榕岸教育历史沿革

内容更新时间:2010-01-08 08:53:11来源:闽侯乡音报

      教育,《说文解字》释为:“教,上所施下所效,育,养子使作善者。”通俗地讲,教育是一种人类传承道德、科学、技术、知识和人类文明的行为,它与人类社会是同步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句话揭示了教育的根本价值。
      榕岸教育历史始于何时?无人知晓。现最早只追溯到南宋初期,距今约一千年。查考民间宗谱和史志得知,南宋时期,乡民聚居在榕岸湖头一带。他们濒水而居,农耕渔猎,经商买卖,读书育人。这一时期光叶氏家族就出了叶仪凤、叶翔凤、叶发、叶莫、叶霖5位进士。进士乃是千里挑一,一个小村落出了五个进士有力地证明了南宋时期榕岸教育事业曾经的辉煌。
      到元朝时,蒙古军队在战争期间主张“悉空其人以为牧地”残酷的屠杀政策,在战火的蹂躏和民族歧视政策的压迫下,榕岸人口锐减,乡村衰落,教育沉寂不起,乡民陷入了历史上艰难的时期。
      相传明朝时曾有乡亲捐资在湖头山麓修建文昌阁,好让读书人供奉文昌帝君神像,后文昌阁移址重建于石岐。原竹岐中学校长刘用沐先生介绍说,榕岸最早的一所学校名为“塘岸书院”,明末就建在湖头山文昌阁旁。现在石岐附近有一个叫“院尾”的地方,距离文昌阁不远,旧时是否有过书院存在,还有待进一步考证。
      清朝时期,特别是乾嘉盛世,社会安定,人口大量增加,民间教育较之明朝更为盛行。不过那时候榕岸多为贫穷农户,能供儿童念书的家庭并不多,但乡间还是涌现出了一些优秀学子。清嘉庆年间的林朝阳、林作霖父子两进士就是一个优秀的典范。林作霖于嘉庆十六年(1811)恩科会试,与林则徐同殿面考,至后来成为了一段历史美谈。
      到了晚清,由于政治腐败,科举制日趋没落,弊端越来越多,人们对科举失去了信心。所以这个时期榕岸少有人求学得中。
      1905年9月2日,清廷下令废科举、办学堂。始于隋朝、延续了1300年的科举制度终于消亡。
      民国期间,军阀割据,内战不断。随后日寇入侵,社会更加动荡不靖。大多村民穷困潦倒,人们只求生存,那顾得功名利禄?能进入书院、学堂求学的极为少数,有所成就者更是凤毛麟角。那时候榕岸有两三家私塾从事教学活动。私塾俗称“人家斋”。“人家斋”课堂多设在塾师家厅堂或祠堂。当时榕岸规模比较大的“人家斋”有两所。一所由陈鸿銮先生执教,另一所由陈培桢先生举办,学生均不到30名。“人家斋”课椅桌、书本、文具由学生自备。学生入学时要先拜孔子再拜塾师,然后把家里带来炒熟的豆子分给同学吃,以示友好。学费收取一般每人年交谷子100斤到300斤不等。“人家斋”一般以识字、写字为主,兼学珠算。
      民国十七年(1928),在乡绅林尧官等倡议下,创办了第一家也是唯一的一家私立“榕光小学”,董事会推举林尧官担任校长,校址设榕中陈禧庄厝厅堂。生源以榕岸、汶洲、山洋、高何、白龙几个村为主。开学之日,新任县长欧阳英亲临祝贺。民国二十三年(1934)学校经费吃紧,濒临倒闭。为了使学校能继续生存,各村乡绅联名上书县府,要求将“榕光小学”转为公办小学,同年八月获准,随后将学校迁往泰山庙,并委派五名教师,任命温礼廉为校长。在开学典礼上,陈世鸿县长到校祝贺并进行了演讲。
      民国三十三年(1944),福州第二次沦陷期间,日军到处抢掠财物、奸杀妇女,无恶不作。日寇的罪恶行径引起了榕岸学子的强烈愤慨,同学们推举陈襄为会长,叶克煊为名誉会长,组成榕岸小学校友会,进行抗日宣传活动。校友会活动期间,所有经费由校友自愿捐助,有的负责编写和油印宣传资料,有的负责抗日救国宣传,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历时两年余。
      1949年8月,福州解放。9月份,新生的县政府教育科接管了榕岸小学。
      1954年榕岸小学委为辅导校,改称“榕岸中心小学”,辅导竹岐、汶洲、山洋、高洲四所初级小学。
      1956年榕岸增办了一所民办小学,采取“以生养师,民办公助”的形式解决办学经费问题。当时开设三个班级,学生一百多人。
      1957年,部分返乡青年自行组织了一个业余初中班,开设语、数两科,利用农闲和寒暑假时间,聘请林郁、林发灼老师授课。1958年改为榕岸农业中学。
……
      1991年6月,村集资加上政府拨款补助,投入资金36万元建了一座二层十二间的教学楼。爱国华侨冯文霖、冯明灿为建围墙、填水池、购置教学设备等共献资十多万元人民币,通过这次改建后,学校办学条件有所改善。
      2005年2月份,县、乡、村三方共同出资,又投入资金75万元,扩建了一幢四层综合教学楼,危房的老问题终于得到有效解决。
      榕岸中心小学历经了82年风风雨雨,几经沉浮,饱受沧桑。学校从私立转为公办,从简陋校舍发展到美丽校园。目前整个校园占地面积达7500平方米,设有宽阔的操场和完善的附属设施。拥有教学楼一座,四层教学综合楼一座,内设多媒体教室等较为完备的现代教学设施。全校共有一至六年级12个班,在校学生396名。教室宽敞明亮,师资力量雄厚,教育事业得到长足发展,曾多次被福州市委、市政府授予“文明学校”光荣称号。榕岸中心小学先后经历29任校长,如今已是桃李满天下。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如今,榕岸中心小学正乘着改革的浪潮,狠抓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手段,继续在培养新世纪合格人才的道路上迈步前进。(陈英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