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青白釉龙虎瓶
内容更新时间:2008-03-17 16:37:06来源:闽侯乡音报
■ 朱燕英
艺术特征:
口径8厘米,通高36厘米。此瓶灰白胎,青白釉。斗笠形盖,盖顶堆塑一只昂首向天的鸡。盂形口,瓶颈、肩部堆塑祥云圆月,还有一虎,虎张嘴瞪眼、憨态可掬,虎头上坐着一个人。瓶肩部、下腹部各捏塑一周链条纹。瓶身局部使用釉下褐彩装饰,有的只是随意的斑点,瓶腹部则较细致地画成竹叶的形状。
点 评:
这类堆塑瓶是浙江西南、江西、福建等地区宋、元墓葬中较常见的一种随葬明器。它产于南宋宁宗嘉泰之后,带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墓葬中这种瓶常与顶部堆塑一犬,颈、肩部堆塑祥云圆日,一龙缠绕的同类器物成对出现。故有“龙虎瓶”之称,也有人认为它是亡魂的归依之所,故也称“皈依瓶”或“魂瓶”。考古发掘中出土的龙虎瓶,有的瓶内盛有稻谷,证明这种堆塑瓶的真实用途是随葬给亡人的“谷仓”。
龙虎瓶上的龙、虎、鸡、犬、祥云等堆塑,可能有“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寓意。这件龙虎瓶上的堆塑简单,风格朴拙,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给阴森的幽冥世界带去了一股清新的生气。
这类堆塑瓶是浙江西南、江西、福建等地区宋、元墓葬中较常见的一种随葬明器。它产于南宋宁宗嘉泰之后,带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墓葬中这种瓶常与顶部堆塑一犬,颈、肩部堆塑祥云圆日,一龙缠绕的同类器物成对出现。故有“龙虎瓶”之称,也有人认为它是亡魂的归依之所,故也称“皈依瓶”或“魂瓶”。考古发掘中出土的龙虎瓶,有的瓶内盛有稻谷,证明这种堆塑瓶的真实用途是随葬给亡人的“谷仓”。
龙虎瓶上的龙、虎、鸡、犬、祥云等堆塑,可能有“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寓意。这件龙虎瓶上的堆塑简单,风格朴拙,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给阴森的幽冥世界带去了一股清新的生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