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侯赋
内容更新时间:2011-09-27 10:08:45来源:闽侯乡音报
八闽首邑,橄榄之乡。一江穿境,三面环山。闽江碧水,浩浩荡荡;牛姆青峰⑴,莽莽苍苍。西抵闽清梅城,南接永泰李乡;北倚翠屏古田,东邻滨海吴航。青山绿畴,地辖两千余里,人逾六十余万。丘陵地貌,襟山带水;月牙形胜,拱城卫厢。三狮朝五虎⑵,借福州之魁望;左旗对右鼓,享区位之福光。凭江险,上下扼京福之要道;把门户,出入守省会之重关。东南名县,茉莉流芳。终年气候宜人,四季瓜果飘香。
千年古邑,源远流长。混沌开基,历数五千冬夏;文明立县,一千八百余年。昙石遗址,揭开福建文明史;庄边墓葬,展现楚国贵族风。陶制神灯,土著启明于蒙昧,手磨石器,先民渔猎于蛮荒。刀耕火种,不畏艰险;劈荆斩棘,敢为人先。白沙溪头文化,积淀深厚;鸿尾商周遗存,历史沧桑。山地海湾⑶,浪涛阵阵;药山禅寺⑷,鱼鼓声声。邑出雪鱼、巨鼋⑸,地产蔗糖、蚕桑⑹。追溯邑史,曲折多变;地名几易,县治数迁。汉置侯官,隋称闽县;闽侯始名,民国翌年。
旌旗猎猎,血印斑斑。仁人志士,浩气凛然。抵御列强,何以所惧;驱逐外寇,视死等闲。严复、白水之先驱,坚持真理,匡时济世;声洞、祥谦之烈士,争取自由,血染红旗。大湖抗战,功昭闽海,气作山河,精忠贯日⑺;少穆禁烟,名震虎门,威惊夷寇,大义参天!英雄气概惊天地,豪言壮语泣鬼神。“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⑻!
钟灵毓秀,凤腾龙翔。崇文之邑,尚武之乡。黄镐、陈襄,朝廷重臣;钰哲、德榜,科界大家。人瑞春泽,身经六朝称元老;才女庐隐,书出百卷为名家。探花林培基,“刘海戏蟾”技惊四座;状元宋鸿图,“魁星踢斗”威震三江!春生评话 ,艺界独树一帜;闽菜泰斗,厨界冠授“双强” ⑼。数英才俊杰,灿若星汉。“九条金带”出大义⑽,“六位院士”皆旗山⑾,林耕“父子八进士” ⑿,都巡“五代四郎官” ⒀。古有翊圣,今出英豪。可谓栋梁之闾,堪称才俊之乡!
膏腴之地,物产丰饶;河产沙石,地蕴宝藏。温泉犹如棋布,水电宛若星辰。树结“八闽珍果”⒁,河游“水中四珍”⒂。蘑菇、香菇,菇中极品;黄麂、石鳞,林中奇珍。木艺、漆器,样样精彩绝伦,骨雕、木雕,款款栩栩如生。人间佳酿,闽江老酒;食博银奖,桐口粉干。特产琳琅满目,小吃令人垂涎。江洋甜柿,补虚润肺,洋里苦柑,降火清心。南屿贡糕,健胃生津,雪峰茶叶,沁人心脾。尚干拌面、南屿笋丝、手工线面、香酥光饼…… 不可胜数也!
乡俗文化,富具特色,民间艺术,精彩纷呈。评话伬艺,俚语诙谐且幽默;古老闽剧,诉牌缠绵又动人。划旱船,平地行舟波澜不惊;踩高跷,滑稽小丑高人一筹。庆典《水欢乐》,添丁《报喜灯》;乡音民韵,世代传承。花样腰鼓,巾帼舞动青春风采;传统《十番》,庶民演绎平凡人生。农民鼓号,雄壮激昂;昙石民乐,引人入胜。“半丈”习俗⒃,来者是客凸显淳朴民风;龙舟竞渡,永不言输彰显首邑精神!
