句,林祥谦大义凛然,直至壮烈牺牲。年仅31岁。当晚有人急忙告诉祥谦妻子陈桂贞,当妻子看到这样惨状快步带爬赶到祥谦面前。抱着祥谦脚说:“你有什么话赶快交待吧!”祥谦只说你别管我,赶快去找**大哥(共产党人)还没说完就牺牲了。这一晚正是大年廿五寒科雪夜,天地昏暗山河为之动容坠泪。刽子手砍断了烈士的头,残暴的敌人还不许收尸。第二天,祥谦父亲带了斧头与敌人拼命,才让收尸。祥谦夫人用布袋针粗线缝上头,含泪收尸。过几天祥谦父亲也被敌人活活打死。
2 二七运动的历史意义
林祥谦的英名与“二七”运动这个伟大事件一起彪炳史册,林祥谦用鲜血谱写的爱国主义篇章。英雄们牺牲后,一个声讨帝国主义反动军阀的罪行、为死难烈士报仇的浪潮很快席卷全国。
2月7日当晚,湖北省工团联合会下令以总罢工抗议军阀暴行。第二天,许多工厂都罢了工。道清、正太、津浦、粤汉等铁路工人也纷纷罢工。
京汉铁路工人庄严宣告:“杀吾工界领袖林祥谦之仇誓死必报,言论出版集会结社罢工之自由誓死必争,军阀官僚中外资本家誓死必打倒。”
北京学生联合会于2月9日,召开4000多人群众大会,控诉军阀滔天罪行,会上“群情激愤,誓为自由而战死!”
3月22日,北京各界群众5000多人,在北京高师召开“施林暨’二七’遇难烈士追悼会”,与会群众表示要“继续诸先烈,奋斗争自由”,“杀国贼,除内奸,灭强盗,以报死者!”
2月27日,中国共产党发表《为吴佩孚惨杀京汉铁路工告工人阶级与国民》,揭露了血腥屠杀工人的刽子手“吴佩孚不仅是工人阶级的敌人,乃是全国争取自由的人民的敌人!”,号召全国人民团结起来,“打倒惨杀工人的军阀吴佩孚曹锟!”“打倒一切压迫工人的军阀!”
周恩来同志在1933年《中华报》2月7日发表纪念“二七运动是中国工人运动史上大流血一幕!他开创了中国工人阶级反对外国帝国主义同时民反对中国资本家的流血斗争,他成为1925年到1927年止一次中国大革命前的启明运动。中国工人阶级经过了那一次大流血的洗礼,产生了以后‘五四运动’、‘省港大罢工’、‘上海暴动’、‘广州暴动’无数次的英勇战斗,灿烂了大革命中的光荣历史。”林祥谦的历史地位,正如郭沫若在《祥谦陵园》题词中所说:“二七运动,京汉铁路大罢工,无产阶级革命打了先锋,反帝反封建的雄伟力量,终于摇醒了沉睡的巨龙。头可断,决不向反革命投降!烈士林祥谦是革命的榜样。还有他亲密战友,烈士施洋,他们的鲜血染透了东方。”
1927年2月7日武汉70万民众举行“二七”4周年纪念大会暨“二七烈士纪念碑”奠基仪式。国共两党和各界人士代表邓演达、章伯钧等以及林祥谦夫人陈桂贞都发表演说,中共重要领导人李立三还担任奠基仪式的总指挥。甚至时任北伐军总司令的蒋介石也撰写挽联:“为解放民族而奋斗,是无产阶级之先锋。”
1923年4月毛泽东对安源工人说:“林祥谦是个坚强的工人领袖,为了革命,牺牲了自己。”1958年,毛泽东还为江岸树立的纪念碑亲笔题“二七纪念碑”1963年朱德为林祥谦烈士陵园题词:“二七烈士永垂不朽!”1992年江泽民为林祥谦烈士陵园题词:“弘扬二七烈士不屈不挠的精神,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3 二七烈士林祥谦家属及林祥谦陵园
林祥谦胞弟林元成(1895—1923年),小名二利,1912年随林祥谦到江岸做工,二七运动中壮烈牺牲,留有继庶孙林秋美。现为福建省审计厅副厅长。
陈桂贞(1897-1972年),林祥谦夫人,1914年她与林祥谦结婚后第二年来到汉口住在刘家庙福建街一所破屋,全力支持丈夫工运工作,关心工友,常帮助穷苦工友。“二七”惨案后,她掩埋三位烈士尸体,在中共党组织帮助下移居孝感,保全遗腹子生命,艰苦生活。1928年党组织派专人以福建同乡会名义,帮助她携儿带女护送3口棺木;回福建老家,安葬3烈士于枕峰山。过着隐姓埋名艰苦生活,不幸的是1931年12岁的女儿林汉玉因病无钱医治而夭折、陈桂贞悲伤之极,含辛茹苦与遗腹子林冠康相依为命苦命度时日,直到1951年,中央派人找到陈桂贞,劝她到北京定居,她谢绝了。同年7月,她回到江岸,参加公审刽子手赵继贤的斗争大会。1959年,她出席全国烈士军属积极分子代表大会,受到中共中共和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她曾当选为第二、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省政协委员,省妇联执行委员,祥谦公社副社长等职。
