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鞋

内容更新时间:2012-07-17 14:02:32来源:闽侯乡音报

草鞋。
    草鞋,顾名思义是用稻草之物编成的鞋。史载它始于春秋战国时期。
    草鞋是编缠而成的,别瞧它模样粗陋,但做工颇是繁杂。单制作它材料就备有用木锤子打软柔顺的稻草,用两手搓成的两根交缠一起的麻绳叫草鞋经绳,用剪刀剪好的细长的废布条子。还有编缠的工具,如长条矮木椅、鞋耙子、套腰靠、多齿木夹方棒、长方形木夹槽、打草木锤子。
    编缠草鞋时,人坐在长条矮木椅上,两脚分开着地,面前木椅上架着鞋耙子,用搓便的打成草鞋初状坯的麻绳套在多根柱的鞋耙上。麻绳和套腰靠勾连起来。这时编缠的人身体向后倾斜,使麻绳和腰套拉紧不放松,然后将打软的稻草用双手搓紧搓圆后往麻绳的每根经绳条上下有序地缠绕起来,这缠绕的稻草叫草鞋纬绳。约缠绕3-4道纬绳后用木夹方棒插入麻绳内对着纬绳对准木夹槽使劲向后拉紧,这样周而复始地将稻草往麻绳的上下缠来绕去,用木夹方棒夹紧夹牢,按人之脚形,不断地搬弄麻绳使之成为前宽后窄,有鞋前跟和鞋后跟的草鞋了。草鞋成形后前后两跟的左右鞋边都要打4-5根扭抱一起的鞋纽带。
    编缠好的草鞋要经过整修,将露出鞋面不美观的多余草芥剪掉,把鞋底长短不一的稻草头剪成一样长,不能都剪掉,留着一小截使鞋底触地不易磨损,可延长鞋之寿命。其次若鞋前跟的鞋带子不够长要加长,将鞋带子穿过前跟纽带。
    穿草鞋时,将草鞋套在脚底上,把前跟两条鞋带子左右交叉勾在后跟的纽带子上。这样鞋面紧贴脚底不松开,走起路来轻松自如。
    昔时穿草鞋的多是上山打柴的樵夫、行军的战士、出殡的扛棺人、抬轿的轿夫、挑河泥的农民。如今战士都穿上了保温、耐滑、美观的军鞋。樵夫、扛棺人、抬轿轿夫都已销声匿迹了。草鞋已经没人问津了。
    福州郊县昔时还流行一种草编拖鞋,也是用麻绳、稻草、废布条编缠成的,形同草鞋,有前跟没后跟;还有一种用水边三角草和麻绳打成的,前面密封,后面也没有跟、福州人呼其为“草鲤”。这两种草鞋都是冬天护脚御寒的鞋子,适合在室内穿的。
(柳振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