灵山秀水,自然造化;名胜古迹,传承精华。纵览胜景:或峭壁如刀削,或孤峰似女神;或平湖赛明镜,或飞瀑天上悬。且看五虎之名山,有径直通云外;三叠之清泉,无水不绕岩前。二月梅林红透,蜂旋梢之上;三月油菜花黄,蝶舞花之巅。竹岐金水湖,云舟耕细雨;南屿棋盘寨,玉燕戏春风。元朝兵寨,雄踞方山隘险;远济廊桥,隐藏白沙溪涧。水西老厝古朴而厚重,灵济宫殿气派而庄严。树腹碑刻,唐代瑰宝唯我独有;独木古舟,南朝文物举国罕见。旗山瀑布,千般水韵;织女石峰,万种风情。君问雪峰名刹知何处?谁料牡丹花处见佛庭。风随花香动,人随景色移。美哉闽侯!放眼山水皆旖旎,无处风光不秀丽!
盛世闽侯,商贾云集。浪滚潮涌,日新月异!抬望眼,新畴琼果花万树,沃野稻菽浪千顷。民居鳞次栉比,别墅错落有致。彩虹飞架,江险变通衢,铁龙横卧,城际若比邻。医院美观且新颖,校园宽敞又亮丽。工贸顺势而腾达,厂房应运而耸立。喜看故园巨变,见证“三城”崛起。纳税争雄,数东南汽车;出口夺冠,有闽兴编织。建华管桩,行业龙头,产销两旺,全国第一。大世界橄榄,打造名牌;戴姆勒汽车,追求品质。鸿尾竹编,棕草织春色;上街根雕,朽木化神奇。爱国侨民,殷殷赤子心;倾资公益,拳拳桑梓情。经济腾飞,县力日强,造福民生,福祉日善。村通水泥路,家连宽带网。平民有社保,孤残得保障。君不见,红男绿女,轻歌曼舞,男女老少,神怿气愉。戏迷公园唱闽剧,情侣江堤共蜜语。干群谱写和谐旋律,军民同唱文明颂曲!
嗟夫!魅力闽侯,风正帆悬。海西竞流,和衷共济,奋勇争先,再铸辉煌!
注释:
(1) 牛姆山位于闽侯县大湖乡境内。海拔1403米,为全县最高峰。
(2) 传说唐末时候,伪闽王王昶缘于风水,曾在福州鼓楼双门楼前排列三头石狮面朝五虎山。故民间有双门前三狮朝五虎之说。
(3) 海浸时期,海水抵达白沙镇,闽江闽侯段古代大部分属于福州山地海湾的一部分。
(4) 药山寺位于竹岐乡榕岸,建于晋太康元年(公元280年),是佛教传入福建后的第一座寺院。
(5) 鼋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旧时鸿尾溪流中多产鼋;闽江“雪鱼”旧时以竹岐江所产最为著名。《闽杂记》》云:雪鱼惟侯官竹崎有之,似鲈稍扁,色白如雪,冬月方出,味尤腴美,然不多得。
(6) 旧时闽江沿岸甘蔗、竹岐、上街、荆溪等几个乡镇曾经是蔗糖和蚕桑的主产区。
(7) 大湖战役击毙日军300余人,我军200余名官兵阵亡。“气作山河”、“功昭闽海”、“精忠贯日”三句题词,分别由蒋介石、顾祝同、陈孔达专门为大湖抗战英雄纪念碑而作。
(8) 这句话是林则徐在《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这首诗中写下的。可谓是震撼人心的千古绝唱。
(9) 强木根、强曲曲两兄弟,南屿镇人。一九八三年,双双荣获全国最佳厨师称号。曾多次应召进京主厨闽菜国宴,接待过里根、中曾根、西哈努克等贵宾。被誉为闽菜泰斗,厨界“双强”。
(10) 青口镇大义村陈氏望族,文人荟萃,明代先后出过九位显宦,众誉“九条金带”。
(11) 旗山脚下“六院士”分别为:中科院院士侯德榜、侯虞钧,唐仲璋、唐崇惕、庄巧生,工程院院士许居衍。
(12) 南屿镇水西林氏家族诗礼传家,文人迭出。宋朝传至九世祖林耕时,以“父子八进士”而名闻遐迩。
(13) 上街镇都巡许氏家族,出了个宋朝福州第一个状元许将,还出过朝奉郎许远、文林郎许玢、朝奉郎许隐、朝散郎许周。人称“五代四郎官”。
