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延安回来》影响我的一生
内容更新时间:2011-12-06 18:40:26来源:闽侯乡音报
1945年9月,我正在读初中三年级。那时父亲在一家纸行当记帐先生,老板黄颂慈先生让我住在二楼一间单人房,在这间房的抽屉里,我发现了一本书——《从延安回来答记者问》,我感到很新鲜,反复精读几篇,一股暖流从心头涌起。从书中我知道了延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机关所在地。在延安,八路军纪律严明、官兵平等,军民一家亲。解放区人民当家作主,过着幸福的生活。有一批蒋管区知识分子,羡慕延安自由民主生活,冲出国民党封锁线到达延安,参加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为抗日战争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我不禁渴望,自己也能够到延安去参加抗大。
考入福建省立高级工业学校后, 我积极参加地下党领导的“反饥饿、反迫害、反内战”等学生运动,并于1948年10月加入地下党组织,并成为学校地下党组建的“骆驼社”的骨干分子,和其他地下党员一起为迎接福州解放,在宣传战线上进行艰苦卓绝的秘密战斗。 “骆驼社”刚成立,就紧锣密鼓地开始出版《骆驼月刊》。由于当时省内外的一些进步刊物相继被查封,《骆驼月刊》受到了青年学生的热烈欢迎。1948年3月,“骆驼社”在校园出了《长江》墙报,刊头是一幅彩色画:长江北岸是一片碧绿的稻谷,长江南岸一个巨人被绑在一个柱子上,象征着已解放地区的人民过着幸福的生活,蒋管区人民还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墙报一贴出,立即在校园内引起轰动,同学们争相围观。学校反动分子向特务报告,特务带了宪兵队进校,把《长江》墙板全部撕下带走。当晚,特务便衣提着驳壳枪带了手铐冲进学校搜捕办报人员,幸好事先得到知情者的通风报信,在寄宿同学的极力掩护下我们这些办报人员才免遭毒手。
1949年8月17日福州解放。经组织上同意,我于8月下旬到福州后屿参加31军青年干部大队当学员。学习结束后,赶赴漳厦前线。
在前往漳厦前线的行军路上,头上有国民党飞机的疯狂扫射,地上有蒋军残部、土匪的冷枪拦截。部队首长命令学生兵夜行军。
有一天傍晚经过惠安枫亭时听到敌机嗡嗡声,队长下达“散开“命令,我们就迅速卧倒在马路两旁,虽说是我们参军才一个月左右,但是我们在学生时代就受到教育,有的是地下党员,有的是游击队员,有的是进步青年,我们毫不畏惧,一动不动地卧倒在地上,未被敌机发现,一会儿就听到炸弹爆炸的声音;还有机枪扫射的声音。两架敌机飞走后听到集合的命令,我们按照原队形站好继续行进。我看到离我们不远的地方,有一部军用货车被炸毁,马路被炸成两个大坑,有几个人被打死打伤。这使我下定决心为全国人民的解放贡献自己的一切。10月中旬,我在漳厦战役中立了三等功。
11月军部进驻安海镇,青干队移驻前坡村、桐林村,那都是老百姓的厅房、厢房或闲着的房子。一中队驻在前坡村,我们六小队12个人在一间厢房睡、打统铺。
上政治课时我们打好背包到连队集合地点,由值日排长带到一个大祠堂,把背包放下,就当凳子。梁政委跟我们上的第一课就是学习抗大作风:团结、紧张、严肃、活泼。从此我们过着抗大式的生活。
清晨起床号一响,我们就迅速地穿好军装,背上枪支子弹袋到山坡上的操场集合,进行班排教练,由中队长指挥,开始了一天的军事生活,晚饭后在老百姓的晒谷场做游戏,如“老鹰抓小鸡”、“拥护司令”等,大家在学习之余,尽情欢乐,笑声不断。
