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军上将萨镇冰
内容更新时间:2010-05-14 16:16:23来源:闽侯乡音报



萨镇冰像
■ 人物名片
萨镇冰(1859-1952),蒙古族,字鼎铭,闽县(今福州)人。著名海军将领。11岁考进马尾船政学堂(福州船政学堂),学习轮船驾驶,四年后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毕业。后来成为中国海军第一批留学生赴英国留学,考入格林尼茨皇家海军学院,学习操防、布阵、迎战和电气、枪炮、水雷等各种战术技术。学成回国后参军,长期担任我国海军高级将领,一度任命为海军总长。还曾担任过福建省省长、海军部尚书、海疆巡阅使、福建清乡督办等职……萨镇冰一生清贫,爱民如子,曾有人送外号“平民省长”。
远赴英国留学
1859年3月,萨镇冰出生于闽县(今福州),他的父亲萨怡臣,是道光年间的秀才,以塾师为业,家境清贫。小时候,萨镇冰的乳母将其安置在族叔名医萨觉民家,靠着萨觉民的资助,萨镇冰才念起了书。11岁时,经过叔叔的推荐,萨镇冰考入福州船政学堂二期管驾班,学习轮船驾驶。四年后,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毕业后萨镇冰被分配到海东云兵舰担任见习二副,参加闽台海域的缉私捕盗巡航。
1877年4月,萨镇冰作为中国海军第一批留学生赴英国留学,考入格林尼茨皇家海军学院。因为满清政府的落后无能,萨镇冰等学员在资本主义国家倍受欺凌。萨镇冰竟然看到,伦敦的一些古董店、博物馆把三寸金莲、抽鸦片的烟枪、法堂刑具和庙宇供奉的鬼怪神佛等拿来当作中国的象征来展览……所有这些屈辱,都变成了萨镇冰学习的动力。留学期间,萨镇冰上英国恩延甫号兵舰实习,航行于地中海、大西洋、印度洋等,学习操防、布阵、迎战和电气、枪炮、水雷等各种战术技术。三年后,萨镇冰以优异的成绩学成回国。
1859年3月,萨镇冰出生于闽县(今福州),他的父亲萨怡臣,是道光年间的秀才,以塾师为业,家境清贫。小时候,萨镇冰的乳母将其安置在族叔名医萨觉民家,靠着萨觉民的资助,萨镇冰才念起了书。11岁时,经过叔叔的推荐,萨镇冰考入福州船政学堂二期管驾班,学习轮船驾驶。四年后,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毕业后萨镇冰被分配到海东云兵舰担任见习二副,参加闽台海域的缉私捕盗巡航。
1877年4月,萨镇冰作为中国海军第一批留学生赴英国留学,考入格林尼茨皇家海军学院。因为满清政府的落后无能,萨镇冰等学员在资本主义国家倍受欺凌。萨镇冰竟然看到,伦敦的一些古董店、博物馆把三寸金莲、抽鸦片的烟枪、法堂刑具和庙宇供奉的鬼怪神佛等拿来当作中国的象征来展览……所有这些屈辱,都变成了萨镇冰学习的动力。留学期间,萨镇冰上英国恩延甫号兵舰实习,航行于地中海、大西洋、印度洋等,学习操防、布阵、迎战和电气、枪炮、水雷等各种战术技术。三年后,萨镇冰以优异的成绩学成回国。
献身中国海军
萨镇冰回国后,曾用心担任北洋水师学堂的教习,把自己从马尾船政学堂和英国皇家海军学院学来的知识,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员们。但是没过多久,中法马江海战爆发,满清政府软弱无能,一味退让,竟然下令“无旨不得先行开炮,必待敌船开火,始准还击,违者虽胜尤斩”。虽然福建水师官兵奋勇抵抗,可最终不敌,吃了败仗。清军被击沉兵舰11艘,官兵殉国760人,福建水师几乎全军覆没。噩耗传来后,萨镇冰痛心疾首,再也无法在“教习”这位置待下去,申请奔赴前线杀敌,为死难者报仇。
1889年初,萨镇冰得以如愿以偿,调入北洋水师,任参将衔的管带一职。1894年,萨镇冰升任北洋水师副将衔,精练左营游击。7月,日本海军在鸭绿江口封岛突然袭击北洋水师舰队,挑起了中日甲午战争。战火蔓延到黄海、渤海和辽宁、山东半岛。萨镇冰奉命守卫渤海湾口的日岛。日岛的恶战在是1895年1月底打响。时值严冬,大雪纷飞。日本海军每天以十八艘舰艇分成四批轮番猛攻,加上威海卫的南北岸炮台被敌人占领,倾泻的炮火把岛上的防御措施几乎夷平。尽管情况险恶,但萨镇冰始终沉着指挥,英勇回击,坚守了十一天。到了二月八日,在接到丁汝昌撤出日岛的命令后,才撤回到刘公岛。
中日甲午海战后,萨镇冰迎来了他人生中的第一个低谷。由于甲午战争的失败,萨镇冰等幸存的海军官兵全部遭革职遣乡。萨镇冰也回到了福州。在这段时期,他的妻子因久病而去,囊空如洗的萨镇冰只得去官绅那做私塾老师维持生计。
