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文尚义 致远通达
内容更新时间:2011-05-13 18:21:18来源:闽侯乡音报
崇文尚义、致远通达。其中“文”即文化、文明、文教、文质彬彬之意。闽侯历史悠久、人才辈出,昙石山文化为海洋文明以及“南岛语族”的重要源头;历史上闽侯涌现出2636名进士,11名文状元,8名武状元;当今更是福州大学城的所在地;因此闽侯人具有文质彬彬的亲和力和崇尚文化的性格。“义”即正义、公义、大义、义气、义举、义务,还有适宜之含义。闽侯人确实重视情义,敢于担当。既有无私奉献保存宗脉的尚干“义姑”也有中法战争马江战役中义不容辞率义勇乡民参战的林培基、林狮狮,中共第一位英勇就义的烈士林祥谦,还有抗日战争时期大湖抗日歼敌义举,孟子说“仁也者,人也。”闽侯人不但有和睦邻里、古道热肠的小义也有保家卫国,抗击侵略的大义。“致远”即凝神、致力于远大理想的高境界。体现了无论生在何处都矢志不渝的精神,既立足现实,又不为浮云遮望眼。做人做事,登高望远,锐意进取,开拓创新。近年来,闽侯县率先与台湾合作建起全国知名的东南汽车城,引进国际服装折扣店落户南屿等,就是致远精神的结果。“通达”即体现闽侯人通情达理、豁达开朗的性格特征,又有蕴含放眼世界、志在四方情怀抱负,还有四通八达、实现理想目标的寓意。(■ 闽江学院教授 林友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