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顶:见证“八·二八”会议
内容更新时间:2011-06-06 22:55:05来源:闽侯乡音报

“八·二八”会议旧址位于一处大岩洞内,可容纳百人。
陈宗兴 摄
本报讯 时光重回到1947年七八月间,闽侯尚干南阳顶(旧属)——当时的闽浙赣区党委机关驻地,在这里召开了一场特殊的会议,掀开了八闽大地游击战争的新篇章,这就是“八·二八”会议。
近日,记者来到了闽侯县青口镇西台村南阳顶。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跋涉,记者来到山顶一处大岩洞前。“这就是当年‘八·二八’会议所在地,也是闽浙赣区党委机关的驻地。”西台村老村长林圣平说。岩洞很大,可容纳百人。据闽侯县党史研究室工作人员李杨在介绍,1947年3月,中共闽浙赣区委机关从古田迁到南阳顶,1948年1月,区委机关又迁到了南平县凤山镇。
虽然不到一年,但是南阳顶却因为一场会议,在福建党史上留下重要一笔。1947年,这一年全国解放战争形势开始有了新的变化,从战略防御向战略进攻转变。1947年7月,闽浙赣区党委在南阳顶召开了会议,出席会议的有区党委书记曾镜冰等人。会议前后开了一个多月,于8月28日通过了《闽浙赣人民斗争特点与闽浙赣人民游击战争的指示——接受华东局灰日指示的指示》(简称《八·二八指示》)。
“这是一次重要会议,会议纠正了前段时间脱离群众的军事冒险倾向,调整了开展游击战争的策略和部署,把重点转移到发动人民群众为求生存而斗争上来,从而为日后开展更广泛的群众性的游击战争摆正了方向。”李杨在说。此后,八闽大地群众斗争如火如荼,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后胜利创造了重要条件。(福州晚报记者 赵锦飞 本报记者 陈宗兴)
近日,记者来到了闽侯县青口镇西台村南阳顶。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跋涉,记者来到山顶一处大岩洞前。“这就是当年‘八·二八’会议所在地,也是闽浙赣区党委机关的驻地。”西台村老村长林圣平说。岩洞很大,可容纳百人。据闽侯县党史研究室工作人员李杨在介绍,1947年3月,中共闽浙赣区委机关从古田迁到南阳顶,1948年1月,区委机关又迁到了南平县凤山镇。
虽然不到一年,但是南阳顶却因为一场会议,在福建党史上留下重要一笔。1947年,这一年全国解放战争形势开始有了新的变化,从战略防御向战略进攻转变。1947年7月,闽浙赣区党委在南阳顶召开了会议,出席会议的有区党委书记曾镜冰等人。会议前后开了一个多月,于8月28日通过了《闽浙赣人民斗争特点与闽浙赣人民游击战争的指示——接受华东局灰日指示的指示》(简称《八·二八指示》)。
“这是一次重要会议,会议纠正了前段时间脱离群众的军事冒险倾向,调整了开展游击战争的策略和部署,把重点转移到发动人民群众为求生存而斗争上来,从而为日后开展更广泛的群众性的游击战争摆正了方向。”李杨在说。此后,八闽大地群众斗争如火如荼,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后胜利创造了重要条件。(福州晚报记者 赵锦飞 本报记者 陈宗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