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浓古韵焕发新农村色彩
内容更新时间:2006-12-19 11:45:27来源:闽侯乡音报
远远望见南通镇文山村村委大楼,四层楼的黄色“着装”十分雄伟壮观。办公楼院子围墙外围是村务、计划生育公开栏。据了解,村里一旦有什么重要决策都公布于众,做到村务公开,村民明了。
步入三楼村总支部书记陈雷鸣的办公室,报刊栏满是《求是》、《中国监察》、《中国纪检监察报》等刊物,墙上挂满了诸多的奖牌,2006年,被县委、县政府授予“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被县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陈书记说,村委大楼共投资100万元建成,于去年9月份竣工投入使用,结束了文山村无址办公的历史。
“文山陈氏宗祠”远负盛名,1995年被列为县第四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它位于文山半山腰,始建于明洪武年间,宗祠雄伟壮观,典雅精致,祠堂内楠木横梁,径盈三尺,十分罕见。据村民陈依伯介绍,第三进红花梨横梁系非洲加蓬国家进口原木,径大1.18米,为闽祠建筑采用第一横梁。如今,宗祠内重新扩建了神主龛位,并增设了“文山陈氏源流、历代源流、历代乡贤展览”和“神气的军事预言家——陈孝威事迹展览”。
文山村村民主要收入来源是加工生产木线条装修材料和制作砖瓦,其中制作砖瓦在文山具有悠久的历史。据陈书记介绍,传统手工业砖瓦生产创办于洪武年间,砖瓦厂创办于解放初期联营社,1958年大规模发展为县地方国营砖瓦厂县级企业单位。
据了解,文山村现有砖瓦厂15个车间,员工700多人。数百年适应不同时期建筑地材市场的需求,不断研制创办新产品,由单一砖瓦品种,发展到今日不同品种不同规格60种。主要生产经营大中小规格板瓦、筒瓦、勾头、滴水瓦及坤门砖。还有瓦条、墙帽砖、四角头、六角头、和尚瓦、尖头小滴水、狮头小勾头、大红瓦、花勾头等。。文山生产的砖瓦产品以优质、坚固、抗温强、抗压力抗磨损性强驰名八闽大地。产品远销东南亚和上海等地,专供全国名胜古迹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