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暴风骤雨中成长
内容更新时间:2008-11-21 10:36:34来源:闽侯乡音报

庆祝尚干土改一周年纪念(第二排右一为林德胜同志)
这是林德胜同志珍藏了半个多世纪的一张老照片,从己泛黄的照片中我们依稀可辩认出“尚干明我照相馆”钢印。据林德胜介绍,此为当时参加土改人员为了庆祝土改一周年聚会而留下的一张集体合影。拍摄时间为1951年9月。为了更好地了解解放初期土改状况,笔者特意拜访了照片中曾参与土改工作、现86岁高龄的原尚干镇书记林德胜老人,请他讲述土改期间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
1950年至1952年间,党中央为了彻底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有领导、有计划地开展了一场大规模土地改革运动。1950年9月3日,县委召开全县党员干部土改工作会议,会议决定从县党政机关中抽调150名干部参加土改工作队。我县从此正式拉开了土地改革的历史序幕。土改初期,县委就对全县土地实行了大清查,并以乡为单位向公众张榜公示土地情况,对土地房屋所有者,不论原有的土地还是分得的土地房屋拥有者, 一律由县长鉴发土地房屋所有权证。同时缴销土改以前的一切地契。土地改革工作的热潮很快席卷全县。
在这场土地革命斗争中,林德胜这个昔日放牛娃不但从中得到了洗礼,而且还迅速成长为革命的骨干力量,走上领导岗位。他说, 土改前他全家四口人,家徒四壁,一无所有,仅靠租种地主田地生活,是土改才让他们从地主手中分得2亩4分田地。忆当初,每每耕耘在自家田地上,那种当家做主人的愉悦心情真是说不尽道不完。经历了新旧社会两重天后,他不但对党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同时有了更深的阶级感情。为此,他积极参加当地民兵组织,踊跃投入反霸减租斗争,以实际行动捍卫年轻的共和国。
尚干土改运动同全国各地一样充满激烈的斗争。为了防止反动分子抵抗运动的各种伎俩得逞,林德胜受土改队指派,曾独自一人彻夜守候在山边阴森潮湿、棺材遍地的泰山庙“仃厝”里,密切监视着地主老财是否通过村口转移粮食与财产。地主林某某在减租过程中十分不老实,一再谎称无粮还返。面对狡猾的狐狸,他与伙伴们一起想办法,出对策,通过侦察,最终直捣“狼”窝,挖出隐藏在林某某家中的满满粮仓。他说,看到农户们兴高采烈减租分粮时,自己心里甭说有多自豪!
土改工作频频告捷,为贯彻落实“耕者有其田”的土改政策扫清了障碍,同时也极大地鼓舞了同志们的斗争士气。当然,“反动派决不甘心于他们的失败”,伪政府遗留下来的镇长林某安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他与当地裁缝林善明发生口角,竟然将其缝纫机端走,引起了极大的公愤。土改队得知情况后,鼓励林善明到区政府告状,以揭穿林某安妄想变天继续欺压百姓的事实。对此,县委领导十分重视,立即派了治安股股长带人前往抓捕。在公审会上林善明声泪俱下的控诉,激发了台下群众阵阵声讨。林某安在强压下就地伏法了。这一系列斗争不但捍卫了民主政府,同时也巩固了土改成果。
土改队为了提高年青人的阶级斗争觉悟,也是处处启发。有一次,在尚干林氏祠堂开土改大会, 土改队包点领导、县农会主任指示林德胜在台上注意察看台下。为此曾引出的一段有趣对话,至今依然耐人寻味。问:“看看台下有几个人穿无补丁的衣服,又有几个人带钢笔”答曰:“全没有。”问:“有几个人穿了很多补丁?”答曰:“数不过来。”再问:“补丁补在肩、膝盖和屁股的又有几个人?”再答曰:“百分之百都有。”林德胜说, 土改队经常以这样生活中的例子,给我们上生动阶级斗争教育课,使大家不断提高革命觉悟。
这时期党中央又发出“破除迷信,解放思想”的号召,已是团镇总支书记的林德胜认为身上的担子更重了,工作不但要以身作则, 更要处处冲锋在前。1951年大年夜,接到上级布置任务,他带了几个团员去泰山庙除菩萨。天暗路黑,疾风呼啸,庙宇是一片漆黑,同行者中不免有人一阵胆颤。有人为了壮胆,在进庙前还特意朝庙内开了几枪,驱赶鬼神。后来发现菩萨早被人转移它处。大家有点不甘心,一不做二不休,于第二天正月初一改赴浦里破除“担二哥”(菩萨)。青年团员们的破除迷信行动,吸引了大帮小孩跟随看热闹,其中有个小孩过于兴奋导至疲劳引发高烧。这时有人乘机跳出来大造谣,说什么“小孩生病都是青年人得罪了菩萨,现在菩萨要显灵惩罚人。”小孩家长受人唆使也匆匆赶来,要我们将“担二哥”送回庙里,烧香赔不是,以保佑小孩平安。为了平息事态,青年团员兵分两路,一路送小孩去医院看病,一路作群众思想工作。小孩的病很快治愈有效地击退了四散的谣言!通过此次事件后, 大家深深感到群众中还普遍存在着非常落后的思想意识, 于是有人提议建一支宣传队伍对群众进行宣传教育,以提高他们政治思想觉悟。这个提议一出,大家很快就达成共识。尚干七濑剧团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了。
