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新辞旧话春联

内容更新时间:2010-02-05 17:21:12来源:闽侯乡音报

 
      楹联,因是贴在楹柱上的联句得此称,又因有上下联成一对,故亦称对联或对子。还因为贴在门上,也称“门联”。楹联是中国的国粹,是我国特有的、独立的文学艺术形式之一,具有长短自如,言简意赅,典雅优美,应用广泛等特点。既可登大雅之堂,又能及寻常巷陌,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特别是春联应用更为广泛,每逢新春佳节,家家户户无不贴春联,深受百姓的欢迎。
      春联,就是春节使用的对联,和其他楹联一样,在创作上有严格的联律规则。一是字数相等:上联字数等于下联字数。长联字数不限,但上下联各分句字数必须相等。二是词性一致:上下联句法结构的对应位置用词的词类属性要相同 ,即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量词对量词,数词对数词等。三是结构对应:联文用词的构成、词义的配合、修辞的运用,上下联要对应平衡。即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动宾结构对动宾结构、偏正结构对偏正结构、并列结构对并列结构,等等。四是节律对拍:联文语句的语流节拍,上下联要一致,就是上下联停顿的地方必需一致 。五是平仄对立:联文用词缀句按节奏安排平仄交替;上下联对应节奏点位置的用字平仄要相反。对于单边两句及两句以上的复句联,每句句脚之平仄按音步递换,句脚拼节形成“仄顶仄,平顶平”的格局。上联收于仄声、下联收于平声。春联多为七字,但也有七字以上的长联,以七字联为例,其平仄可以是“一三五”不论,但“二四六七”一定要平仄分明。六是语意相关:上下联所表达的内容相关联,统一于主题。
      笔者注意观察街头门户的春联,存在的问题联不少。如春联:“年年顺景家昌盛,岁岁平安福禄临”、 此联“家昌盛”与“福禄临”不能成对; “迎春接福人财旺,创业兴家喜盈门”,这里“人财旺”和“喜盈门”的词义结构也不成对。还有“新年新春新气象,福泽福地福满门”、“吉祥如意全家乐,一帆风顺保平安”等等。这些春联内容当然都算好,但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联句词性不一致;结构形式不规范;平仄不对立。主要是有的是撰联者缺泛对联的最基本常识的了解。还有不少人家由于不懂对联常识,把一幅好端端的对联上下联给贴反了,等等问题。
      鉴于存在问题,只有通过普及对联基本常识来解决,希望大家都能掌握点联律。在用对联时,不要盲目拿来就写或见联就买,取来就贴。可以找行家问问,洋相就会避免。同时,也了解点贴联的常识,掌握“上联收于仄声、下联收于平声”,“上联于左,下联于右”。所谓的左右,即人站在门口,面朝外,左手边为上联,右手边为下联。
      长期以来,春联只写内容,而无落款,一幅春联贴在门上,没有撰联人,没有书写人,更没有人对一幅联负责。作为一名楹联和书法的爱好者,设想并建议,对春联的形式实行以印章代落款的改革尝试。即一幅完整的春联可在下联加盖书写人的姓名章和号章,在上联加盖以吉祥语为内容的闲章。这样,除了让春联的内容更加完整、丰富、精彩外,同时根据印章的位置就可直接识别上下联,不至于上下联再贴反(如图)。
      当然,讲到春联,有的人会认为,还不就两句图个吉利的话嘛,不必认真。持这种心态的我们无可非议,因为他们图的只是“欢喜就好”、“热闹就行”。这也可以说是 “外行贴热闹,内行看门道”。我们只是希望一些撰写对联和出版联墨的机构和老师,能够认真地把好自己产品的成果和质量关。并希望通过大家的努力,让市民们能对楹联有所认识,特别在新春佳节期间,能让千家万户都能获得如意精彩的春联。
 
顺便捎几幅新撰虎年春联供参考选用:
金牛辞岁留牛劲,玉虎迎春展虎威。
举杯共饮酒千盏,邀友同祈福百祥。
喜看红梅花万朵,欣迎福运业千祥。
福随福运年年到,财伴财神岁岁来。
牛年如意千家顺,虎岁称心百业昌。
幸福人生臻百福,吉祥事业纳千祥。
佳年好运随春到,鸿业蓝图信手来。
人伴春风臻百福,财随祥运入千家。
九域祥云扬万里,百川福水享千年。
金如泉水频频至,财似春潮滚滚来。
冬雪梅花迎盛世,朝霞旭日映宏图。
春来福至千祥至,人顺家兴百业兴
。(■ 曾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