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仙居所”五虎山
内容更新时间:2010-03-12 17:07:28来源:闽侯乡音报
老福州素有一种说法:“一旗,二虎,三高,四虎。”其所谓“虎”者,即五虎山也。
五虎山,又称方山,位于福州市南郊20余公里的闽侯境内。其山南北走向,绵延数里,高600余米,外形平坦,远望端正,顾谓曰:“方山”;又因山有五峰,岩石状若虎形,又名“五虎山”。
五虎山的精髓在于石。其石形状各异,千奇百怪,不独山外形似虎,更有石若蝴蝶,曰“蝴蝶岩”;一峰近峰顶处有一石柱昂然而立,高数十米,状若一翘首东望的骆驼头,曰“骆驼峰”;峰顶一石若龟面向东方,曰“乌龟岩”;两石相靠,中可通人,极似两只手掌对合,谓为“合掌岩”。置身是处,视力所及,任君遐想,则石可幻化万千,令人心怡。相传,八仙曾云游至此,流连忘返,品酒弈棋,欢畅之余,遂有棋盘、脚印传之于世。所谓脚印者,乃岩石上一坑,形似巨大脚印,终年积水,即便是大旱之年其水亦不干,谓为“脚板石”。棋盘者,乃岩石上一图案,形如棋盘,谓为“仙棋盘”。五虎山上不单石奇,尚有许多洞,其中以割藤洞最有名。在经过一段艰难攀登后至一洞口,其中深不见测,洞口处有若干枯藤向下蔓延,顺藤下滑为进洞的唯一途径,非勇者不敢攀,此洞即为割藤洞。五虎山石奇洞险。令人回味。
五虎山的雄险,吸引了不少历代名人。早在400余年前的明代时,有一和尚云游至此,遂在半山腰五灵岩处结庐而修,即为“五灵寺”前身。此后400年的风风雨雨五灵寺初具规模,俨然已成为五虎山一大景观。宋代朱熹曾游览此山,在悬崖上刻下“怡山良石,神仙所居”,极尽赞美之辞。
山无水不秀,五虎山因水的存在就更具灵性。站在山顶,放眼四望,两个水库盘绕在山脚,湖光山色,相得益彰。走在山道上,路边常有溪水淙淙,水多从岩石缝中渗出,由小而大,终成小溪。最有趣的要数滴水岩了,有水从十余米高的岩石上流下,水流大小由水量而定,大旱之年亦不断流。
五虎山雄险秀丽,交通方便,视野开阔,已为越来越多的人所喜爱,其古朴的原始美稍加雕琢必将成为一颗璀璨的明珠。
摘自《凤鸣三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