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壶

内容更新时间:2012-07-17 14:01:51来源:闽侯乡音报

    尿壶的初名叫“虎子”。相传西汉时“飞将军”李广射死卧虎,让人铸成虎形的铜质溺具,把小便解在里面,表示对猛虎的蔑视,这是“虎子”得名的由来。到唐朝,因为皇帝姓李,且皇家的先人有叫“李虎”的,为了避讳,便将这大不敬的称谓改为“兽子”或“马子”,再往后在民间推广开来,便俗称做“尿盆”或“尿壶”了。
    尿壶是我国古代的“溺器”、“亵器”,居家必备的男性卫生器具。史载3000年前的商代,我国民间就已有它的存在了,可见其历史悠久。从我县鸿尾黄土仑出土的“虎子”与现代留存在民间的尿壶比较来看,尿壶是“虎子”经过千秋百代袭用后而日趋雅观实用的家庭卫生器具。
    尿壶是扁圆形的陶器,小巧玲珑,可容成年人一夜所泄的尿量。它与中号硋钵一般大,壶面侧边开一小圆口,供小便用,圆口与另一侧边有一提耳,是为小便或倒尿时提用的。它置放在床底下不显眼的地方,供男人夜间解手之用。
    别看尿壶是个羞于人前的器物,它也曾登上过舞台。小时候我爱看闽剧,曾多次看一出闹剧,演的内容是一家受火灾劫难的家庭,主人在大火灾面前惊惶失措,什么都没搬拿,只记得往床底下抓起尿壶在屋子团团转……看戏人笑得前仰后合。闽剧编导者把尿壶当作道具搬上舞台,让人领教到“失火者丑态”,起到小心火烛的教育作用。
    小时候我还多次听大人说,民族英雄林则徐用尿壶打击英国侵略军的故事。鸦片战争时,林则徐为了抗击英夷从海上入侵我国,在尖沙咀海面布下了“尿壶阵”。他使人将每个尿壶里都装了黄蜂,然后套上清兵帽子,放到海面上漂流。英军看到了,以为清兵潜伏在海底要来偷袭。便调来枪炮,一阵乱轰,结果壶破蜂飞,大量的黄蜂拥向英兵,把他们蜇得满脸肿痛,哇哇哭叫,最后败逃,真是大快人心。 “尿壶阵”大破英军的故事,充分展示了中国人民的智慧。此事张传兴同志在他著的《林则徐的故事》中的“侵略者二度败北,尿壶阵浸死不少人。”也专门提到过。
    如今尿壶已经被清洁考究的当今卫生间所淘汰,再也没有人问津了。
(柳振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