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溪发现历时三百多年的油杉盆景

内容更新时间:2008-01-09 14:45:59来源:闽侯乡音报

盆景正反两面均有明代书法家张瑞图题刻
■  曾  江
      日前,闽侯县博物馆在荆溪镇文山里进行文物普查时,发现由明代著名书画家张瑞图题刻的一历时300多年的油杉盆景。
      此盆景所用的石盆是以整块灰绿岩青石雕凿而成,呈长方形,长1.25米,宽0.68米,高0.5米,壁厚0.06米。盆口沿及底沿均饰一道方形凸棱,底部转角龟趺状,中凿一小孔。盆的正背两面均有张瑞图题刻,行草书体。一面曰“卧松绝俗”,落款为:“果亭山人瑞图”;一面曰:“园林花万树,不如盆中更雅观。”落款为:“崇祯壬申秋”。张瑞图(1573~1644),字长公,又字无画,号二水,别号果亭山人、芥子、白毫庵主、白毫庵主道人等,泉州晋江人,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探花。天启七年(1627)召入内阁,为魏忠贤所赏识,故其秉政多迎合忠贤。崇祯元年(1628)并为忠贤撰生祠碑,士林耻之。崇祯三年(1630)罢官遣归。其人品虽倍受质疑,但书法奇逸,雄劲峻快,钟(繇)、王(羲之)之外另辟蹊径。为明代四大书法家之一,与董其昌、邢侗、米万钟齐名,时人称“邢张米董”,又有“南张北董”之号。善山水,法黄公望,苍劲有力。从题刻铭文可知,该石盆雕刻于明崇祯五年(1632)秋季,为张瑞图59岁时所书,书法超迈脱俗,潇洒流畅。
      亦为难得的是,石盆中所植油杉树,已历经300多载风霜,树高约1.8米,干径达0.5米,枝干盘曲呈卧龙状,提根露爪,表皮如鳞甲,枝叶茂盛,郁郁葱葱。可与张氏题刻珠联璧合,相得益彰。据园艺师、茂庭园主人郭森茂先生介绍,此盆景系上世纪70年代在福州西禅凤尾山一老农家用20元钱、30斤粮票所换取,后置于自己茂庭园院中已有30多年,一向被他视为镇宅之宝。此盆景不但是十分难得的园林艺术珍品,亦为一件珍贵的明代石雕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