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得梅花迎宾来
内容更新时间:2008-03-17 18:49:04来源:闽侯乡音报
■记 者 陈晓梅 张存金
“东风才有又西风,群木山中叶叶空。 只有梅花吹不尽,依然新白抱新红。”2月27日,记者在南通镇陈厝村看到一片正在盛开的梅花林。林中梅花红的如火,粉的似霞,白的像雪。无数的花骨朵在枝头随风摇曳,好像无数个可爱的绽放着笑脸的小天使。细细一闻,一股淡淡的清香沁入心肺。这些梅花的主干千姿百态,有矮小粗壮的,有高大威武的;花蕊有大有小,有红有白;花朵或含苞欲放,或迎风盛开。大片的梅花连在一起,犹如天边的一道霞光。特别是那些形态奇异的梅花树,主干蜿蜒向上,恰如飞龙舞蹈,众多游人纷纷闻梅而来,在树下拍照留念。
梅花林位于大樟溪与乌龙江交汇处、京福高速公路高架桥下的一个狭长地带。“这些都是‘骨里红’品种。花期约50天,春节前后就已经开花了,尽管现在花期已过了大半,但因梅树数量众多,仍让人觉得梅开满园。”梅花林的主人马昌衍先生告诉记者,这片梅花林是他与朋友蔡玉彬先生合伙种植的,有300多亩,种有各种梅花近万株。
向来喜爱种植花卉的马先生与蔡先生志同道合,尤其喜爱梅花。他介绍说,历史上福州仓山一带遍植梅树,建新镇一直有种梅树的传统,家家户户房前屋后都会种上几株。但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很多人家都不侍弄那些梅树了。“当时我觉得荒废了可惜,就筹钱购买了当地遭废弃的梅树。”1998年开始,随着仓山城区改造建设加快,马、蔡两人在建新的苗圃装不下这些梅树了,便将梅树移植到此。其中近300株梅树树龄在50年以上,百年以上的梅树也有30多株。
在随后的几年里,马、蔡二人潜心研究梅树的特质和习性,并根据本地的气候特征,大量购进普通梅树作为砧木,进行良种嫁接。“这些梅花的试种成功,打破了南方不能种梅花的传统观念,也使我们多了一种观赏的花。”蔡先生说,为了让梅树更具有观赏价值,他们在一株砧木上嫁接不同花色的接穗,并精心修剪树形,那些奇异的梅花树树形正是他们刻意修饰的结果。
“这些梅花树嫁接、培育已经获得成功,并进入梅花盛开期,我们决定向公众开放,免费观赏,让更多人享受这梅花盛开的美景。”马先生说,“这儿将作为我们的苗圃,我们正在选址建造梅花生态园,发展生态旅游。”同时,马先生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能在福州举办一个梅花展,让更多市民见识梅花,也让梅花走进寻常百姓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