当时闽南才解放,还有一小股武装特务在为非作歹,我们参加政治学习与军事训练都是枪不离身,睡觉时枪放在身旁,随时做好战斗的准备。晚上轮流站岗,每班两小时,有一次我在交通要道的树林子站着,听到远处枪响了一声,我立刻将子弹推上膛,卧倒在墓碑后做好打土匪的准备,接着听到更响的“砰”的一声。第二天得知,第一声枪响是土匪用手枪向村干部开枪,第二声枪响是在村头站岗的第三区队叶树凡战友朝天开了一枪,在区队长的帮助下抓到一个特务。
政治课由军政治委员陈华堂、政治部方主任亲自为学员授课,讲《社会发展史》、《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等课程,课堂上我认真听,做好笔记,讨论会上畅所欲言,经过辩论使我提高了认识,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1950年10月毕业后到师政治部当文化教员,数学教研组长。1955年转业后组织派我当教师,一直到1991年3月离休。
1992年4月被安置在鼓楼区老干局。党员组织关系转移到华大街道。1993年初街道党委要我担任城北居委会治安主任,当时逸仙职业中专也要聘我从事老本行,学校给的报酬比我离休金还多。我想起党的教导: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又想起抗大毕业的英雄们。就义无反顾选择了居委会的工作。
我上班才一个多月,就碰到一起即将发生的聚众斗殴事件,我拿出军人的威严令某单位的人先退回,又用身体挡住几个居民不许追打。制止了即将发生的一起武斗,过一个月又制止了工地上打人事件。保了一方平安。我还担任党支部副书记,被华大街道聘为党风廉政监督员。我家住在乾元巷,是单层木构房屋,常到居民家中谈心,居民家中婆媳纠纷,邻里不和等问题都找我帮助调解、解决。
2011年12月,成立九彩社区,我完成了治安工作任务,又担负起九彩社区关工委常委副主任工作。暑期给家住社区的小学高年级学生和初中生办夏令营上感恩课。
今年3月我到延安中学对学生干部和各班代表讲:“感恩老师”进行革命传统教育。会后许多少年送给我自己精制的感恩革命老前辈的明信片。看了孩子出自内心的声音,我深深地感到党旗在我心中飘扬,也在少年的心中飘扬。我离休后多次被区委、区政府评为“老有所为先进个人”、“治安工作积极分子”等光荣称号,被街道党委评为“优秀党务工作者”,多次被社区党委评为“优秀党员”。
我生活中有激流浪花,睡梦有绿树红花。人生源于当年《从延安归来》一书的启示。努力!再努力!(■ 林法中)
考入福建省立高级工业学校后, 我积极参加地下党领导的“反饥饿、反迫害、反内战”等学生运动,并于1948年10月加入地下党组织,并成为学校地下党组建的“骆驼社”的骨干分子,和其他地下党员一起为迎接福州解放,在宣传战线上进行艰苦卓绝的秘密战斗。 “骆驼社”刚成立,就紧锣密鼓地开始出版《骆驼月刊》。由于当时省内外的一些进步刊物相继被查封,《骆驼月刊》受到了青年学生的热烈欢迎。1948年3月,“骆驼社”在校园出了《长江》墙报,刊头是一幅彩色画:长江北岸是一片碧绿的稻谷,长江南岸一个巨人被绑在一个柱子上,象征着已解放地区的人民过着幸福的生活,蒋管区人民还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墙报一贴出,立即在校园内引起轰动,同学们争相围观。学校反动分子向特务报告,特务带了宪兵队进校,把《长江》墙板全部撕下带走。当晚,特务便衣提着驳壳枪带了手铐冲进学校搜捕办报人员,幸好事先得到知情者的通风报信,在寄宿同学的极力掩护下我们这些办报人员才免遭毒手。
1949年8月17日福州解放。经组织上同意,我于8月下旬到福州后屿参加31军青年干部大队当学员。学习结束后,赶赴漳厦前线。
在前往漳厦前线的行军路上,头上有国民党飞机的疯狂扫射,地上有蒋军残部、土匪的冷枪拦截。部队首长命令学生兵夜行军。
