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铜鞘短铁剑
内容更新时间:2011-04-22 21:02:15来源:闽侯乡音报
剑上的缠枝花纹
剑柄处的防滑设计
剑身上还设计了卡槽
文物类别 近现代文物
完残程度 基本完整
完残状况 锈
尺寸 全长35.2 cm,剑最宽2.4 cm,柄最宽3.2 cm
剑体铁铸,双面刃,有血槽,未开锋。剑格,剑鞘铜制,木质剑柄外包铜,两面崭刻文字“公正认真有勇气”,“福建全省保安司令陈仪赠”。剑鞘上的包铜崭刻缠枝花卉。制作精致,该剑应为纪念品。
剑,短兵器的一种,创始于轩辕黄帝时代。据黄帝本纪记载:“帝采首山之铜铸剑,以天文古字铭之”从那时起,人们就开始铸剑。古人对剑的喜爱从它的“百兵之君”的称号便可看出,因为剑它代表的不仅仅是剑技,又或其本身,人们更把它当作君子的象征,代表着公正、勇敢,坚毅……
县博物馆藏有一把民国时期的短剑,乃是“福建全省保安司令陈仪赠”送给某人的纪念品,这把短剑制作讲究,剑身为铁,剑鞘为铜,剑柄木包铜,剑柄和剑鞘的包铜上刻着缠枝花,为了使用方便,还在剑身和剑柄之间设计了卡槽,剑身上刻着的“公正认真有勇气”的字句,从这我们可以看出赠送者陈仪送的不仅仅是剑,更是深深的赞赏和对其今后期望。
县博物馆藏有一把民国时期的短剑,乃是“福建全省保安司令陈仪赠”送给某人的纪念品,这把短剑制作讲究,剑身为铁,剑鞘为铜,剑柄木包铜,剑柄和剑鞘的包铜上刻着缠枝花,为了使用方便,还在剑身和剑柄之间设计了卡槽,剑身上刻着的“公正认真有勇气”的字句,从这我们可以看出赠送者陈仪送的不仅仅是剑,更是深深的赞赏和对其今后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