1899年,满清政府意欲重建海军,重新启用萨镇冰为北洋水师的帮统领总兵衔。随后萨镇冰一路高升,最终被提拔为海军大臣和海军提督。萨镇冰统领北洋水师的这段时间,用心于北洋水师的建设。他把过去分裂的南北洋水师的建制撤消,建立起统一的指挥系统,下分巡洋、长江两支舰队,并制定了三等九级的大清海军官制和海军长官旗式,以及各级官员的章服标志,统一了号令。这些举措乃是我国海军吸取国外经验,实行科学管理的起步。
1911年,武昌起义枪响,萨镇冰率领舰队沿长江西进驰援。那时舰队里有很多人都反对满清政府,希望建立共和,并数次送信于萨镇冰,希望萨镇冰能加入革命队伍。不过萨镇冰还是没能过自己心里那关,虽然知道中国革命势在必行,但一生效命于满清政府的他无颜背叛。于是萨镇冰选择离舰引退。
1889年初,萨镇冰得以如愿以偿,调入北洋水师,任参将衔的管带一职。1894年,萨镇冰升任北洋水师副将衔,精练左营游击。7月,日本海军在鸭绿江口封岛突然袭击北洋水师舰队,挑起了中日甲午战争。战火蔓延到黄海、渤海和辽宁、山东半岛。萨镇冰奉命守卫渤海湾口的日岛。日岛的恶战在是1895年1月底打响。时值严冬,大雪纷飞。日本海军每天以十八艘舰艇分成四批轮番猛攻,加上威海卫的南北岸炮台被敌人占领,倾泻的炮火把岛上的防御措施几乎夷平。尽管情况险恶,但萨镇冰始终沉着指挥,英勇回击,坚守了十一天。到了二月八日,在接到丁汝昌撤出日岛的命令后,才撤回到刘公岛。
中日甲午海战后,萨镇冰迎来了他人生中的第一个低谷。由于甲午战争的失败,萨镇冰等幸存的海军官兵全部遭革职遣乡。萨镇冰也回到了福州。在这段时期,他的妻子因久病而去,囊空如洗的萨镇冰只得去官绅那做私塾老师维持生计。
1899年,满清政府意欲重建海军,重新启用萨镇冰为北洋水师的帮统领总兵衔。随后萨镇冰一路高升,最终被提拔为海军大臣和海军提督。萨镇冰统领北洋水师的这段时间,用心于北洋水师的建设。他把过去分裂的南北洋水师的建制撤消,建立起统一的指挥系统,下分巡洋、长江两支舰队,并制定了三等九级的大清海军官制和海军长官旗式,以及各级官员的章服标志,统一了号令。这些举措乃是我国海军吸取国外经验,实行科学管理的起步。
1911年,武昌起义枪响,萨镇冰率领舰队沿长江西进驰援。那时舰队里有很多人都反对满清政府,希望建立共和,并数次送信于萨镇冰,希望萨镇冰能加入革命队伍。不过萨镇冰还是没能过自己心里那关,虽然知道中国革命势在必行,但一生效命于满清政府的他无颜背叛。于是萨镇冰选择离舰引退。
平民省长“萨菩萨”
辛亥革命以后,在北洋军阀统治期间,政府如走马灯一样更迭,萨镇冰的头衔也不断变换。黎元洪当总统,委任萨镇冰当海军总长;张勋复辟,封萨镇冰为海军尚书;段祺瑞当总理,任命萨镇冰为海疆巡阅使……这些人都只是想利用萨镇冰的名声和影响力而已。对于萨镇冰来说,为人民造福才是他的真正目的。
1922年,萨镇冰被黎元洪任命为福建省省长。萨镇冰欣然赴任,就任后他积极改革官场陋习,要求官员平民化,并以身作则,不喝酒,不抽烟,步行上班办公,长年穿布衣布鞋,亲自接待老百姓。当时的福州人都亲切地称他为“平民省长”。除此之外,萨镇冰廉洁奉公,靠着俸禄和卖字所得的收入来救济穷苦人家。
萨镇冰卸任福建省省长后碰到南港兵灾,于是他卷起了铺盖住到南港救灾,而且在那一住就是三年。萨镇冰用自己的名义发起“福州兵灾救济会”和“南港兵灾善后会”,用先后募集的十六万元捐款在乡下盖房、修路、搭桥、劝耕等,帮助大家重建家园。绝处逢生的南港乡民十分感激他,称萨镇冰为“萨菩萨”。并在村里建了一座“萨公长寿亭”,把萨镇冰诞辰(每年的农历二月廿六)定为“长寿节”。
1922年,萨镇冰被黎元洪任命为福建省省长。萨镇冰欣然赴任,就任后他积极改革官场陋习,要求官员平民化,并以身作则,不喝酒,不抽烟,步行上班办公,长年穿布衣布鞋,亲自接待老百姓。当时的福州人都亲切地称他为“平民省长”。除此之外,萨镇冰廉洁奉公,靠着俸禄和卖字所得的收入来救济穷苦人家。
萨镇冰卸任福建省省长后碰到南港兵灾,于是他卷起了铺盖住到南港救灾,而且在那一住就是三年。萨镇冰用自己的名义发起“福州兵灾救济会”和“南港兵灾善后会”,用先后募集的十六万元捐款在乡下盖房、修路、搭桥、劝耕等,帮助大家重建家园。绝处逢生的南港乡民十分感激他,称萨镇冰为“萨菩萨”。并在村里建了一座“萨公长寿亭”,把萨镇冰诞辰(每年的农历二月廿六)定为“长寿节”。
后记 >>>
1949年,蒋介石通过代总统李宗仁及福建省主席朱绍良,多次劝萨镇冰与国民党一起去台湾。萨镇冰以老病拒绝。同年8月17日,福州解放,萨镇冰与刘通、丁超等五人联名发出拥护中国共产党、欢迎人民解放军的《告市民书》。9月,毛泽东、周恩来邀请萨镇冰来北京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和建国大典。可惜的是萨镇冰那时已九十一岁,因病未能赴京。1952年春,萨镇冰病情转重,临终前他还念叨着台湾,盼望祖国统一:“人类求安原有道,民治虽分终必联。”(本报记者 曾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