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党山下八烈士 豪气长存贯云天

内容更新时间:2012-07-03 17:55:37来源:闽侯乡音报

    廷坪乡西山村是闽侯县著名的老区基点村,八烈士的英雄事迹被广为传颂。
    位于大党山麓的西山村与古田县的珍山、澄洋等村毗邻。一九四五年前后,隶属闽东北地委领导的古(田)罗(源)林(森)游击大队时常在这一带开展活动,扩招队伍。正是在这一形势下,西山法矿村的肖择本、肖择良、肖择铨、肖炳洋、肖择钿、肖择贤、肖择盖、肖择蕊等十几人先后参加了古罗林游击队,肖择良还担任了班长。他们在杨兰珍(古田工委书记)、李继蕃(古罗林游击队长)的领导下,通过古田澄洋叶宗游、黄孝武等人带队经常出现在珍山、山坪洋、法矿、西山、洪山、题诗等村,深入群众,宣传革命道理。他们是游击队在当地的联络员,并为队伍筹粮、送饭、送信及迎送领导、队员过境,他们的工作极受当地群众的欢迎和支持。
 抗战胜利后,蒋介石挑起内战,革命形势发生了急剧变化,游击队员的活动十分困难,工作更为艰苦。一九四七年七月下旬的一天晚上,大约七点多钟,当时村里的人多已入睡,由杨兰珍带领的游击队一帮人,经山坪洋来到法矿自然村肖炳洋家,这时天上下着蒙蒙细雨,寒气逼人,队员们晚间走了许多崎岖山路,个个精疲力竭,饥饿难耐,肖炳洋、黄邦柳兄弟俩二话不说,将自己家仅有的一只羊杀了,招待队员。因当时处在特殊情况下,队伍缺少活动经费,第二天临走时杨兰珍同志说:感谢你们的热情款待,但革命队伍纪律严明,不能拿群众一针一线。最后她打了一张欠条给肖炳洋同志,欠条上印有“闽浙赣革命委员会”字样。
 一九四七年五月,因工作需要,游击队派肖择良、肖择铨、肖择钿、肖择贤、肖炳洋、肖择益六人返回珍山、法矿、西山等地开展工作,四七年八月,因国民党伪甲长出卖,肖择良等六位游击队员在法矿小岭阁被国民党宪兵队包围,一场激战后因寡不敌众,全部英勇牺牲。
    肖择本、肖择蕊两人随部队转战于古田、建瓯一带,他们光荣参加了由闽东地委书记左丰美任总指挥的古田澄洋暴动。一九四七年四月八日晚上,游击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举击毙澄洋村乡镇民代表、多名保兵及岭头村保长,反动分子土崩瓦解,四处逃命。游击队收缴了分散在乡里的60多支枪和一批弹药。澄洋及其附近各村的青年学生、农民踊跃报名参加游击队,游击队伍发展到300余人。澄洋暴动的胜利推动了闽浙赣地区爱国游击战争的进程,揭开了闽浙赣地区爱国游击战争的序幕,在福建游击战争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业绩。
 一九四九年四月,当古罗林游击队打到古田平湖时,时任连指导员的肖择本在战场上腿部受伤,被部队秘密安排在当地炎坪村“伪保长”家养伤。“伪保长”一家十一人当时都是我地下党成员,他公开身份为国民党保长。四九年四月因保长叛变出卖,肖择本在古田护送一名干部路过炎坪村时被国民党匪徒抓捕杀害,英勇就义。现古田城关松石山上的烈士纪念堂中,肖择本的名字赫然在目。
 西山村郑依松于解放前夕入伍参军,成为光荣的解放军三野七十二师二三O团三营七连战士,1951年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后在战争中失踪,1962年被追认为烈士。
 西山村八烈士为革命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们的形象如大党山雄伟高大,他们的事迹永远激励着子孙后代,他们的精神永垂不朽!
 (参考资料:《古田人民革命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