有一天傍晚经过惠安枫亭时听到敌机嗡嗡声,队长下达“散开“命令,我们就迅速卧倒在马路两旁,虽说是我们参军才一个月左右,但是我们在学生时代就受到教育,有的是地下党员,有的是游击队员,有的是进步青年,我们毫不畏惧,一动不动地卧倒在地上,未被敌机发现,一会儿就听到炸弹爆炸的声音;还有机枪扫射的声音。两架敌机飞走后听到集合的命令,我们按照原队形站好继续行进。我看到离我们不远的地方,有一部军用货车被炸毁,马路被炸成两个大坑,有几个人被打死打伤。这使我下定决心为全国人民的解放贡献自己的一切。10月中旬,我在漳厦战役中立了三等功。
11月军部进驻安海镇,青干队移驻前坡村、桐林村,那都是老百姓的厅房、厢房或闲着的房子。一中队驻在前坡村,我们六小队12个人在一间厢房睡、打统铺。
上政治课时我们打好背包到连队集合地点,由值日排长带到一个大祠堂,把背包放下,就当凳子。梁政委跟我们上的第一课就是学习抗大作风:团结、紧张、严肃、活泼。从此我们过着抗大式的生活。
清晨起床号一响,我们就迅速地穿好军装,背上枪支子弹袋到山坡上的操场集合,进行班排教练,由中队长指挥,开始了一天的军事生活,晚饭后在老百姓的晒谷场做游戏,如“老鹰抓小鸡”、“拥护司令”等,大家在学习之余,尽情欢乐,笑声不断。
当时闽南才解放,还有一小股武装特务在为非作歹,我们参加政治学习与军事训练都是枪不离身,睡觉时枪放在身旁,随时做好战斗的准备。晚上轮流站岗,每班两小时,有一次我在交通要道的树林子站着,听到远处枪响了一声,我立刻将子弹推上膛,卧倒在墓碑后做好打土匪的准备,接着听到更响的“砰”的一声。第二天得知,第一声枪响是土匪用手枪向村干部开枪,第二声枪响是在村头站岗的第三区队叶树凡战友朝天开了一枪,在区队长的帮助下抓到一个特务。
政治课由军政治委员陈华堂、政治部方主任亲自为学员授课,讲《社会发展史》、《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等课程,课堂上我认真听,做好笔记,讨论会上畅所欲言,经过辩论使我提高了认识,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1950年10月毕业后到师政治部当文化教员,数学教研组长。1955年转业后组织派我当教师,一直到1991年3月离休。
1992年4月被安置在鼓楼区老干局。党员组织关系转移到华大街道。1993年初街道党委要我担任城北居委会治安主任,当时逸仙职业中专也要聘我从事老本行,学校给的报酬比我离休金还多。我想起党的教导: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又想起抗大毕业的英雄们。就义无反顾选择了居委会的工作。
我上班才一个多月,就碰到一起即将发生的聚众斗殴事件,我拿出军人的威严令某单位的人先退回,又用身体挡住几个居民不许追打。制止了即将发生的一起武斗,过一个月又制止了工地上打人事件。保了一方平安。我还担任党支部副书记,被华大街道聘为党风廉政监督员。我家住在乾元巷,是单层木构房屋,常到居民家中谈心,居民家中婆媳纠纷,邻里不和等问题都找我帮助调解、解决。
2011年12月,成立九彩社区,我完成了治安工作任务,又担负起九彩社区关工委常委副主任工作。暑期给家住社区的小学高年级学生和初中生办夏令营上感恩课。
今年3月我到延安中学对学生干部和各班代表讲:“感恩老师”进行革命传统教育。会后许多少年送给我自己精制的感恩革命老前辈的明信片。看了孩子出自内心的声音,我深深地感到党旗在我心中飘扬,也在少年的心中飘扬。我离休后多次被区委、区政府评为“老有所为先进个人”、“治安工作积极分子”等光荣称号,被街道党委评为“优秀党务工作者”,多次被社区党委评为“优秀党员”。
我生活中有激流浪花,睡梦有绿树红花。人生源于当年《从延安归来》一书的启示。努力!再努力!(■ 林法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