往事如烟,五十多年前的土改经历仿佛就在昨天。一张照片它唤起了人们对历史的记忆,但也触发人们对历史的沉思……(■ 林明秋)
1950年至1952年间,党中央为了彻底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有领导、有计划地开展了一场大规模土地改革运动。1950年9月3日,县委召开全县党员干部土改工作会议,会议决定从县党政机关中抽调150名干部参加土改工作队。我县从此正式拉开了土地改革的历史序幕。土改初期,县委就对全县土地实行了大清查,并以乡为单位向公众张榜公示土地情况,对土地房屋所有者,不论原有的土地还是分得的土地房屋拥有者, 一律由县长鉴发土地房屋所有权证。同时缴销土改以前的一切地契。土地改革工作的热潮很快席卷全县。
在这场土地革命斗争中,林德胜这个昔日放牛娃不但从中得到了洗礼,而且还迅速成长为革命的骨干力量,走上领导岗位。他说, 土改前他全家四口人,家徒四壁,一无所有,仅靠租种地主田地生活,是土改才让他们从地主手中分得2亩4分田地。忆当初,每每耕耘在自家田地上,那种当家做主人的愉悦心情真是说不尽道不完。经历了新旧社会两重天后,他不但对党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同时有了更深的阶级感情。为此,他积极参加当地民兵组织,踊跃投入反霸减租斗争,以实际行动捍卫年轻的共和国。
尚干土改运动同全国各地一样充满激烈的斗争。为了防止反动分子抵抗运动的各种伎俩得逞,林德胜受土改队指派,曾独自一人彻夜守候在山边阴森潮湿、棺材遍地的泰山庙“仃厝”里,密切监视着地主老财是否通过村口转移粮食与财产。地主林某某在减租过程中十分不老实,一再谎称无粮还返。面对狡猾的狐狸,他与伙伴们一起想办法,出对策,通过侦察,最终直捣“狼”窝,挖出隐藏在林某某家中的满满粮仓。他说,看到农户们兴高采烈减租分粮时,自己心里甭说有多自豪!
土改工作频频告捷,为贯彻落实“耕者有其田”的土改政策扫清了障碍,同时也极大地鼓舞了同志们的斗争士气。当然,“反动派决不甘心于他们的失败”,伪政府遗留下来的镇长林某安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他与当地裁缝林善明发生口角,竟然将其缝纫机端走,引起了极大的公愤。土改队得知情况后,鼓励林善明到区政府告状,以揭穿林某安妄想变天继续欺压百姓的事实。对此,县委领导十分重视,立即派了治安股股长带人前往抓捕。在公审会上林善明声泪俱下的控诉,激发了台下群众阵阵声讨。林某安在强压下就地伏法了。这一系列斗争不但捍卫了民主政府,同时也巩固了土改成果。
土改队为了提高年青人的阶级斗争觉悟,也是处处启发。有一次,在尚干林氏祠堂开土改大会, 土改队包点领导、县农会主任指示林德胜在台上注意察看台下。为此曾引出的一段有趣对话,至今依然耐人寻味。问:“看看台下有几个人穿无补丁的衣服,又有几个人带钢笔”答曰:“全没有。”问:“有几个人穿了很多补丁?”答曰:“数不过来。”再问:“补丁补在肩、膝盖和屁股的又有几个人?”再答曰:“百分之百都有。”林德胜说, 土改队经常以这样生活中的例子,给我们上生动阶级斗争教育课,使大家不断提高革命觉悟。
这时期党中央又发出“破除迷信,解放思想”的号召,已是团镇总支书记的林德胜认为身上的担子更重了,工作不但要以身作则, 更要处处冲锋在前。1951年大年夜,接到上级布置任务,他带了几个团员去泰山庙除菩萨。天暗路黑,疾风呼啸,庙宇是一片漆黑,同行者中不免有人一阵胆颤。有人为了壮胆,在进庙前还特意朝庙内开了几枪,驱赶鬼神。后来发现菩萨早被人转移它处。大家有点不甘心,一不做二不休,于第二天正月初一改赴浦里破除“担二哥”(菩萨)。青年团员们的破除迷信行动,吸引了大帮小孩跟随看热闹,其中有个小孩过于兴奋导至疲劳引发高烧。这时有人乘机跳出来大造谣,说什么“小孩生病都是青年人得罪了菩萨,现在菩萨要显灵惩罚人。”小孩家长受人唆使也匆匆赶来,要我们将“担二哥”送回庙里,烧香赔不是,以保佑小孩平安。为了平息事态,青年团员兵分两路,一路送小孩去医院看病,一路作群众思想工作。小孩的病很快治愈有效地击退了四散的谣言!通过此次事件后, 大家深深感到群众中还普遍存在着非常落后的思想意识, 于是有人提议建一支宣传队伍对群众进行宣传教育,以提高他们政治思想觉悟。这个提议一出,大家很快就达成共识。尚干七濑剧团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了。
往事如烟,五十多年前的土改经历仿佛就在昨天。一张照片它唤起了人们对历史的记忆,但也触发人们对历史的沉思……(■ 林明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