(14) 闽侯盛产橄榄、柑桔、龙眼、荔枝四大名果,众誉“八闽珍果”。其中橄榄分布广,种植面积大,产量多,故闽侯有“中国橄榄之乡”之美称。
(15) 尚干单脚蛏、峡南凤尾鱼、南通银鱼、侯官河鳗,营养丰富,味道鲜美。人称“水中四珍”。
(16) 闽侯部分乡村流行神诞节。“半丈”系神诞节的代名词。其来由跟福州方言“五尺”有关。福州话“五尺”与“务啜”(有喝)谐音,“半丈”暗含过节“有吃有喝”的意思。(陈英水)
千年古邑,源远流长。混沌开基,历数五千冬夏;文明立县,一千八百余年。昙石遗址,揭开福建文明史;庄边墓葬,展现楚国贵族风。陶制神灯,土著启明于蒙昧,手磨石器,先民渔猎于蛮荒。刀耕火种,不畏艰险;劈荆斩棘,敢为人先。白沙溪头文化,积淀深厚;鸿尾商周遗存,历史沧桑。山地海湾⑶,浪涛阵阵;药山禅寺⑷,鱼鼓声声。邑出雪鱼、巨鼋⑸,地产蔗糖、蚕桑⑹。追溯邑史,曲折多变;地名几易,县治数迁。汉置侯官,隋称闽县;闽侯始名,民国翌年。
旌旗猎猎,血印斑斑。仁人志士,浩气凛然。抵御列强,何以所惧;驱逐外寇,视死等闲。严复、白水之先驱,坚持真理,匡时济世;声洞、祥谦之烈士,争取自由,血染红旗。大湖抗战,功昭闽海,气作山河,精忠贯日⑺;少穆禁烟,名震虎门,威惊夷寇,大义参天!英雄气概惊天地,豪言壮语泣鬼神。“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⑻!
钟灵毓秀,凤腾龙翔。崇文之邑,尚武之乡。黄镐、陈襄,朝廷重臣;钰哲、德榜,科界大家。人瑞春泽,身经六朝称元老;才女庐隐,书出百卷为名家。探花林培基,“刘海戏蟾”技惊四座;状元宋鸿图,“魁星踢斗”威震三江!春生评话 ,艺界独树一帜;闽菜泰斗,厨界冠授“双强” ⑼。数英才俊杰,灿若星汉。“九条金带”出大义⑽,“六位院士”皆旗山⑾,林耕“父子八进士” ⑿,都巡“五代四郎官” ⒀。古有翊圣,今出英豪。可谓栋梁之闾,堪称才俊之乡!
膏腴之地,物产丰饶;河产沙石,地蕴宝藏。温泉犹如棋布,水电宛若星辰。树结“八闽珍果”⒁,河游“水中四珍”⒂。蘑菇、香菇,菇中极品;黄麂、石鳞,林中奇珍。木艺、漆器,样样精彩绝伦,骨雕、木雕,款款栩栩如生。人间佳酿,闽江老酒;食博银奖,桐口粉干。特产琳琅满目,小吃令人垂涎。江洋甜柿,补虚润肺,洋里苦柑,降火清心。南屿贡糕,健胃生津,雪峰茶叶,沁人心脾。尚干拌面、南屿笋丝、手工线面、香酥光饼…… 不可胜数也!
乡俗文化,富具特色,民间艺术,精彩纷呈。评话伬艺,俚语诙谐且幽默;古老闽剧,诉牌缠绵又动人。划旱船,平地行舟波澜不惊;踩高跷,滑稽小丑高人一筹。庆典《水欢乐》,添丁《报喜灯》;乡音民韵,世代传承。花样腰鼓,巾帼舞动青春风采;传统《十番》,庶民演绎平凡人生。农民鼓号,雄壮激昂;昙石民乐,引人入胜。“半丈”习俗⒃,来者是客凸显淳朴民风;龙舟竞渡,永不言输彰显首邑精神!
灵山秀水,自然造化;名胜古迹,传承精华。纵览胜景:或峭壁如刀削,或孤峰似女神;或平湖赛明镜,或飞瀑天上悬。且看五虎之名山,有径直通云外;三叠之清泉,无水不绕岩前。二月梅林红透,蜂旋梢之上;三月油菜花黄,蝶舞花之巅。竹岐金水湖,云舟耕细雨;南屿棋盘寨,玉燕戏春风。元朝兵寨,雄踞方山隘险;远济廊桥,隐藏白沙溪涧。水西老厝古朴而厚重,灵济宫殿气派而庄严。树腹碑刻,唐代瑰宝唯我独有;独木古舟,南朝文物举国罕见。旗山瀑布,千般水韵;织女石峰,万种风情。君问雪峰名刹知何处?谁料牡丹花处见佛庭。风随花香动,人随景色移。美哉闽侯!放眼山水皆旖旎,无处风光不秀丽!
