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腾虎跃闹新春

内容更新时间:2012-02-06 17:17:24来源:闽侯乡音报

祥龙亮首邑。
 
民俗活动深受群众喜爱。
 
锦上添“花”。陈秀珍摄
 
喜娃闹春。
 
 
    记者 燕子 王立强
    本报讯 火树银花不夜天,龙腾虎跃闹元宵。2月3日晚上,闽侯县2012年元宵节民俗活动在闽都民俗园正式举办。县委书记赵学峰、县长严金官、县人大主任胡光礼、县政协主席王彦强等县四套班子领导与现场6000多名干部群众一同观看了精彩的民俗活动。据了解,这是我县首次在闽都民俗园举办元宵灯会与元宵民俗文艺晚会。
    精彩晚会突出闽都民俗特色
    晚7时,晚会在精彩的“龙腾虎跃闹新春”表演中拉开序幕。据了解,该节目由我县的青口、尚干镇选送,青口地区自古以来是福州周边县、市闻名的舞狮之乡,有着三百多年的历史。由县闽剧团表演的情景表演唱《一粒橄榄丢过溪》和喜娘系列节目《闹洞房》,则将我县“橄榄之乡”美誉和厚重的闽都民俗文化演绎得淋漓尽致。值得一提的是当晚演出的节目中还包括一个选送到福州参加海峡两岸民俗文化节的民俗精品节目《碾糠筑,碾糠猫》,小朋友们用天真可爱的动作、甜美稚嫩的歌声将我县传统的童谣演绎得惟妙惟肖。晚会现场人潮涌动,摩肩接踵,一出出精彩的节目,让台下观众看得如痴如醉,掌声此起彼伏,整个县城沉浸在欢乐的海洋之中。
    2000余盏花灯首次亮相县城
    当晚,闽都民俗园里人头攒动,鼓乐喧天,除了精彩纷呈的元宵晚会外,在晚会开演前还举行了猜灯谜和游园活动,吸引了众多的市民前来观看。据悉,此次元宵灯会以“福临闽都,龙腾盛世”为主题,2000余盏传统花灯与古朴的闽都民俗园建筑相映成趣。“福临闽都 龙腾盛世”大型龙形花灯屹立在民俗园路口,向全县人民恭祝新年。12生肖平安廊灯、水果灯与龙形花灯交相辉映构成民俗园一副绚丽的景象。据县文化馆馆长林琳介绍,灯会现场布置主要以民俗园一期的建筑群形状为主体,用花灯环绕一圈,从上往下看就像龙的嘴巴,突出龙年元素。“我县元宵灯会的举办,让我在家门口就能看到漂亮的花灯。福州的花灯展现场太拥挤了,年近九旬的母亲,每次总想去福州感受下元宵的氛围,但不方便乘车的她只能遗憾地在家里过元宵。今年终于可以实现老母亲的心愿,感受元宵的氛围,欣赏元宵的花灯。”家住民俗园附近的洪先生开心地告诉记者。
    闽都民俗园首次举办元宵晚会
    据县文体局局长陈步强介绍,在闽都民俗园举办元宵灯会与民俗文艺晚会在闽侯尚属首次。本次晚会是以体现闽侯本土文化特色与民俗风情为主旨,参演节目也多与民俗有关,与民俗园主题可谓珠联璧合。
    据了解,闽都民俗园紧邻福建省昙石山博物馆,位于县城新区38米大道东侧。全园占地178.49亩,建筑面积15972平方米。主要展示福州地区(以我县为主)古代民俗风情,如生产习俗、生活习俗、民间信仰、文化教育习俗等,突出地方特色,突出民俗特点,突出游客参与。通过古民居、民俗文物、雕塑(石、木、树脂、铜等)、文艺、茶艺等艺术表演、亭台楼阁、果树田园花草等元素有机结合,让游客在休闲娱乐中回顾传统,增长知识,陶冶心情。项目建设分为三个园区:生产民俗园、生活民俗园(含民间信仰)、文化教育园。
    目前,该项目已完成南面的七座古民居建筑,园区南大门以西的车道、停车场、绿化景观等附属配套工程建设也已完工,可以说园区的雏形已经初现。预计今年年底前,闽都民俗园将实现全面开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