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办传习所 将传统咏春发扬光大

内容更新时间:2012-03-19 14:08:01来源:闽侯乡音报

武术要从娃娃抓起。 陈晓梅 摄

张数栋在演示108式木人桩法。 陈晓梅 摄

切磋武艺。 陈晓梅 摄

记者 陈晓梅

     腿扎马步,左手按住砖头的一头,砖头的另一头悬空,右手成刀状,没有大开大合的提气、运气准备动作,随着手起掌落,“啪”一声脆响,砖头应声而断。2月25日,记者在青口大义的“福建南少林咏春功夫传习所”,亲眼目睹了福建传统咏春拳第九代传人张数栋表演的咏春拳的寸劲。而他的最大梦想,就是传承师祖、师父的梦想,将福建传统咏春拳发扬光大。
    “这在武术中讲,真的是小儿科。但是小儿科也是扎扎实实地练出来的。所以得先从基本功练起,多做力量训练,练习肌肉力量和身体的协调力。”张数栋说。
    咏春拳最初也叫女人拳
    咏春拳风靡世界,但鲜为人知的是,福建却是咏春拳的发源地。据了解,咏春拳为福建南少林五枚师太所创,虽然发源于福建,却在闽中失传了200多年。在清朝的雍正年间,福建南少林被毁,民间武林高手被迫背井离乡,咏春拳的高手也纷纷离开了福建,所以在长达200多年的时间里,传统咏春拳在发祥地却凋零了。直到上个世纪90年代福建传统咏春拳第七代传人、国际咏春拳大师的郑忠先生回到长乐,咏春拳才重新得到传承、发扬。
    咏春是女性所创,其内涵必然带着女性的特点:细腻,灵巧,善于利用一切有利条件。咏春拳最初也叫女人拳,因为都是女人练。
    咏春拳取名“咏春”,是因为这两字里包含着这个拳的法度,与练习要决和书法有关。‘永’字八法,点、横、竖、勾等笔画,在咏春拳中都有动作与之对应,想起这两个字,容易记起动作,所有笔画连起来练,就成了一套拳。
    “咏春拳是一种十分科学化和人工化的拳术。其长处在于埋身搏击。”张数栋说,它拳快而防守紧密,马步灵活和上落快,攻守兼备及守攻同期,注重刚柔并济,气力消耗量少。
    咏春拳创有小念头、寻桥和标指等三拳套及108式木人桩法。“108式木人桩法是福建传统咏春独有的,相当于小念头、寻桥、标指三套拳的实用方式总和。”张数栋说,木人桩的尺寸、三个桩手与一个桩脚的分布有非常严密的讲究,是为出师的咏春拳弟子而设的,弟子出师后,在没有师父指导、同门师兄弟陪练时,木人桩是最好的练功对象。“108是取天上星宿的数字,代表吉祥之意,暗含着师父对弟子的祝福。”张数栋说。
 越练越感觉咏春拳奥妙无穷
    “刚开始学咏春拳的时候,只是为了强身。”张数栋是2007年才真正接触福建传统咏春拳的,他的师父是福建传统咏春拳第八代传人张炳锋。张数栋告诉记者,学了一段时间的咏春拳后,他就越练越感觉咏春拳奥妙无穷,便不知不觉的‘陷’了下去。“咏春还包含了中医学、人体解剖学等,以前以为内力只是小说里的东西,现在才知道真有其事,内力能引导气的流动。周身真气流转,对身体也是非常好的。” 张数栋说。
    张数栋向记者描述了他对咏春的迷恋:“如果每天让你打100拳,踢100腿,跑100圈,除了武痴,所有人都会腻味的,包括我。可我这么多年下来了不仅没对咏春腻味,还觉得咏春越来越‘好玩’了。”
    “福建传统咏春拳还讲究结体。”张数栋说,结体就是指全身结合成一个整体。“打个比方,假如用一块直径为1米的铁球砸你,无论球的哪一个部分碰到你,你受到的伤害都是一样的。因为铁球是一个整体。而人,因为肌肉韧带关节的存在,结构是松散的。没有武术基础的人想想稍息,立正的身体区别,就可以有初步的认识。当然,福建传统咏春的结体并不是这么容易的。”
    “除此之外,福建传统咏春还讲究内力、节节有寸劲、腿法。”张数栋告诉记者,咏春拳《拳论》有云“三肘五拳七手八脚”,福建传统咏春到高级阶段,最厉害的就是腿法。
    开办传习所 意将传统咏春发扬光大
    “咏春一系,福建广东,广东显而福建隐,世人只道咏春只广东传耳。渐不知咏春乃福建传至广东,福建焉能无所存乎。”这是在咏春《拳论》中的一句话。
    对于张数栋而言,他并不满足于仅仅将打拳作为自己的爱好,“因为福建传统咏春拳对人的益处真是太多了,不仅能强身健体,也能锻炼人的心性,所以我想让更多的人来了解它。”张数栋坚定地说,“我要传承师祖、师父的梦想,将福建传统咏春拳发扬光大。”
    对于张数栋而言,今年2月18日无疑是一个重要的日子,因为这一天,他一直以来的梦想实现了——“福建南少林咏春功夫传习所”终于“开业”了。
    “知道咏春拳也是因为电影《叶问》,后来知道在这边开了家咏春拳的传习所,我就带女儿来学。”送女儿来学福建传统咏春拳的陈旭升告诉记者。
    如今,张数栋的福建南少林咏春传习所已经有十几个学生了。虽然张数栋的第一家传习所才刚刚起步,可他坚信,凭着这么多人对福建传统咏春拳的热爱与执着,福建传统咏春拳一定可以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