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晚期青花对弈图小口瓶

内容更新时间:2010-12-17 23:23:28来源:闽侯乡音报

 
这对清晚期青花小口瓶上饰福禄寿三星对弈图,图中还加入了仙鹤、祥云、奇石、古松等元素,古朴自然。
 
 
文物类别:瓷器   完残程度:完整
尺寸:高8.9 cm,口径1.6 cm,腹围12 cm,足径3.3 cm
 
小口,平沿凸唇,束颈,斜折肩,筒腹,圈足。肩部饰蝙蝠纹,腹部主题纹饰双人对弈,上方有飞鹤云纹。白胎,胎质较坚致。白釉泛青,足根露胎。底款青花双圈楷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双行竖款。
 
 
相关链接  >>>
      我国古代文人都以琴、棋、书、画为风雅之事,而围棋更是中国的国棋,为人喜爱,有“烂柯”、“忘忧”之称。王安石有诗云:“莫将戏事扰真情,且可随缘道我赢。战罢两奁分白黑,一枰何处有亏成。”苏东坡讲得更透彻:“胜固欣然,败亦可喜”反映了两位大文人对胜负的不同理解。
      因为这种喜爱,这类题材被频繁用于器物图案之中。与围棋有关的图案中,我们所常见的,有童子对弈图、福禄寿三星对弈图等……
      童子对弈图出自于传说“烂柯”,在《述异记》里记载着:“信安郡石室山,晋时王质伐木至,见童子数人棋而歌,质因听之。童子以一物与质,如枣核,质含之而不觉饥。俄顷,童子谓曰:‘何不去?’质起视,斧柯尽烂。既归,无复时人。”
      故事讲述了一个离奇的看棋的传说,晋代时一名叫王质的人上石室山砍柴,看到有几位童子在下棋、唱歌,王质好奇之下上前观看。一名童子把一个形状像枣核一样的东西给王质,他吞下了那东西以后,竟然不觉得饥饿了。过了一会儿,童子对他说:“你为什么还不走呢?”王质这才起身,当他准备拿起斧头时,发现木制的斧柄已经完全腐烂了。等他回到人间,与他同时代的人都已经没有了。
      而上述清晚期青花对弈图小口瓶中,则是作福禄寿三星对弈图,福禄寿三星的福神、禄星、寿星的合称。福——寓意五福临门,禄——寓意高官厚禄,寿——寓意长命百岁。寄托着人们对幸福、吉利、长寿的美好向往。
      据传福神原为岁星,即木星,后逐渐人格化,一说源于五斗米道所祀三官中的天官,演化为天官赐福之说。一说福神为唐道州刺史阳城,因其有抵制进贡侏儒的善政,遂被尊为福神。禄星原为文昌垣的第六星,后被赋予人格,附会为张仙。一说张仙为五代时在青城山得道的张远霄,一说为后蜀皇帝孟昶,即送子张仙。寿翁亦始于星宿崇拜,即角、亢二宿,是二十八宿中东方七宿中的头二宿,为列宿之长,故曰寿。另一说为南极星,在船底座,故寿星亦名南极仙翁。明清以后民间常将福禄寿三星一并奉祀,三星典型的形象为福星执如意居中;右为禄星,作员外打扮,怀抱婴孩;寿星在左,广额白须,捧桃执杖。(■  本报记者  曾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