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山会议”旧址将变红色旅游基地
内容更新时间:2011-06-20 16:34:05来源:闽侯乡音报

“龙山会议”旧址透视图。 陈建鋆 摄
在战火纷飞的1947年,荆溪镇桃田村(原林森县桐口乡龙山村)秘密开了一场会,是闽浙赣边区城市工作的重要转折点,这就是著名的“龙山会议”。岁月荏苒,如今桃田村继往开来,旧址将打造成红色旅游基地。
昔日龙山会议旧址
是城市工作重要转折点
桃田村是一个人口只有500多人的小山村,它四面环山,山地占到了全村土地面积80%以上。因为一场革命会议,桃田村在福建党史上留下了重要一笔。
据桃田村党支部书记刘长记介绍,1947年2月22日至25日,中共闽浙赣区委城工部在村里召开工作会议,与会同志达30多人。“听参加会议老同志介绍,当时与会的人白天都躲在附近山里,晚上才在一起开会,由当地村民站岗,并负责后勤供应。”刘长记说。而开会的地方正是桐口乡村民郑金伙提供的房子,“郑金伙当时在山上种地瓜等,所以建有房子。”
记者查阅了《中共闽浙赣区(省)委城工部组织史概要》等资料,此次会议意义在于:这是闽浙赣边区城市工作的重要转折点,对以后党的城市工作开展具有深刻的重大指导作用,推动了闽浙赣城市工作的广泛深入发展。
今日红色旅游基地
要建龙山会议纪念馆
记者在桃田村看到,一栋栋小洋房散落开来,“这些都是靠种菜富裕村民建的。”刘长记介绍。曾几何时,全村人靠贩卖木材为生,生活艰辛。事情还得从1998年开始说起,这一年村民“靠山吃山”,开始大量种植蔬菜,种了莴笋等蔬菜,产品远销到浙江、广东等地,而且客商都是自动上门,村里菜农不愁销路。
更让村民高兴的是,“龙山会议”旧址将大变样。上世纪70年代,龙山会议旧址房子由于年久失修,房子倒塌了,如何恢复成了所有村民关注的焦点。2007年,我县决定恢复旧址,2008年修建纪念碑。目前,通往旧址的2.03公里道路正在修建,路宽为4.5米,该工程已经完成了路基施工,即将开始路面施工,10月1日之前将完工。
另外,龙山会议旧址将建设纪念馆,陈列与会同志的事迹。“要将旧址建成红色旅游基地,变成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这样让更多记住‘龙山会议’,纪念馆10月1日之前也将完工。”刘长记说。记者还了解到,通往桃田村的龙山路即将开始施工,这段3.2公里长的道路由于路况糟糕,一直为人所诟病,改造后该路宽18米,以后将方便游客通往桃田村。
“除了红色旅游基地外,桃田村将打造成旅游、休闲等基地,这里环境优美,而且距离福州只有13公里。”刘长记说。(记者 陈晓梅)
昔日龙山会议旧址
是城市工作重要转折点
桃田村是一个人口只有500多人的小山村,它四面环山,山地占到了全村土地面积80%以上。因为一场革命会议,桃田村在福建党史上留下了重要一笔。
据桃田村党支部书记刘长记介绍,1947年2月22日至25日,中共闽浙赣区委城工部在村里召开工作会议,与会同志达30多人。“听参加会议老同志介绍,当时与会的人白天都躲在附近山里,晚上才在一起开会,由当地村民站岗,并负责后勤供应。”刘长记说。而开会的地方正是桐口乡村民郑金伙提供的房子,“郑金伙当时在山上种地瓜等,所以建有房子。”
记者查阅了《中共闽浙赣区(省)委城工部组织史概要》等资料,此次会议意义在于:这是闽浙赣边区城市工作的重要转折点,对以后党的城市工作开展具有深刻的重大指导作用,推动了闽浙赣城市工作的广泛深入发展。
今日红色旅游基地
要建龙山会议纪念馆
记者在桃田村看到,一栋栋小洋房散落开来,“这些都是靠种菜富裕村民建的。”刘长记介绍。曾几何时,全村人靠贩卖木材为生,生活艰辛。事情还得从1998年开始说起,这一年村民“靠山吃山”,开始大量种植蔬菜,种了莴笋等蔬菜,产品远销到浙江、广东等地,而且客商都是自动上门,村里菜农不愁销路。
更让村民高兴的是,“龙山会议”旧址将大变样。上世纪70年代,龙山会议旧址房子由于年久失修,房子倒塌了,如何恢复成了所有村民关注的焦点。2007年,我县决定恢复旧址,2008年修建纪念碑。目前,通往旧址的2.03公里道路正在修建,路宽为4.5米,该工程已经完成了路基施工,即将开始路面施工,10月1日之前将完工。
另外,龙山会议旧址将建设纪念馆,陈列与会同志的事迹。“要将旧址建成红色旅游基地,变成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这样让更多记住‘龙山会议’,纪念馆10月1日之前也将完工。”刘长记说。记者还了解到,通往桃田村的龙山路即将开始施工,这段3.2公里长的道路由于路况糟糕,一直为人所诟病,改造后该路宽18米,以后将方便游客通往桃田村。
“除了红色旅游基地外,桃田村将打造成旅游、休闲等基地,这里环境优美,而且距离福州只有13公里。”刘长记说。(记者 陈晓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