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大义村的“九条金带”
内容更新时间:2008-12-12 14:55:05来源:闽侯乡音报
大义村是青口镇的大村落,是一个文人荟萃之乡。当地陈氏属望族,在明代先后百余年间,曾出过9个显宦,被誉为“九条金带”。他们不但官位较高,历官各地,都曾为百姓办过不少好事,而且诗文俱佳,有作品传世。他们的姓名和事迹,都载在志书,历历可考。可惜,各书只说他们是闽县人,没有具体说明乡镇名称,而且不载生卒年份。笔者特从各方面搜集材料,并经当地干部协助,得知始末,特介绍如下:
第一个是陈叔刚(1394-1440),本名枨。永乐十九年(1421年)进士,官御史,弹劾不少权贵,并任过皇帝经筵讲官。后闻父病,回家,突发狂疾而死,年仅47岁。
其弟叔绍(1406-1458),名振。正统十年(1445年)进士,亦官御史,升湖广按察副使,平反不少冤狱,后死于任上,年53岁,囊无余财,由僚属经纪丧事。
陈炜(1430-1484),字文耀,叔刚长子。天顺四年(1460)年进士,由江西按察使,升任南京巡按。值江南一带灾荒,他不待奏报,先开仓救济。后升调浙江,未上任而死,年58岁。
陈烓(1449-1527),字文用,叔刚从子,成化十四年(1478年)探花,官广西佥事,年老退休,病死乡中,寿79岁。
陈墀(1463-1530),字德阶,叔刚之孙,天顺七年(1463年)进士,授县令,仅带一仆上任,严禁下级贪污,官至按察司副使,死时年68岁。
陈达(1475-1554),字德英,乃陈烓之子。弘治十八年(1525年)进士,官南京吏部主事,审案公明,不怕权势,死时寿80岁。
陈逻(1503-1566),字德辉,陈烓次子。嘉靖十四年(1535年)进士,官广西布政使,公库有余金,例归官有,逻不受,加以封存。死时,年64岁。
陈朝蓥(1512-1580)字全元,陈墀之子。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进士,为山西右参政,他以仕途险恶,辞官归隐义溪,年69岁病死。
陈朝铁(1527-1591),字严之,朝蓥之弟。隆庆二年(1568年)进士,官云南按察副使,以廉洁著称,死时年65岁。
以上九条金带,均由进士出身,且勤政爱民,与濂浦的“五代五尚书”均为福州文化名城特色之一。(■ 林家钟)
第一个是陈叔刚(1394-1440),本名枨。永乐十九年(1421年)进士,官御史,弹劾不少权贵,并任过皇帝经筵讲官。后闻父病,回家,突发狂疾而死,年仅47岁。
其弟叔绍(1406-1458),名振。正统十年(1445年)进士,亦官御史,升湖广按察副使,平反不少冤狱,后死于任上,年53岁,囊无余财,由僚属经纪丧事。
陈炜(1430-1484),字文耀,叔刚长子。天顺四年(1460)年进士,由江西按察使,升任南京巡按。值江南一带灾荒,他不待奏报,先开仓救济。后升调浙江,未上任而死,年58岁。
陈烓(1449-1527),字文用,叔刚从子,成化十四年(1478年)探花,官广西佥事,年老退休,病死乡中,寿79岁。
陈墀(1463-1530),字德阶,叔刚之孙,天顺七年(1463年)进士,授县令,仅带一仆上任,严禁下级贪污,官至按察司副使,死时年68岁。
陈达(1475-1554),字德英,乃陈烓之子。弘治十八年(1525年)进士,官南京吏部主事,审案公明,不怕权势,死时寿80岁。
陈逻(1503-1566),字德辉,陈烓次子。嘉靖十四年(1535年)进士,官广西布政使,公库有余金,例归官有,逻不受,加以封存。死时,年64岁。
陈朝蓥(1512-1580)字全元,陈墀之子。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进士,为山西右参政,他以仕途险恶,辞官归隐义溪,年69岁病死。
陈朝铁(1527-1591),字严之,朝蓥之弟。隆庆二年(1568年)进士,官云南按察副使,以廉洁著称,死时年65岁。
以上九条金带,均由进士出身,且勤政爱民,与濂浦的“五代五尚书”均为福州文化名城特色之一。(■ 林家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