盛世闽侯,商贾云集。浪滚潮涌,日新月异!抬望眼,新畴琼果花万树,沃野稻菽浪千顷。民居鳞次栉比,别墅错落有致。彩虹飞架,江险变通衢,铁龙横卧,城际若比邻。医院美观且新颖,校园宽敞又亮丽。工贸顺势而腾达,厂房应运而耸立。喜看故园巨变,见证“三城”崛起。纳税争雄,数东南汽车;出口夺冠,有闽兴编织。建华管桩,行业龙头,产销两旺,全国第一。大世界橄榄,打造名牌;戴姆勒汽车,追求品质。鸿尾竹编,棕草织春色;上街根雕,朽木化神奇。爱国侨民,殷殷赤子心;倾资公益,拳拳桑梓情。经济腾飞,县力日强,造福民生,福祉日善。村通水泥路,家连宽带网。平民有社保,孤残得保障。君不见,红男绿女,轻歌曼舞,男女老少,神怿气愉。戏迷公园唱闽剧,情侣江堤共蜜语。干群谱写和谐旋律,军民同唱文明颂曲!
嗟夫!魅力闽侯,风正帆悬。海西竞流,和衷共济,奋勇争先,再铸辉煌!
注释:
(1) 牛姆山位于闽侯县大湖乡境内。海拔1403米,为全县最高峰。
(2) 传说唐末时候,伪闽王王昶缘于风水,曾在福州鼓楼双门楼前排列三头石狮面朝五虎山。故民间有双门前三狮朝五虎之说。
(3) 海浸时期,海水抵达白沙镇,闽江闽侯段古代大部分属于福州山地海湾的一部分。
(4) 药山寺位于竹岐乡榕岸,建于晋太康元年(公元280年),是佛教传入福建后的第一座寺院。
(5) 鼋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旧时鸿尾溪流中多产鼋;闽江“雪鱼”旧时以竹岐江所产最为著名。《闽杂记》》云:雪鱼惟侯官竹崎有之,似鲈稍扁,色白如雪,冬月方出,味尤腴美,然不多得。
(6) 旧时闽江沿岸甘蔗、竹岐、上街、荆溪等几个乡镇曾经是蔗糖和蚕桑的主产区。
(7) 大湖战役击毙日军300余人,我军200余名官兵阵亡。“气作山河”、“功昭闽海”、“精忠贯日”三句题词,分别由蒋介石、顾祝同、陈孔达专门为大湖抗战英雄纪念碑而作。
(8) 这句话是林则徐在《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这首诗中写下的。可谓是震撼人心的千古绝唱。
(9) 强木根、强曲曲两兄弟,南屿镇人。一九八三年,双双荣获全国最佳厨师称号。曾多次应召进京主厨闽菜国宴,接待过里根、中曾根、西哈努克等贵宾。被誉为闽菜泰斗,厨界“双强”。
(10) 青口镇大义村陈氏望族,文人荟萃,明代先后出过九位显宦,众誉“九条金带”。
(11) 旗山脚下“六院士”分别为:中科院院士侯德榜、侯虞钧,唐仲璋、唐崇惕、庄巧生,工程院院士许居衍。
(12) 南屿镇水西林氏家族诗礼传家,文人迭出。宋朝传至九世祖林耕时,以“父子八进士”而名闻遐迩。
(13) 上街镇都巡许氏家族,出了个宋朝福州第一个状元许将,还出过朝奉郎许远、文林郎许玢、朝奉郎许隐、朝散郎许周。人称“五代四郎官”。
(14) 闽侯盛产橄榄、柑桔、龙眼、荔枝四大名果,众誉“八闽珍果”。其中橄榄分布广,种植面积大,产量多,故闽侯有“中国橄榄之乡”之美称。
(15) 尚干单脚蛏、峡南凤尾鱼、南通银鱼、侯官河鳗,营养丰富,味道鲜美。人称“水中四珍”。
(16) 闽侯部分乡村流行神诞节。“半丈”系神诞节的代名词。其来由跟福州方言“五尺”有关。福州话“五尺”与“务啜”(有喝)谐音,“半丈”暗含过节“有吃有喝”的意思。(陈英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