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感怀

内容更新时间:2011-06-06 22:59:46来源:闽侯乡音报

     雷电交加,风雨如注,大江呻吟,惊涛怒吼,穿越时空,世人瞩目,时间定格在两千多年前的一个农历五月初五。这是一个黑色的日子、这是壮烈的一幕!自此,它像一把利剑,愤然刺向昏君恶臣,唤起民众的警醒;它像一束火炬,指引着世人奋起反抗,愤世嫉俗!他,就是让人景仰的屈原。他,彪炳青史,流传千古!
     历史不会忘记他,世人永远怀念他。在那昏君当道,恶臣主权,民不聊生的日子,屈原虽有满腹经纶,却毫无用武之地,他愤恨腐败的昏君,愤慨朝庭的庸官,担忧国家的衰败,更为自己的报国无门而忧愤、苦楚。这天,残阳如血,苍山如墨,风云大作,电闪雷鸣,阵阵肃杀的风不时卷起地上的枯草败叶,他,一袭白衣,襟带和乱蓬蓬的发丝在风中狂舞,他站在岸边,深沉地注视着江面上那不倦涌起又瞬间碎灭的浪花,心头交织着悲惨与无奈,泪水如注!“与其苟且偷生,不如以死明志!”顷刻间,他凝滞的眼神已变得目光如炬,多了一份坚毅与沉着,还隐隐夹着一分释然,勉扯出一个微笑,毅然跳入汩罗江,舍生取义,义无反顾!这是先贤志士的壮举,谱写出一曲民族英雄忧国忧民的绝唱,擂响激励人心催人奋进的鼙鼓!
       呵,端午节,这个古老的传统节日,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两千多年前一直传承下来,一代代人对屈原肃然起敬,为救国拯民勇于舍生忘死,志向立、雄心树。千百年,人们在每年农历五月初五的端午节(端阳节),为奠祭他满怀深情地吃粽子、喝雄黄酒,并举行竞渡龙舟等一系列活动,缅怀这位圣人先贤,为这位爱国诗人而歌而舞!今天,让我们再一次把这一历史解读。他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楚,力主联齐抗秦,却遭谗去职,被驱赶出郢城,流放中他写下了《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作,气壮山河,催人泪下,又励人奋进擂响战鼓。历史铭记下这一刻,他眼看秦军入侵,国君昏馈,朝廷无能,他救国无门,写下了撼天动地的绝笔之作《怀沙》后,抱石投汩罗江身死,百姓悲恸而哭。刹那间,滔滔江水化作了汹涌澎湃的激流,潜流四伏的江底铸起了中流砥柱!这是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这是一阙可歌可泣的辞赋。
        端午节是一首隽永的的诗章,是一幅壮丽的画图!端午节,从小就烙印在我心之屏幕,记得小时候,夏日农历五月端午期间,故乡的观音桥渡头江潮翻涌,参加划龙舟赛的乡亲们精神抖擞,气宇轩昂,整齐划一地奋楫,群船比翼竞渡。观者人山人海,人们一边吃着津津有味的粽子,一边看着精彩之极的船赛!阵阵喝彩声、击掌声荡在心府!呵,这就是故乡的龙舟竞渡,这就是传承千百年的端午节竞渡!看着!听着!心中油然升起对屈原这位爱国先行者得崇敬与敬慕,又令我从小就萌生起忧国忧民,报效祖国的情愫!多少年来这种情怀愈深愈切地在凝固!
      又是一年端午节,又是一阵龙舟渡,特别是在当今构建和谐社会,推进跨越发展中,愿爱国主义的丰碑矗立在龙的传人的心野上更加巍然、坚固!(陈则周)