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青釉褐彩执壶
内容更新时间:2008-01-09 14:48:41来源:闽侯乡音报
■ 朱燕英
艺术特征:
此壶口径10厘米,通高23厘米。喇叭口、卷唇、粗短颈、筒状长腹,饼形底,最大径在肩部。肩部安装对称复系,一侧安多棱状流,一侧为单曲带形柄。灰白胎,施淡青薄釉,局部剥落,露出器坯表面白色的化妆土。在器腹模印人物贴花三幅,似为穿盔甲的武士形象,又在贴花之上施一层褐色釉斑以突出图案,更具装饰意味。
点 评:
这件执壶流较短,八角棱状,颈也较粗短,最大径在肩部,柄为单曲带形,这些特点都为唐早期的造型特点。灰白胎较粗松,釉色黄中带青,胎釉结合不好,容易剥落,施白色化妆土,且在釉下装饰以模印贴花,并在贴花之上施一层褐色斑块以突出装饰作用,这些特征则告诉我们这件执壶是唐长沙窑前期烧制的瓷器。唐代是我国陶瓷发展史上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时期,瓷器的使用更为普及,器类品种与造型新颖多样,制作精细,远远超过前代,并且形成以浙江越窑为代表的青瓷和以河北刑窑为代表的白瓷两大瓷窑系统,即俗称的“南青北白”。长沙窑虽然在当时的文献中不像其他名窑那样为人们津津乐道,但却是唐代从注重瓷器釉色美转移到彩绘装饰美发展新方向的代表,其产品在国内外均大量出土,在陶瓷史上有重要地位。这件执壶作为长沙窑早期的代表作,其价值不言而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