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古街水西林 VS 省级历史文化名镇

内容更新时间:2011-01-20 20:05:34来源:闽侯乡音报

合浦桥边两棵古榕相向而立,一起经历了数百年风霜,苍翠蓊郁,枝干纵横交错间结为连理。
 
黄镐故居内黄镐塑像。
 
宋碗窑山窑址发掘现场。
 
旗山“勾漏洞天”。
 
国家文物局古建筑专家组组长罗哲文(前排中),茅以升的女儿茅玉麟(前排左)等人实地考察明朝古街水西林。
 
明朝古街水西林(局部)。
 
    南屿明朝古街水西林与北屿清代古聚落相伴出现,与境内6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及寺庙、宗祠、桥梁、墓葬、石刻等数十处文物保护点,构成其底蕴厚重的历史文化名镇格局。
    其中,长逾百米的明朝古街是以明太守林春泽故居、林如楚故居、林应亮故居等6座明朝古建筑。砖木结构,南北一字排开,连片成群,规模宏大,用材考究,且雕刻与壁画等精美细致,较为完整得保留下明代古建筑风貌。

山川绮丽    遗存丰富

      南屿地理环境独特,位于旗山东麓,大樟溪的南岸。据考古发现,远在3000多年前的商周时期,就有先民在这里开疆拓土,筚路蓝缕。现保存较为完整的还有官塘山、寻山、晓岐等商周遗址。两晋南北朝以迄唐宋,南屿经济文化依然十分繁荣,境内出土的大量文物均可以佐证。南屿古属侯官县的侯仁、五芝、西孝悌乡。元、明朝属3、4、6、7、9、12都,清朝属3、4、5、7、12都。清末为南屿区,至1918年前均属侯官县所管辖。解放初,划为闽侯第五区。1956年,与上街、南通两乡合并为南屿区。1958年单独成立南屿人民公社,1984年改为镇建制。镇政府所在地南旗村。
      南屿境内的锦溪横贯东西,把它分成南屿、北屿。渐渐使其以锦溪为界,南畔百货交集,北岸文风浓郁。南畔因商贾聚集的南屿街市,被人冠以福州“小中亭”之称;而在北岸文风兴盛的影响下,南屿也诞生出不少文人名宦:有宋代六君子之一的杨宏中、抗金志士林之奇、“海滨四先生”之一的周希孟、七省经略林士衡,明户部尚书黄镐、太守林春泽,清武状元宋鸿图、武术家周子和,现代父子双院士唐仲璋、唐崇惕……
      境内旗山、兔耳山、五峰山酝孕出绮丽的风景。旗山奇峰峥嵘,怪石嶙峋,岩洞幽奥,风光旖旎,有“三十六洞天,一百零八奇岩”之胜景,素与鼓山齐名,有“右旗左鼓、全闽二绝”之美称。旗山上文化古迹遗存丰富,共有“九庵十八寺”。至今尚存石松寺、仙宗寺、安源寺、龙安寺、白云寺、金刚庵、鳌石庵、近尾庵等。尤以石松寺最为独特,现存有宋代坐禅室、摩崖石刻群、藏骨塔以及大雄宝殿明仿宋建筑等大量文物而闻名遐迩。

明朝古街    重磅出击
      更为难得的是,南屿保留下一条长度逾百米的明朝古街水西林。它地处太平山南麓,以明太守林春泽故居为主体的6座府第家族建筑群,砖木结构,呈南北一字形,尤以林春泽、林应亮居住的两座建筑最为雄伟,不但用材十分考究,且雕刻与壁画等精美。
      这条保留完整的明朝古街,受到全国专家的关注。2008年,上海同济大学古建筑系路秉杰教授等一行来水西林古街考察时予以很高地评价:“水西林明代建筑建造位置如此集中紧密、延续时间如此之长,在全国也是不多见的。”2009年,文博界古建筑巨擎、国家文物局古建筑专家组组长罗哲文,忘却了85岁的高龄,与茅以升的女儿茅玉麟等人从济南飞到福州实地考察水西林古街,他对水西林给予高度的肯定:“这是一座保存明代原貌的建筑,很不错,很有特色。”并立即建议当地文物部门要尽快把它申报为“省保”,争取早日晋升“国保”。
      南屿古建筑群除水西林古街之外,还有个清代古聚落,它地处水西林古街西侧,集清代的古建筑成群,包含北屿水西林12号、16号、51号(郑芝龙故居)、60号、61号、狮岩林公祠、水西林氏宗祠等。县博物馆曾江介绍:“南屿的历史文化古镇格局是以水西林明代古街和北屿清代古建聚落为主体,辅以境内6处县级文保单位及数十处的文物保护点。这些建筑连片成群,形成一定规模,对于申报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具有非常大的冲击力。”

各类遗存    交相辉映
      除明朝古街水西林之外,南屿还保留下各类文化遗迹。古寺庙类有:始建于宋代的石松寺,建筑面积800多平方米,用材考究,雕技精湛。寺内还保留下摩崖石刻、石槽、藏骨塔、坐禅室等文物。大雄宝殿系明仿宋建筑。殿中斗拱、柱头等所采用的榫卯连接的构建方法,均按照宋代法式,这在福州地区同期建筑中极为少见……
      古桥梁有宋代合浦桥,平梁石墩结构,酾水三道,生长在桥北端与南向石墩中的两棵古榕,苍老挺拔,根粗大蜿蜒百米,盘缠抱合,连理之势,令人感叹……
      古遗址类有窑底坡度全国最大的宋代龙窑——碗窑山窑址。它保留下四座宋代龙窑的窑炉遗迹,其中一条龙窑群的窑底坡度高达35度。碗窑山以生产黑釉瓷器为主,兼烧青釉、青白釉瓷器等十几种器型。窑址保存较好,是研究我省宋元古瓷生产及对外贸易的重要遗址之一。这种在一处窑址上发现如此相对集中又保存较完好的宋代窑址,不仅在以往我省的窑址考古中是首次的、在全国也是少见的……如今,为保护该窑址,福永高速公路甚至改道而行。

物产丰富    民俗活动众多
      据曾江馆长介绍,南屿还有很多成为历史文化名镇的得天独厚条件。南屿除山川绮丽外,气候宜人,物产丰富。其地下蕴藏着丰富的矿泉水、温泉、明矾矿、河卵石等资源,其中双龙温泉已被开发利用,成为福州近郊休闲健身的好去处。而且南屿更有柑桔、六月麻、酸枣、枇杷、仙爪姜、紫香薯、茉莉花等基地,其酿造的红老酒和生产的香丝笋、酸枣糕等食品也远近闻名,明代桐南制造的酸枣糕还被列为贡品。除此之外,南屿至今还保留有“迎泰山”、“做半段”、“闹元宵”等饶有佳趣的民俗活动。“南屿的集片成群的明朝古街水西林,是南屿申报历史文化名镇的优势条件。”曾江说。(■ 本报记者  曾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