1972年,49岁的林祥谦儿子林冠康因病过早的去世,过二天,75岁祥谦夫人参加儿子追悼会上悲痛过度心脏病发作过世。林祥谦儿媳谢赛玉,年80岁,闽侯县青口镇傅竹村人供销社退休干部原县政协委员。
祥谦长孙林耀武曾任南昌铁路局,福州分局车辆段副书记,工会主席,现任福州分局副局长,2009年,他作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的家属代表到北京接受党中央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林祥谦次孙林耀强在福建日报报业集团工作,工会副主席。
两位孙女,长孙媳,曾孙女,一位曾外孙也都在铁路部门工作,次孙媳陈永枫,曾任闽侯县原第五届,第六届政协委员,现在福州第十八中学任教。林祥谦曾孙今年师大附中毕业考大学。
1961年1月20日副省长陈绍宽隆重主持林祥谦烈士及其父亲、二弟骨灰迁葬及陵园奠基仪式。陵园坐东朝西,靠山面水,面积15000m2,建筑面积5000多m2。1963年竣工对外开放,1989年11月被定为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保护单位。2001年被定为第二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04年开始,县委、县政府在保留林祥谦烈士陵园原有风格的基础上分期对陵园进行修缮和改造。先后进行了大门口主题浮雕、英雄广场、荷花池、围墙等景观改造。修葺一新的林祥谦纪念堂(郭沫若题)一楼展厅增加了“二七”大罢工领袖腊像,按比例复原林家祖宅,并配备了林祥谦烈士事迹的播放设备。二楼展厅则利用“时光隧道”,展现烈士就义场景。一、二两期工程共投入一千三百多万元。
纪念堂匾“二七烈士纪念堂”及山上陵墓“二七烈士林祥谦之墓”皆郭沫若所书。
纪念堂正厅中央大理石座上是林祥谦烈士全身铜像。像背后屏风上镌刻毛泽东手书:“共产主义是不可抗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死难烈士万岁!”两侧墙上悬挂邓小平、叶剑英、江泽民、李鹏巨幅题词。还有朱德、董必武、陈云、李先念、郭沫若、何香凝、邓子恢等老一辈革命家的书画。
林祥谦不畏强暴,不怕牺牲,宁死不屈的大无畏精神和全心全意为劳苦大众求解放的精神,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在今天和平建设时期,仍有强烈的现实意义。我们要珍惜今天大好形势,我们要学习林祥谦烈士坚定的理想信念、强烈的爱国精神,始终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以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积极投入社会主义大开发,大建设,大发展的伟大实践中,以慰烈士在天之灵。林祥谦烈士永垂不朽!
参考文献
1、曾江等编《闽侯文物》、《闽侯名人故居》、《闽侯清廉人物》。
2、林公武主编《福州名人》
3、福州文史资料选辑第二十三辑。
4、张天禄主编《闽侯七里志》。
5、王大同著《现代史海风云录》。
6、福建党史月刊,林友华撰《中共第一位英勇就义的烈士——林祥谦》。
7、陈孝华编著《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林祥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