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了“闽中六君子”

内容更新时间:2009-06-19 11:30:20来源:闽侯乡音报

      宋朝,在反腐败斗争中,福建有著名的“闽中六君子”。
      那是宋朝宁宗庆元年间,在京都(杭州)的6位福建籍太学生,联名上书,痛斥权臣韩   冑擅权营私,迫害忠良,强烈要求保救忠君爱民而被撤掉左丞相职务并谪往宁远军(广西容县)的赵汝愚。但这个上书,不但救不了赵汝愚,反而更加激怒了韩   冑,连这6个太学生也全部被判刑,分别遣送到安徽太平州,浙江临海县一带“编管”(即交给地方官去管制)。这6个太学生,人们称为“六君子”,又称“闽中六君子”。
      闽中六君子是以杨宏中为首。杨宏中,字充甫,侯官县人。那一篇反对韩   冑的《上书》,就是由他执笔起草的。他在《上书》中说:“自古国家祸乱之由,初非一道。惟小人中伤君子,其祸尤惨…… 小人得志,仇视正人,必欲空其善类,然后可以肆行而无忌。于是人主孤立而社稷危矣!”文中还提到,自孝宗以来数十年间,国家比较安定繁荣,全赖赵汝愚辅佐之功。当时赵汝愚手中又有兵权,却反被诬告有野心!杨宏中的这篇《上书》,在京师太学生中争相传阅。
      闽中六君子中的第二位是徐范,字彝父,也是侯官县人。他少孤,刻苦授徒养母,举于乡,入太学。诗赋极佳,如《登太行山》诗云:“茫茫远树隔烟霏,猎猎西风振客衣;山雨未晴岚气湿,溪流欲尽水声微。回车庙古丹青老,碗子城荒草木稀。珍重狄公千载意,马头重见白云飞。”全诗的立意在最后两句。狄公即狄仁杰,是唐朝的名臣,曾劝止武则天大造佛像,以不畏权势著称于世。徐犯在诗中寄意,希望出现像“狄公”这样不怕死的名臣,才能扭转局势。
      闽中六君子中其他四人是张道、蒋傅、周端朝、林仲麟。他们都是闽东和闽南人。摘自《凤鸣三山》(廖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