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沙挖出千年古墓

内容更新时间:2011-04-06 16:42:56来源:闽侯乡音报

 
 
 
 
千年古墓中出土的部分唐代陶器。  曾致远  摄
 
      本报讯   3月28日,白沙江姓村民家中挖出一座千年古墓,并出土7件随葬品。县文管会等部门工作人员接到消息后第一时间赶赴白沙,对现场进行保护,并将出土文物妥善安置。
      据专家实地考察,该古墓由封门、甬道和主墓室组成。目前,封门和甬道已被破坏,只保留下主墓室。专家们从墓室的结构,以及出的7件随葬陶器和青色墓砖中可以认定,该千年古墓乃唐朝墓。
      29日上午,记者实地走访白沙镇白沙村,江姓村民家里格外热闹,已经迎接了数拨记者的来访。尽管已经事隔一天,但很多村民对此依然兴趣不减,古墓入口处从土堆中暴露出的钱币花纹墓砖给他们提供了很好的话题,大家还猜测着,主墓室下面会不会还有其他器物。据白沙文化站工作人员说,事发当日中午,省考古队和县博物馆工作人员就赶到并保护起现场,村民们并无“哄抢”行为,出土的7件随葬品也全部送至县博物馆。
      随后,记者赶到了县博物馆,终于看到这7件千年前的陶器。这五件陶器两大五小,造型各异,施青黄色釉,胎质较粗糙。这些陶器埋藏千年,相当娇贵,出土时均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据了解,此类唐代墓葬在我省并不少见,但它出现在白沙算是第一次,从墓葬规模看,墓主在当时应该也是具有一定地位和经济实力的人。虽然出土的器物没有很高的经济价值,但填补了白沙镇在唐代墓葬的空白,并为研究唐代的历史文化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
      昨日,记者还采访到县博物馆馆长曾江,据他介绍,出土的7件唐代陶器已经得到有效的护理和妥善安置。目前县内专家们正在跟进该事件的发展,不排除进行抢救性发掘的可能。曾馆长还在采访中提醒大家,根据国家《文物法》的规定,发现的文物属于国家所有,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能私分藏匿。将它们私藏起来属于严重违法行为,不要因为一时贪心付出惨痛代价。发现这类事件时,施工方应暂停施工,保护好现场,并上报有关文物主管部门。发现的文物,必须交给文物主管部门。(记者 曾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